深宫怨 13: 柒
0%
墨書 Inktalez
和亲使团出发时,已是贞观十五年春。因为之前发生过别国使者不满吐蕃与大唐和亲的事而派人暗害李珍瑶,所以皇上不仅让江夏郡王李道宗亲自护送女儿去吐蕃,更派了大队人马沿路保护。 0
 
李珍瑶一身红色喜服,坐在宽敞的马车里,听着耳边喧天的锣鼓和四周嘈杂的议论声,想起当日禄东赞进京时,自己站在人群里与他初见的情形,心里仿佛生吞了一斤黄莲似的,苦得说不出话来。 0
 
至今她也不知道,那一次禄东赞为什么会那么刚好赶来救了自己。 0
 
因为从那之后,她和禄东赞竟再也没有过单独在一起的时候。 0
 
她知道,禄东赞在避开自己。她也知道,他们实在没有什么理由走太近。 0
 
可是,随着越接近吐蕃的距离的缩短,她的心也慌成了一团。 0
 
“公主!”马车外,忽然传来禄东赞的声音,遥远又亲近,仿若幻觉。 0
 
李珍瑶掀起车窗的帘子望向窗外,却发现真的是禄东赞,不由得愣住了。 0
 
“方才收到赞普派人送来的信,赞普会在青海迎接公主与尚书大人!”他的声音一如既往的低沉,望向李珍瑶时,才发现自出京以后,她便一直在瘦,从前圆润的下颌,竟尖了许多,平添了几分楚楚风姿,叫他一颗心瞬间揪了起来。 0
 
“我知道了!”李珍瑶点头,放下车帘缩回到座位上,却冷不丁手背一热,这才发现自己居然落泪了。 0
 
她忽然无法抑制地抱起一旁的一个红木小漆匣子,掀开车帘,却发现禄东赞还站在原地,看到自己时,显然他也吓了一跳。 0
 
“禄东赞!”她声音带着哭腔,眼中却写满了希冀,举起手中的小匣,“你还记不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时,我说要偷使团的钱跑路?这里面是我能筹到的所有银两,足够我逃到天涯海角避世一生……” 0
 
 
“公主!”禄东赞握紧了拳头,看着她脸上的泪,抬脚上前一步,却最终还是站在了原地,“对不起……” 0
 
“你不要想多了,我没有别的意思。”李珍瑶勉强笑了笑,泪水却止不住地滑落,“禄东赞,我也知道我身上肩负着什么,我可是大唐的和亲公主啊!我能要求什么呢?我总不可能不管什么汉藏邦交,叫你放了我,带我走,是不是?是不是?” 0
 
她说到这儿,手一松,小漆匣子掉在地上,她自己则是泪流满面,却仍是一脸满不在乎地笑:“你可以走了,大相!” 0
 
她唤他“大相”,第一次,这样一本正经地唤他“大相”! 0
 
因为自这一刻起,她深深明白,除了向前走,她没有别的路了。而要向前走的话,她唯一能做的,就是把这个男人当成一个臣子! 0
 
那个叫李珍瑶的少女,在踏上藏地的那一刻,终于心死如灰! 0
 
现在坐在轿中的这个红衣妇人,是文成公主,代表大唐向吐蕃示好的文成公主! 0
 
永徽元年(公元650年),松赞干布谢世后(其子贡松贡赞先亡),于是吐蕃王位由其孙芒松芒赞继位,大相禄东赞摄政掌管吐蕃军政事务。 0
 
八年后,禄东赞率兵12万人于次年出击白兰氏。 0
 
时年四十三岁的禄东赞,身受重伤,昏迷月余。 0
 
李珍瑶亲临前线,鼓舞士气之余,顺便探视大相伤情。 0
 
寂静的帅帐里,她颤着手轻轻抚上禄东赞的浓眉:“你知道吗?这么多年,每次我思乡或难过时,总记得你当年在宫中跟我说这里有一望无垠的大草原,你说这里天高云阔,你说这里能让人身心自在。 0
 
 
可是,我只知道,这里是你生长并一直存在的地方,这里是离你最近的地方……” 0
 
她说到这儿,声音都哽咽了,“禄东赞,倘若你真的这么热爱这里,这么在乎你的赞普,就不许死。否则,我不敢保证,我还能不能做得这么好。有布达拉宫又如何?我的心在哪里,你一直都是知道的……” 0
 
昏迷中的禄东赞食指微动,两行眼泪轻轻滑进发间。 0
 
十七年前,他送她进藏,那日,她捧出她的小匣说那里有她全部的积蓄,足够她逃走避世一世。 0
 
他知道,她想他带她走。 0
 
可是,他给不了她任何承诺。 0
 
他在心里告诉自己:这一生,他要做守护她的雄鹰,站在她身后,用余生偿还他欠她的一场奔逃。 0
 
仪凤元年(公元676年),禄东赞因患颈部痈疽之症与世长辞。 0
 
两年后,文成公主在布达拉宫,溘然逝世。临死前,怀中紧紧抱着一只脱漆的红木小匣。 0
 
文成公主入藏四十年整,与松赞干布并无后代。 0
 
 
目录

评论 0

阅读设定

文字大小
-
18
+
  • Amy
  • Mary
  • John
  • Smith
  • Ed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