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侦案件3 1: 为报杀父之仇,屠杀仇人11人(李天仇案)
0%

刑侦案件3

墨書 Inktalez
现在坐在你面前的是,为报杀父之仇,玩弄仇人家属 10 年、杀害 11 名无辜者的悍匪李天仇。 0
 
俗话说,“父之仇,弗与共戴天”。 0
 
但是冤有头债有主,不能打着为父报仇的幌子就做尽丧心病狂的事情。 0
 
而这个李天仇不但诱骗仇人家属逼良为娼,而且灭仇人满门时,连两岁的幼童他都没有放过。 0
 
因为在他看来,两岁的幼童也是人,只要是仇人的亲属都应该死,甚至他家的鸡鸭等所有活物都不能苟活。 0
 
* 0
 
案发时间:1999 年 8 月 31 日。 0
 
案发地点:湖南省邵阳市。 0
 
这天晚上,新邵县发生了一起恶劣的灭门惨案,有一户李姓人家被人残忍杀害,甚至连两岁的小孩都没有放过。据统计,这起惨案一共造成了 11 人死亡,二人身负重伤。 0
 
而经过调查,警方很快便确认制造这起惨案的人是一个叫李天仇的男子及其同伙。 0
 
在警方 3000 多人的倾力追查和搜捕下,李天仇等 5 名凶犯不到 20 个小时就被全部抓获归案。 0
 
那么究竟发生了什么?李天仇为何会如此凶残极端呢? 0
 
原来,李天仇原名叫李青海,1970 年出生于新邵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在这个年代,农村人的婚姻绝大多数都是父母包办,很多人结婚之前甚至从未见过面。 0
 
也正因如此,李天仇的母亲直到结婚之后才发现,李天仇的父亲李莫银不但是个老实巴交靠种地为生的汉子,而且家里还穷得叮当响,一家人连吃饱饭都非常艰难。 0
 
起初,李莫银以为随着李天仇的出生,一家三口能咬咬牙坚持下去。 0
 
可李天仇的母亲不但长相漂亮,而且还有些心高气傲,所以本以为会嫁给有钱人的她,在李天仇三岁的时候,便再也忍受不了如此贫困的生活,跟着其他男人远走高飞,留下这对父子相依为命。 0
 
 
而为了养活李天仇,李莫银每天不是出去打零工就是种地,从来都没有休息过。 0
 
这样一来,李天仇就根本无人管教,上学不是逃课、打架就是顶撞老师。后来学校实在受不了李天仇经常闹事,只好劝他退学。 0
 
可初中都没毕业的李天仇哪里能找到正经的工作,无所事事的他只能和镇上一群社会青年混在一起,整天在外面不务正业。 0
 
李莫银知道不能让儿子这样下去,于是就想让他去学个手艺。 0
 
可这个时候的李天仇正处于叛逆期,哪里会听父亲的话,两人在大吵一架后就再也没有了下文。 0
 
而为了和所谓的兄弟吃喝玩乐,身无分文的李天仇开始到处偷东西,有时实在没钱了,连村民家的鸡鸭都不放过。 0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李天仇偷东西越来越肆无忌惮。 0
 
最终在 1989 年,他因为一次偷到的金额较大,被判处了 5 年有期徒刑。 0
 
在服刑期间,父亲李莫银经常去监狱探视,每次去的时候,都会紧紧握着李天仇的手,眼神中满是关切与期望,细心地规劝他不要自暴自弃,出来之后再重新做人。 0
 
或许是父亲的行为让他感到了温暖,也可能是监狱的劳动改造磨平了他的棱角。 0
 
李天仇向父亲承诺,等他出狱以后,一定会认真学习一门手艺,好好过日子。 0
 
然而,正当他在监狱中表现良好,并且积极学习技术争取减刑早日出狱时,李莫银却遭遇了不幸。 0
 
因为李莫银的家就住在他家隔壁,父亲遇害时他肯定能听到声响。 0
 
可他不但没有出来帮忙,而且还出面作证说凶手是防卫过当,导致凶手本应有的死刑,被改判成了无期徒刑。 0
 
在李天仇看来,这个凶手就是他的杀父仇人之一。 0
 
为了报仇,李天仇做了充足的准备,他四处奔走,用金钱雇佣了 4 个亡命之徒,并通过非法渠道购买了几把枪支。 0
 
 
1999 年 8 月 31 日,李天仇回到了新邵县。 0
 
他们一伙 5 人先是趁着一所小学的会计去银行存钱时,如恶狼般突然窜出,以武力威胁抢走了 7 万多元的学费和摩托车。 0
 
正当警方对抢劫案展开调查时,李天仇等人来到了李莫银家附近。 0
 
李天仇躲在暗处,眼睛里闪烁着仇恨的光芒,看着这一家人热闹地吃着晚饭,他的心中充满着怨恨,牙齿咬得咯咯作响,随后带着人直接冲了进去,举起枪对着李莫银的脑袋就是一枪。 0
 
恐怖的是,李天仇不打算放过任何一个人,他满脸狰狞,大声命令手下将这家人全部杀光,连两岁的孩子都不放过。 0
 
仅仅用了不到 10 分钟,李莫银一家 13 口便全部倒在血泊之中。当 0
 
警方赶到时,除了两人身负重伤捡回一条命外,其余 11 人全部死亡。 0
 
庆幸的是,警方早就因为抢劫案在路上设下了重重关卡,所以李天仇等人插翅难飞。 0
 
案发后仅 20 个小时便被警方抓捕归案。 0
 
1999 年 11 月,李天仇一伙人被判处了死刑立即执行。 0
 
至此,新邵悍匪李天仇结束了短暂而罪恶的一生。 0
 
 
目录

评论 0

阅读设定

文字大小
-
18
+
  • Amy
  • Mary
  • John
  • Smith
  • Ed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