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飙野草 23: 第23章 高沙卖姜
0%
墨書 Inktalez
小学二年级,寒假的一个晚上,妈妈告诉我:明天爷爷要去高沙卖姜,你跟着一起去帮忙。 0
听到这个消息,我高兴得跳了起来。在大人们的聊天中,我知道高沙是全县最大的集镇,甚至比县城还要大还要繁华,听说满大街都是人,在这之前,我仅仅出过一次远门,去的庙湾却是比我们西中公社还偏僻的山区,这次可以去高沙,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0
第二天,天边才露出一点点光晕,我就被妈妈叫起了床。去卖姜,要赶在那里的人上班或者出工前到达,而从我们家到高沙,足足有二十里路呢,如果出发太晚,等我们赶到高沙的时候,恐怕就错过了卖姜的最好时段。 0
 
迷迷糊糊地跟着爷爷上路了,走不到一里地,我就彻底地清醒了,时而三蹦两跳地走在爷爷前面,时而故意碰撞路边草叶上的露珠,看着它们溜溜地滚下来,待到觉得没什么好玩的了,才想起来应该问一问爷爷:“要我帮你做什么呢?” 0
爷爷微微地笑了笑:“当然不会要你帮我挑这个担子,这一百多斤你也挑不起。你妈怕买姜的人多,我一个人看不过来,别人会偷拿箩筐里的姜,这个在生产队是称了重量的,如果少了要我们家里赔,所以要你来帮忙照看。” 0
停了一下,爷爷又说:“我更想要你帮的是另外一个忙,你在学校里不是学了乘法吗,今天去卖姜,算数的事就由你来,我只管称秤和收钱。” 0
 
听到爷爷这么说,我的情绪一下子低落起来,原来不是让我去玩的,还要做数学题目,我才背会乘法口诀表不久呢。 0
爷爷见我情绪不高,又哄我说:“等卖完姜,爷爷让你在街上看三本小人书,再给你买一样喜欢的东西回来。” 0
就这样,爷孙俩一边说话一边赶路,二十里的路程,好像也不怎么远,我们很快就看到了通往高沙的一座大桥,爷爷告诉我这座桥叫太平桥,年龄和爷爷差不多,桥下的河就是从我们公社及我们大队吊崽石生产队流过来的,叫蓼水河。 0
 
跨过太平桥,摆在我们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是宽敞的柏油马路,直通前方;一条铺着鹅卵石,要往右边拐弯,然后沿着河流往下游走。爷爷选择的是右拐,他告诉我,这条路虽然难走一些,但要经过猪场街等居民比较多的地方,买姜的人会多一些,也许不用走到街中心,一担姜就可以全部卖完,然后就可以在街上玩耍了。 0
爷爷说的果然没错,拐弯后才走了几步,旁边一个小饭店就打开了门,主人说要买两斤姜。爷爷拿出杆秤,利索地上好秤砣,那人也挑选好了想买的姜,一称,二斤二两,爷爷马上说:“三毛钱一斤,飚松你算一下,总共多少钱?” 0
这个简单,我的答案脱口而出:“六角六分!” 0
 
开秤之后,买姜的好像事先约好了,一下子围拢来五六个,爷爷一边说“慢慢来,不要挤,新鲜的生姜还多着呢,大家都有得买”,一边不停地称秤,同时报出重量要我计算价钱,然后收下一张张角票和一个个钢蹦儿(当时一分两分五分的钱都是硬币,我们都叫它钢蹦儿),再让买主拿走称好的姜。 0
爷孙俩一路走,一路卖着姜,临近街中心的时候,一担一百多斤的姜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残了,买姜的人开始更加仔细地挑选和更加频繁地抱怨。爷爷仍旧不慌不忙,看了看快要见底的箩筐,对买姜的人说:“只有这些姜了,这个只要两毛五一斤。” 0
爷爷说起来轻巧,却苦了我这个算数的,我们才刚刚学到两位数乘一位数,碰到有斤又有两的时候,需要算的却是两位数乘两位数,我怎么算得出来。 0
 
爷爷仿佛看出了我的窘迫,又改了下口,说:“那就算两毛二一斤吧。”同时拉过我,告诉我说:“这个好算,你先按两毛一斤算,算出几角几分,然后再在分数位上加一个角数位的数就是了,比如,三斤半的姜,按两毛算是七角钱,再在分数位上加上七,总数就是七角七分。” 0
按照爷爷教的方法,我很快掌握了计算的诀窍,剩下的姜也很快卖完了。 0
没有担子一身轻,余下的时间,爷爷把我带到一个摆小人书的摊子前,交给摊主三分钱,让我蹲在旁边慢慢看,他要到街上去买一些东西,说是临近过年了,趁这个机会采办一些必要的物资回去。 0
 
看小人书的时间过得真快,即使有故事的诱惑,我蹲了不久,便感到肚子里咕咕作响,饿了。 0
就在这时,爷爷也买好东西回到了摊子边,见我看得也差不多了,喊我起身往前走,停在另外一个小摊子边上,要了两碗面条,爷孙俩一人一碗。 0
看着面碗上那红红的油星,闻着那一股无孔不入的香气,我真恨不得一口把整只碗都吞下去,但孩子的嘴实在是太小了,即使尽了全部的力气想张开些,一次也只能吃进一点,再加上是第一次对付这种店子里的面条,与妈妈煮的可不一样,一直吃了近十来分钟,爷爷放下碗筷,瞧着我呵呵地笑了好一阵子,我才算吃完了这一顿美味的面条。 0
 
要回家了,爷爷带我走的却是另一条路,过了太平桥后并没有再走来时的小路,而是沿着柏油马路走到一个叫线鸡窑的地方,在那里买了两只大瓦缸,装在箩筐里,再抄山路往回走。 0
我高兴地跟着走,六十多岁的爷爷,挑着一百多斤的担子,严厉看管管我这个喜欢蹦蹦跳跳的孙子。由于在这一天的辛劳里,他既让我满足了看小人书的愿望,又借算数的机会,教会了我在学校尚未学到的计算诀窍,他也十分高兴,回家的二十多里路,他一直保持着一幅笑呵呵的样子,对我的蹦蹦跳跳不再频繁地干预了。 0
可惜的是,这种和爷爷一起上街的机会,直到我读大学时爷爷去世,也就只有这么一次。 0
 
 
目录

评论 0

阅读设定

文字大小
-
18
+
  • Amy
  • Mary
  • John
  • Smith
  • Ed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