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烽火义途》 27: 第二十七章
0%
墨書 Inktalez
夜风凄冷,营帐外的火把摇曳,映得吕布的脸阴晴不定。他一手提著滴血的方天画戟,一手握住腰间的佩刀,脚步沉重而坚定,直奔丁原的大帐。帐内的灯火映透了帷幕,影影绰绰间,可以看到丁原正在秉烛读书,周遭一片寂静。 0
 
吕布掀开帐帘,冷风随之灌入,帐内烛光一晃。丁原抬起头,见是吕布,脸上露出一抹和蔼的笑容:“奉先,这么晚了,有什么事要禀报?” 0
 
吕布站在帐门口,眼神阴沉不定,沉默了片刻后才走上前一步。他的声音低沉,却带著一丝隐忍的怒意:“丁原,我吕布是堂堂男儿,何必为你之子,受你百般压制!” 0
 
丁原微微一怔,放下手中的书卷,眉头紧蹙,语气中透著不解:“奉先,你这是何意?我待你如亲子,何来压制之说?” 0
 
吕布冷笑一声,拔出佩刀,刀刃在灯火下闪著森冷的光。他逼近几步,眼神如刀:“亲子?别把你的施舍当成恩德!你明知我吕布有大才,却将我困于营中,让我做你的随从,难道不觉得可笑吗?” 0
 
丁原闻言,脸色一变,站起身来,目光中满是惊疑与失望。他大声斥责道:“奉先!我对你恩重如山,提携你、信任你,你怎能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来!你可知你如今的一切,都是我丁原给的!” 0
 
吕布目光一冷,脸上再无半分情义,他低声道:“我的才华,我的力量,不需要依附于任何人,尤其是你这样的庸才!”话音未落,他手起刀落,寒光一闪,丁原的声音戛然而止。 0
 
丁原的头颅滚落在地,血流如注,染红了帐内的地毯。他那未合上的双眼中满是惊恐与不甘,似乎死后也在质问吕布这一刀的缘由。 0
 
吕布抹了抹刀上的血迹,冷冷扫视了一圈,随后走到帐门口,声音冷酷而威严:“丁原已死!他不仁,故我杀之!你们是愿追随我吕布,还是自己走,速速做出决定!” 0
 
帐外的士兵闻言,一片死寂。他们面面相觑,眼神中既有惶恐,也有迷茫。吕布的名声威震四方,他的武力毋庸置疑,但这背叛与弑主的行径,却让人心生寒意。一些士兵低头沉默,默默地将武器丢在地上,转身离开;还有一些犹豫片刻,终究选择留下。 0
 
吕布冷冷注视著这一切,目光中既无悔意,也无情感。 0
 
次日清晨,阳光穿过薄雾,点亮了荒凉的山路。吕布骑著赤兔马,威风凛凛,腰间挂著丁原的首级,目光冷峻。他一路疾驰,抵达董卓的营帐外,迎接他的,是早已等候的李肃。 0
 
李肃见吕布策马而来,目光扫到那渗著血迹的首级时,脸上露出一抹冷笑。他上前一步,压低声音说:“贤弟果然好手段!如今这一功,董公必定视你为心腹。” 0
 
 
吕布冷冷地点了点头,翻身下马,将丁原的首级甩给李肃:“带我去见董公。” 0
 
不久,吕布随李肃步入董卓的大帐。帐内金甲铠甲在灯火中闪耀,董卓正端坐在主位上,神情带著几分期待。当他看见吕布手中的首级时,眼中露出毫不掩饰的兴奋。他大笑著站起来,快步走向吕布。 0
 
“将军!”董卓的声音洪亮而充满热情,他深深鞠了一躬,“卓今日得将军相助,如旱苗得甘霖,这一仗,天下便不再是难事!” 0
 
吕布微微一愣,董卓如此姿态让他颇为意外。他略一思索,随即俯身回礼,语气中透著一丝谦恭:“董公相助之心,布铭记于心。若公不嫌弃,布愿拜您为义父,以报今日知遇之恩。” 0
 
董卓大笑著挥手示意,将吕布扶起:“好!好!既然如此,今日我们就是一家人了!” 0
 
随即,董卓命人取来金甲锦袍,亲手披在吕布身上,又将玉带和宝剑赠与。他拉著吕布的手,一同坐下饮酒,气氛热烈,仿佛久别重逢的至交好友。 0
 
饮至半酣,董卓酒兴正浓,拍案感慨道:“吕布,你的到来,真是助我如虎添翼!只要有你在,我董卓大业定能稳如泰山!” 0
 
吕布微微一笑,端起酒杯,语气恭顺:“义父胸怀天下,布愿以此身相助,为您披荆斩棘!” 0
 
帐内一片欢声笑语,然而坐于一旁的李儒,却始终保持著冷静。他等到宴席渐散,董卓的酒意稍歇,才悄悄上前低声劝道:“主公,如今吕布已归心,力量日益壮大,时机不可再拖。废立之事,须早日定下,否则夜长梦多,恐有变数。” 0
 
董卓敛起笑容,眉头微蹙,沉思片刻后低声回道:“你说得对,此事不能再缓。明日,我便召百官入温明园议事,当面宣布废立之计。” 0
 
李儒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冷光:“主公果然英明,此举必能让天下望风而从。” 0
 
那一天,董卓在洛阳宫中大宴群臣,场面隆重,气氛却压抑得让人窒息。吕布全身披挂,立在董卓身后,手持方天画戟,身旁站著一队全副武装的士兵,目光冷峻,仿佛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致命的杀戮。 0
 
 
百官早已到齐,从太传袁隗到普通郎官,无一人敢迟到,更无一人敢随意言谈。酒过数巡,董卓满面红光,站起身来,抽出腰间宝剑,剑锋在灯火映照下闪著寒光,像是一条吐著信子的毒蛇。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压过了殿中的每一丝嘈杂:“诸位,今日召集你们,是有一事相商。” 0
 
群臣皆低头不语,静得只剩下火把燃烧的细微声音。 0
 
董卓走到宴席中央,目光扫过每一张战战兢兢的脸,冷笑一声,缓缓开口:“今上年幼昏庸,根本无力掌管天下大事。如此懦弱之人,怎能奉宗庙、安社稷?我董卓不忍看天下生灵涂炭,今日决定依照伊尹、霍光的旧例,废黜当今天子,封为弘农王,另立陈留王为新帝。诸位以为如何?” 0
 
此言一出,殿内众臣大惊,面面相觑,但无人敢发声,空气像被冻住了一般。董卓冷笑著环视一圈,手中的剑轻轻挥动,声音突然高了几分:“谁若不从,便看我这把剑是否锋利!” 0
 
此时,众臣已是惊恐万分,纷纷低头躲避他的目光。但就在这死寂的压力之下,一声冷哼打破了沉默:“董卓,你太狂妄了!” 0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中军校尉袁绍站了起来,神色冷峻,目光直刺董卓。他走到大堂中央,直视董卓,语气坚定:“今上即位不过数年,并无失德,你却要废嫡立庶,这是篡逆行为!你这样做,还有何颜面面对天下?” 0
 
董卓目光一寒,手中的剑斜指袁绍,声音低沉得像雷霆即将炸响:“袁绍,我掌控天下大权,废立之事,何须问你!你若敢再多说一字,莫非以为我的剑不够锋利?” 0
 
袁绍闻言,不退反进,他冷笑一声,也拔出腰间宝剑,指向董卓:“董卓,你的剑锋利,难道我袁绍的剑就迟钝了?若你今日敢行大逆之事,休怪我拔剑相向!” 0
 
两人剑锋相对,剑身在烛火下泛著寒芒,杀气充斥整个大殿。董卓微微一怔,他原以为众臣惧他如虎,却没想到袁绍竟敢当面反对,甚至拔剑相抗。他眯起眼睛,面色阴沉,嘴角扯起一抹冷笑:“袁绍,你真是胆大包天!” 0
 
袁绍毫不示弱,剑指董卓,冷冷回应:“你董卓胆敢废立天子,天下人必群起而攻之!我袁绍今日若坐视不管,日后还有何颜面为人?” 0
 
两人的气势在空气中激烈碰撞,仿佛下一刻就会爆发出一场血战。 0
 
 
目录

评论 0

阅读设定

文字大小
-
18
+
  • Amy
  • Mary
  • John
  • Smith
  • Ed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