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烽火义途》 29: 第二十九章
0%
墨書 Inktalez
宫门外,一位年仅九岁的男孩在侍从的搀扶下缓缓步入殿中。他稚嫩的脸上充满了困惑与不安,步伐不稳,却努力保持著一丝威仪。他就是刚被董卓立为新君的陈留王刘协。 0
 
百官低头,齐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声音震彻大殿,却透著一股压抑的悲凉。 0
 
董卓站在一旁,眼中满是得意。他看著跪拜的群臣,嘴角勾起一丝冷笑,向刘协拱了拱手,语气冷硬:“陛下,群臣已贺,请下诏安天下。” 0
 
刘协紧抿嘴唇,稚嫩的双手微微颤抖。他看了看身旁威风凛凛的董卓,低声应了一句:“孤……孤知道了。”他的声音那样小,几乎被淹没在殿内的压抑气氛中。 0
 
贺礼结束后,董卓命人将何太后、弘农王,以及废后的唐氏送往永安宫,严令封锁宫门。宫外守卫森严,禁止任何人探视,连一丝消息都无法传出。 0
 
曾经的少帝刘辩,如今沦为弘农王,被软禁于深宫之中。他倚靠在宫门前,眼神呆滞,脸上的稚气早已被无尽的恐惧取代。他喃喃自语:“我是天子……我应该是天子啊……”一旁的太后流著泪,紧紧攥住他的手,却无言以对。 0
 
与此同时,董卓的权势如日中天。他被封为相国,进朝时不用加快步伐,剑履可登大殿,整个朝廷在他掌控下俯首称臣。每一次走入朝堂,群臣便如面对猛虎般屏气凝神,生怕一个不慎惹怒了这位暴君。 0
 
一天,大臣李儒来见董卓,低声劝道:“相国,您如今掌握天下大权,但尚未得到四方人心。要稳固基业,需收揽贤才。臣推荐一人,此人学识渊博,德才兼备,必能助您巩固威望。” 0
 
董卓眉头微挑,似笑非笑地问:“哦?是谁?” 0
 
“蔡邕,陈留名士。”李儒答道,语气满是敬佩。 0
 
董卓抚掌大笑:“蔡邕?倒也听过他的名声。既然如此,立刻征召他入京!” 0
 
很快,征召的文书送到蔡邕手中。他展开书信,脸色微微一变,长叹一声:“此时入朝,无异于与虎谋皮。若不去,却又难保家族安危。” 0
 
蔡邕犹豫不决,数日后,董卓的使者再次登门,态度比之前更为强硬:“相国有令,若您再推辞不至,灭族伺候。” 0
 
蔡邕终于按捺不住,带著满腹无奈进京拜见董卓。 0
 
董卓见到蔡邕时,脸上罕见地露出真心的笑容。他起身迎接,甚至亲自将蔡邕引入座位,语气满是赞许:“蔡先生,您终于来了!本相国早就听闻您的大名,如今得见,真是如获至宝啊!” 0
 
蔡邕低头答谢,目光中透著隐隐的忧色。他知道,自己此行并非真心辅佐,而是被迫为暴君所用。 0
 
董卓对蔡邕格外厚待,短短一月内,便三次晋升他的官职,最终任命为侍中,时常与之谈论国政。蔡邕表面恭顺,心中却不禁暗暗叹息:“我虽在朝为官,却无法匡扶天下,反助董卓为恶,真是无奈之极。” 0
 
 
困于永安宫的少帝刘辩,脸色日渐憔悴,双眼浮肿,仿佛眼泪已将他所有的稚嫩冲刷殆尽。他坐在庭院的一角,望著院中渐黄的草地和摇摇欲坠的残花,内心充满无助与哀痛。何太后与唐妃相伴在侧,却无力安慰,只能默默陪他沉默。 0
 
“母后,”少帝的声音低沉,仿佛一阵微风吹过,“如果父皇还在,这些事是不是就不会发生?” 0
 
何太后眼眶一红,将他揽入怀中,声音颤抖:“孩子,这不是你的错……不是你的错啊。” 0
 
正说著,两只燕子忽然从庭院上空飞过,它们轻巧地掠过破败的栏杆,在残垣断瓦间飞旋,似在寻觅一处可栖的巢穴。少帝看著那对燕子,忽然感觉眼中热泪再度涌出。他低头沉思片刻,忽而开口,吟出一首悲愤的诗句: 0
 
“庭中孤燕双双飞,翅下长风无人追。洛水依旧绕宫殿,旧主沦落谁人悲。忠义何时天再见?沧桑冷月照空阶。” 0
 
唐妃听罢,忍不住红了眼眶,低声说:“陛下,您莫要再多想了,还是进屋吧,夜凉了。” 0
 
少帝却没有动。他伸出手,指著那对燕子,苦笑著说:“这些燕子能够自由自在,而我呢?我,堂堂天子,却只能困在这小小的庭院中,与草木为伴。我只是个天子罢了,还不如它们快活!” 0
 
何太后强忍悲痛,握住刘辩的手:“孩子,咱们要坚强。总会有忠臣为我们伸张正义的,总会的……” 0
 
少帝垂下眼帘,沉默不语。他知道母后只是宽慰自己,忠义之人何其稀少?更何况,董卓的爪牙已伸遍朝堂,谁敢冒险相救? 0
 
不远处,传来太监的脚步声。他们神色冷漠地放下一篮粗糙的麦饼与清水,转身离开,门锁随即“喀哒”一声再次扣上。唐妃捡起麦饼,轻轻掰开,分给少帝与太后,自己却推说不饿,只啜了一口清水。 0
 
庭院里寂静无声,只有秋风时而卷起几片落叶,低声诉说著这座深宫中的无尽凄凉。 0
 
董卓得了少帝所作的诗后,眼神一沉,冷笑道:“区区诗句,竟敢怀怨朝廷,妄谈忠义,这正是处死的好借口!”他随即招来李儒,冷冷地说:“你带人到永安宫,速速结束此事,别留后患。” 0
 
李儒领命,带著十名武士,杀气腾腾地直奔永安宫。 0
 
此刻,少帝正与何太后、唐妃在阁楼上避暑。忽听宫女惊慌奔来,跪倒在地:“李儒带兵来了!” 0
 
少帝脸色刷白,手足无措:“他们来做什么?母后,我该怎么办?”何太后虽满心惊恐,却强装镇定,扶住少帝的手说:“别怕,有母后在,没人能伤你。” 0
 
门被粗暴地推开,李儒带著一群全副武装的士兵,直闯进来。他手持一壶酒,脸色冰冷,语气平静得可怕:“相国怜爱陛下,特赐寿酒,请陛下品饮。” 0
 
 
少帝抬头,声音颤抖:“寿酒?真是寿酒吗?” 0
 
何太后站了起来,冷眼盯著李儒:“既然是寿酒,何不由你先喝?” 0
 
李儒眉头一皱,厉声说:“此乃董相国恩赐,岂容妄疑?太后若再多言,莫怪我无礼!”他挥手,身后武士已将利刃与白练摆在地上,森冷寒光让人毛骨悚然。 0
 
唐妃跪地哀求,声音中满是泪意:“请公公宽恕!若是非饮此酒不可,妾愿代陛下喝下,只求放过太后与皇上!” 0
 
李儒冷笑一声,目光冰冷:“你算什么东西?也配替代君王赴死?”说罢,他端起酒盏,将其推向何太后:“太后,您应该以身作则,先喝吧。” 0
 
何太后目光灼灼地盯著李儒,愤怒几乎将她的理智烧尽:“何进无谋,引狼入室,才有今日的祸端!李儒,你我都要下黄泉时,我定与你算这笔账!” 0
 
李儒不耐烦地一拍桌子,厉声喝道:“别再啰嗦!少帝,快饮此酒,免得生受皮肉之苦!”几名武士上前一步,手按刀柄,逼近少帝。 0
 
少帝看著这壶酒,双眼红肿,泪水止不住地落下。他紧紧攥住母后的手,颤声说:“母后,孩儿没用,保护不了您……” 0
 
何太后心如刀绞,抱住少帝的头,哽咽道:“孩子,别怕,咱们一家人一起去,那些奸贼,迟早会受到报应!” 0
 
少帝缓缓站起来,直视李儒,声音中透著挣扎的平静:“容我与母后说几句话,然后我会喝。” 0
 
他回头,双膝跪地,泪流满面:“母后,儿臣无能,不能再为您尽孝,求您保重……”接著,他转向唐妃:“妃子,谢谢你一直陪伴在我身边,是我没能护你一生平安。” 0
 
 
目录

评论 0

阅读设定

文字大小
-
18
+
  • Amy
  • Mary
  • John
  • Smith
  • Ed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