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外山外 8: 08 高考进行时
0%
墨書 Inktalez
窗外的喧闹,家里的温情,都挡不住时间的脚步,高考,按照它固有的节奏,坚定地行进着。只是这一回,与前些年有了不少区别;在我心里,也多了几缕记忆。 0
考前一个月左右,我们得到消息,今年不用预考了,同学们全部参加这一届的高中毕业会考。会考仍然是文理分科,理科的7门课程不分主次都按100分出试卷,题目难度远低于高考;我们这些插班生,甚至连把它当作模拟考试的兴趣都没有,抱着应付的心态完成了三天的考试。考试成绩出来,全班最高的谢俊同学,得了650多分,超出往年高考全县最高分50分左右;成绩并不突出的我,也超过了600分,数学还得了满分100分。 0
会考后不久,刘长林老师开始组织班干部整理所有同学的学籍档案、准备高考报名。本届生有以前三年的底子,只要进行适当的修饰,将一些太过不雅的记录删除或者替换就成;插班生则是全部重来,以反推的方法生成个人履历。 0
于是,从此以后跟随我直到2006年离开银行时的人事档案里,小学、初中、高中入学时间统统推迟了2年,三中的读书经历凭空消失。 0
让我腹诽的是,整理档案的同学图简单,把我的名字“龙飚松”写成了“龙标松”,虽然前一个名字承载了父母的一份希望,更承载了我的一份记忆,但在“一切为了高考”的旗帜下,等我从高考准考证上发现这一变化时,再也没有了改回去的机会,我也没有对那位不知其名的同学生出一丝一毫的不满。 0
这一改,“龙飙松”这个名字从我的身边消失了20多年,直到有一天,三中六兄弟中的老大刘兴甲因事给我发来短信,我看到“飙松弟”三个字,才想起自己还用过这个名字,才有了我在“龙行者”开篇《名可名》中回忆的点点滴滴。 0
几天后的一个下午,刘老师来到教室,说:“想报考军事院校的同学今天报名,明天去县医院参加体检。” 0
从小有着浓厚的英雄情结,我一直向往对越自卫反击的“孤胆英雄”岩龙和“两山轮战”中的一个又一个铁血军人,又听说三中的曾纪秧同学入伍后当了侦察兵、考上了桂林陆军指挥学院,十分期待自己也能成为其中的一员,马上找班干部报了名。 0
第二天一大早,我和几个报名的同学一路小跑过桥,来到了县人民医院。在院门口领到体检表,然后按照表格的项目一个又一个科室去敲门;或许是医院有专门安排,或许是时间还早,又或许是当时能够到县医院看病的人少,除了我们这些参加体检的学生,医院里的人并不多,因此省去了很多等待的时间。 0
第一个检查的项目是测视力,与平常用的“E”字表不同,这次用的是“C”字表,而且最高视力是2.0,曾经慨叹自己视力太好看到太多的我,这回毫不费劲地拿到了最高分,美滋滋地向下一站走去。 0
第二个项目是外科,医生让我们脱光了全身的衣服,在一个空旷的房子里跳了几下,又把光溜溜的我们拉到眼前,左右扫视,还戴上手套摸摸大腿、捏捏肩膀,最后还掰开臀部检查是否有痔疮、岔开大腿检查生殖器官发育情况,5个人一组检查完毕,才在表格上画上一些我们看不懂的符号。 0
第三个项目是测听力,我的感觉良好,无论离得多远,都能听到医生发出的声音;测了听力后,医生戴上一个聚光镜,对我的双耳开始进一步检查。才扒开我的左耳,他就发出了“啊”的一声,说“这么差的耳还去考军校”;我一听急了,马上用央求的语气说:“叔叔,我的听力很好的,您再仔细看看吧。”医生不耐烦地又看了看我的右耳,叹了一口气,在表格上写下两行字,分别是“左耳鼓膜穿孔”、“右耳鼓膜肿大”。 0
看来考军校是没希望了,我拉开门准备回学校,刚好碰到妈妈的同学刘素珍老师,她是县教委临时抽调上来组织这次军校体检的小组成员,看到我满脸丧气的样子,问清我的情况后说:“标松,你继续参加剩下的体检项目吧,如果只是听力有点小问题的话应该影响不大,我去问问医生看能不能通融一下。” 0
临近中午的时候,我完成了所有体检项目,走出医院大楼的时候,刘老师把我叫到一边,告诉我说:“听医生说,你不能报考军校了,祝你考上其它更好的大学。” 0
时间过得越来越快,高考的钟声越来越急。 0
7月5日,妈妈专门从乡下赶来县城,住在四叔家为我做饭做菜,让我调养身体专心对付考试。 0
7月6日,爸爸也来到县城,嘱咐我认真迎考,不要粗心,不要有压力,相信我只要考出正常水平,就能够考个好大学。 0
7月7日,高考正式开始,第一堂是语文,基础知识在我没有什么难度,作文虽然有点拗手,但做了那么多的模拟训练,又写了那么多鲁迅式的日记与杂谈,也是一气呵成。 0
考完第一堂,一位同在45班插班的同学悄悄告诉我,主考老师是他的亲哥哥,正好我俩平时关系不错,擅长的科目上有点互补,而且按座位编排分析同是标准化考试的A卷,因此相约玩点小动作:两人分别从卷头和卷尾做起,待考试过半的时候互相传递、参考各自的答案。 0
接下来的英语考试,我们合作十分愉快,平时老大难的发音、虚词、句型题,我几乎照抄了同学的答案;而我最拿手的阅读理解,与他有70%左右的意见一致,其余的,他相信我,我也相信他。 0
等到考数学的时候,却出了岔子,我负责的是从后面做起,最后一道题便花费了大半个小时,紧赶慢赶,总算在预定时间完成了任务;交换回来的标准化答案,我没有简单的照抄,自己验算了几个,居然有近一半的不对劲。我一下傻眼了,难道他考的不是A卷?时间已经来不及了,我只能自己又从卷头做起,直到整场考试只剩下15分钟的提醒哨音响起,前半部分题目还有好几个没有完成,自己负责的后半部分题目也没有检查。 0
怀着忐忑的心情考完数学,我们两个的脸色都有点惨白,好在只剩下三门考试了,我们没有再次交换答案,咬着牙完成了这一次决定命运与前途的考试。 0
 
 
目录

评论 0

阅读设定

文字大小
-
18
+
  • Amy
  • Mary
  • John
  • Smith
  • Ed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