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外山外 9: 09 高考后遗症
0%
墨書 Inktalez
高考之后,同学们三五成群地讨论着,我因为考试中出现的状况,心里很是惴惴,再加上插班生的骄傲和自卑交错驱使,无法融进这个圈子,7月10日一大早就离开学校回家了。 0
7月17日,农历六月十五日,是奶奶的七十岁生日,亲戚们来了一大堆,无论是谁,看到我的第一句话,都是“今年考得怎么样?可以上什么样的大学?” 0
可我能说什么呢?吱吱唔唔的应付着,实在抵不住了,便回一句“还行吧”。 0
第二天,我起了个大早,从花园坐车赶到学校,同学们像往年一样根据老师发放的标准答案进行估分,对照自己记录下来的考试答题卡,我发现: 0
数学完全考砸了,120分的试卷最多能得到85分,与自己多次模拟考试时的100分左右相差甚远,好在这一回英语有点进步,总分预估在520分左右,虽然没有能达到最初期望的550分,但按前两年的分数线,应该可以考上一个普通本科,我总算松了一口气。 0
估分之后,同学们都在等候填报志愿。左等右等,下午的时候,学校发出通知:上级还没有确定填报志愿的具体时间,大家都回家去耐心等待。 0
7月19日中午,我怀着高兴而又忐忑的心情回到家里,房子右边的泥土坪里摊开了四张竹席,有三张上面晒着一层金黄的稻谷,看来双抢已经开始了。父母弟妹都不在家,我脱下长裤和鞋子,光着脚走向田垅,走向早已习惯的双抢。 0
来到田间,我尽量用平静的语气告诉父母估分的结果,爸爸的脸上绽出了笑容,妈妈拦住我准备下田的脚步,高兴地说:“飙松你不要下来了,我们回家做饭去,少打一点禾不要紧,杀只鸡庆祝一下。”弟弟放下手中的镰刀,夸张地跳了起来,大声嚷道:“哥哥考上大学啰!” 0
看到父母和弟妹高兴的样子,我的心里却有一丝的阴影,毕竟这次高考并没有考出自己的最好水平,而且估分可能有一定的差错,万一没有考上可就惨了;好在父母并没有在亲戚邻居面前声张的意思,只是把高兴的心情藏在眉头。 0
一家人吃过丰盛的中餐,马上投入繁忙的双抢之中,在特别卖力地付出汗水同时,我在心底一遍又一遍地设想着今后的路:志愿该怎么填报? 0
8月1日,双抢尚未结束,听说高考分数已经出来,我放下手头的农活,赶往学校。 0
很多同学都在,佘松松看到我,走过来说“我考了542分,你呢?”,得知我还没有查分,他又告诉我:“刘老师那里有大家的分数,你去看看吧。” 0
见到刘老师,他拿起桌上的一本名册,翻到我的名字,露出一串汉字与数字:语文103,数学76,物理68,化学62,生物57,英语73,政治76,总分515。 0
愣了一会,我才反应过来:这个分数,在所有的插班生中处于中等偏下的位置,可以说很不理想。没有脸皮和同学们谈论更多,听刘老师告知这次仍然不能填报志愿,我远离人群,逃出了一中的校门。 0
回到家里,我把最后得分告诉了全家;由于分数线没公布,志愿也没填报,父母和我一样情绪不高。好在双抢已近尾声,一家人便在稍显紧张的期盼中继续田间的劳作。 0
8月6日晚,早早收工回家坐在电视机前的我终于等到了公布高考录取分数线的消息:理科类重点本科540分,一般本科528分,省属大专521分,地属大专512分,中专507分,自费生降低20-50分。 0
在默默地松了一口气的同时,我的心又揪了起来:今年的分数线怎么会这样高,以我现在的分数,不仅上不了本科,连省属大专也上不了,只能读最低等的地属专科,或者选个好一点的中专。 0
看到这个消息,妈妈的脸变了变,好像想说什么,爸爸赶紧先开了口:“这回分数线出来了,飙松马上就将成为我们村里第一个大学生,估计很快就要填志愿了,我们还是想一想该报哪个学校吧。” 0
能报什么学校呢?我一直梦想的湖南医学院,这一回肯定是没希望了;往年招生的地属专科倒是不少,但我的分数也仅仅超过3分,想报个好一点的万一没录上怎么办? 0
爸爸在教育界有不少的熟人,准备明天就去洞口打听一下情况,如果联系上某个学校的领导就好了;妈妈要我也去找三中那些已经考上大学的同学问一问,看能不能寻点门路。 0
第二天,爸爸一早就出发了。我在家里吃过早饭,想来想去,三中考上大学的同学就那么十几个,我复课两年才考了这么一点分数,还真没脸去找他们;好在去年考上上海海运学院的彭泽权是好兄弟,就去他家问问吧。 0
从西中乡的竹山湾到梅田乡的禾家村,也就十二三里路,我没用一个小时就到了泽权家。他家姐姐多,双抢早就搞完了,正在房里看书的泽权见到我十分高兴,得知我的分数后用惋惜的口气说:“可能是今年的学潮影响了招生,要不你至少也能上个本科;要选专科的话,邵阳工专倒还行,我们外边院子里的彭泽华就在那个学校读书,听说那里的毕业生在工作单位很吃香,邵阳的大厂子争着要,不少人都做到了科长主任甚至厂长。” 0
接着,他带着我走出家门,约上泽华一起回家吃中饭,三个人边吃边说,还喝了点小酒,初次喝酒的我一边压制着微醺的酒意,一边憧憬着未来的大学生活,因分数不够理想而郁闷的心情不知不觉间居然轻松了几分。 0
 
日子在爸爸四处跑动的节奏中飞快流逝,大约一个星期的样子,我终于收到了一中组织上线考生填报志愿的通知。 0
来到学校,跨进曾经的45班教室,刘老师发下招生简章和一些表格,讲了一些注意事项,要求大家在8月12日下午前填好志愿、密封上交。 0
我领好资料,和几个插班的同学问了问各自准备报什么学校(和我玩得比较熟的几个本届同学,好像都没有上线),然后离开了学校,去四叔家和爸爸他们商量怎么填这个志愿。 0
爸爸仔细研究了我带回的资料,对我说:“地属专科第一志愿就填邵阳工专,我通过孙泉老师找了他的姐夫周校长,他答应只要填上去就能录取;其他的志愿随你自己填。” 0
我点了点头,开始一个人躲到一边,用钢笔在白纸上排来排去,最后觉得反正也没什么盼头了,其他的志愿就胡乱地填算了,倒是有两个最初的想法不愿轻易放弃。第一是学医的梦想,在没有真正理解当时招生政策的情况下,我看到本科定向招生可以降20分录取,而招生简章里恰好有个苏州医学院定向核工业系统在湖南招生5人,满怀希望地填了上去。第二是不知哪根筋犟在那儿,虽然爸爸是中学校长,我却坚决不肯读师范类的学校,在每一项“是否服从调剂分配”的地方,统一填上“除师范类外服从”。 0
填好志愿,交给老师,我又回到家里,开始慢慢悠闲起来的半农民生活。 0
二十多天过去了,虽然等待许久的录取通知还没有影子,但我考上大学的消息还是在院子里传开了,无论是下屋场的堂叔堂婶,还是上屋场的远房族亲,仿佛脸上都有一种荣耀之光,同辈的弟妹们,更是用一种仰望的眼光看着我,让我觉得不太好意思。 0
渐渐透凉的傍晚,不再忙于农事的村民们围在爷爷家门前的土坪里歇凉,不知是哪家找来了一个瞎眼算命先生,几个婶子忙不迭地请他给自己的孩子算八字,或许是想看看有没有像我一样考上大学的命。可算来算去,先生说的还是和以前那些或拄拐杖或戴墨镜的“大师”们差不多,既没有哪位能大富,也没有哪个能大贵,估计在竹山湾这样的小山村里,大部分的人也没有大富贵的命吧。 0
看到我并没有参加的意思,上屋场的二婶突然将我的手拉过去放在先生手上,说:“师傅你算算看这个有没有出息……” 0
先生伸出布满瘦筋的手指,反复摸了几下我的手掌手背和手腕,咳嗽了几声,说:“没有啊,比前面几个还不如呢,倒是一把干农活的好手……” 0
我挣开了他的手,几乎就要甩他两巴掌的当儿,二婶高声说:“你还是滚回去学几年师傅再来吧,这可是我们村里第一个大学生啊,就差录取通知没来了。” 0
二婶的这句话一语成谶,大学录取通知书并没有理解我和全家焦急的心情,又等了十多天还是没有任何消息。 0
焦急的等待总有尽头,9月22日上午,乡邮局的邮递员破天荒地来到了我们院子(以往他最多将信件送到吊崽石大马路边村支书龙会员家,这一次是上级有要求,大学录取通知书必须送到本人家里才算完成任务)。 0
拆开信封,拿出通知书,没有出乎意外,录取我的是邵阳工业专科学校,化学工程专业;报到时间是10月8日和9日。妈妈高兴地请邮递员到家里坐了一会,摆出花生糖果,临走时,还给了他一个十元钱的红包。 0
邮递员前脚刚走,妈妈就让我马上去花园,告诉爸爸这个消息,并且要爸爸回家商量请客的事。在花园中学,不少熟悉的老师都问我考的什么大学,我红着脸一个个回答,心里暗暗埋怨自己考的大学有点说不出口。特别是有位老师说:“飙松,你现在是大学生了,要注意一下自己的打扮,要不老是这副农民样子,将来不好找对象呢”,我几乎是落荒而逃地走出了学校。 0
晚上,父母和我一起商量请客的事,照我自己的想法,考上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大学,真没有脸皮请这个客;但父母说这是必须的,亲戚和院子里的人都看着呢,还有老师的教导,总得感谢一下,何况我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请客完全是长脸的事儿。 0
拗不过父母的安排,我答应了请客,可怎么也不肯去三中请以前的老师,觉得我考上的学校太丢他们的脸了。爸爸见我犟了起来,只好自己去跑一趟,让我去洞口,请一中的老师和四叔、大姨父。当我忐忑地掏出请帖送给刘长林老师的时候,他丝毫没有推辞,还说:“你考得也不错啊,特别是语文可以进全县前十名了,石江那边有几个45班的同学请我都没去,你家里我一定来。” 0
10月1日的家宴,鞭炮声在竹山湾响个不停,老院子的土坪里摆了二十多桌,长乐村村干部全部到场,竹山湾和石宝冲两个院子每家每户都来了,长塘冲毛栗山的也来了不少;外婆、舅舅、姨父、姑妈等亲戚都来了,甚至两个舅爷爷(奶奶的哥哥和外婆的弟弟)也来了;花园中学的老师来了两桌,三中的老师来了一桌,一中的老师也来了好几个。 0
我的高考后遗症,终于在这一天痊愈,剩下的,将是一段全新的人生。 0
 
 
目录

评论 0

阅读设定

文字大小
-
18
+
  • Amy
  • Mary
  • John
  • Smith
  • Ed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