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唐朝:安禄山皇帝传奇 16: 第16章:民间疾苦,初识民情
0%
墨書 Inktalez
书房外,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落在青石板上,反射出点点金光。安禄山站在窗前,目光远眺,心中却不禁沉思。自从上次揭露了朝中大臣的罪行后,朝中虽然恢复了短暂的平静,但他深知,这平静之下,暗流涌动。 0
“大人。”李太白的声音打断了安禄山的沉思。他转过身,只见李太白手中捧着一卷书简,脸上带着几分忧虑。 0
“太白,有何事?”安禄山问道。 0
 
李太白将书简递上:“大人,这是我从民间收集的一些奏疏和怨言。百姓们的生活并不如我们所见的那般安稳。” 0
安禄山接过书简,一页页地翻阅着。那些文字,或诉苦,或请求,都透露出百姓们的疾苦和无奈。他的眉头渐渐紧锁,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情绪。 0
“这些奏疏和怨言,为何之前没有上报?”安禄山沉声问道。 0
 
李太白叹了口气:“大人,朝中官员多忙于权谋斗争,对于民间疾苦,往往视而不见。即使有人上报,也往往被压在案头,不得上达天听。” 0
安禄山沉默片刻,然后缓缓说道:“太白,我们身为朝廷重臣,不能只关注朝堂之上的斗争,更要关心百姓的疾苦。这些奏疏和怨言,就是百姓们的呼声,我们不能置之不理。” 0
“大人所言极是。”李太白点头称是,“那我们应该如何做呢?” 0
 
安禄山沉思片刻,然后说道:“首先,我们要将这些奏疏和怨言整理成册,呈报给陛下。让陛下了解民间疾苦,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0
“其次,我们要亲自下访民间,了解百姓的真实生活。”安禄山继续说道,“只有亲自去体验,才能更深刻地理解百姓的疾苦。” 0
“大人英明。”李太白钦佩地说道,“那我们应该何时动身呢?” 0
 
“事不宜迟。”安禄山果断地说道,“我们明日就动身。” 0
次日清晨,安禄山和李太白带着几名随从,踏上了前往民间的路途。他们穿过了繁华的街道,走过了荒芜的田野,看到了各种各样的生活场景。 0
在一座破败的村庄里,他们遇到了一个老农。老农衣衫褴褛,面黄肌瘦,手中拿着一个破旧的锄头,正在艰难地耕作。 0
 
“老人家,您为何如此辛苦?”安禄山走上前去,关切地问道。 0
老农抬起头,看了安禄山一眼,然后叹了口气:“大人,您有所不知。近年来,赋税繁重,我们农民的生活越来越艰难。我们辛勤劳作,却只能勉强维持生计。” 0
“赋税为何如此繁重?”安禄山问道。 0
 
老农叹了口气:“朝中官员贪污腐败,层层盘剥,导致赋税越来越重。我们农民已经不堪重负了。” 0
安禄山心中一沉,他没想到民间疾苦竟如此严重。他转身对李太白说道:“太白,我们必须想办法减轻百姓的赋税负担。” 0
李太白点头称是:“大人所言极是。我们可以向陛下上书,请求减轻赋税。” 0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安禄山和李太白走遍了附近的村庄和城镇,与百姓们深入交流。他们听到了许多关于官员贪污腐败、赋税繁重、民生凋敝的怨言和呼声。这些声音如同一把把锋利的刀,深深地刺入了他们的心中。 0
回到京城后,安禄山和李太白立即将他们在民间的所见所闻整理成册,并附上了自己的建议和意见,呈报给了皇帝。皇帝看完奏疏后,不禁动容。他下令减轻百姓的赋税负担,并严惩那些贪污腐败的官员。 0
这一举措在民间引起了巨大的反响。百姓们纷纷欢呼雀跃,称赞皇帝英明。而那些被惩治的官员则悔之晚矣,他们意识到自己的罪行已经引起了天怒人怨。 0
 
安禄山和李太白看着这一切,心中充满了欣慰和满足。他们知道,自己为百姓做了一件好事。但他们也深知,这只是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很艰难。但只要他们坚守初心、为百姓谋福祉,就一定能够赢得更多的胜利和荣耀! 0
 
 
目录

评论 0

阅读设定

文字大小
-
18
+
  • Amy
  • Mary
  • John
  • Smith
  • Ed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