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蜂巢胃袋
停尸房的冷柜在供电切断22年后自动启动,金属抽屉滑轨的摩擦声像临终者的喉音。
林夏数着生锈的抽屉编号,7号柜的铭牌用氧化发黑的红漆写着"暂存"。当她触碰到黄铜把手时,整面柜体突然如手风琴般折叠,露出向下的螺旋阶梯。台阶表面覆盖着菌丝状物质,每一步都留下荧光绿的脚印。
"这是1958年列宁格勒建筑设计院的手笔。"沈墨的怀表链突然绷直,表盘投射出全息图纸,"原本用于克格勃安全屋的..."
他的解说被黑暗吞噬。陈冬的狼眼手电照出阶梯内壁的抓痕,那些深达寸许的沟壑里嵌着淡蓝色碎屑。陆川蹲下身,手术刀尖挑起些许粉末,便携质谱仪发出蜂鸣:"三氟拉嗪,但苯环上的氯原子被替换成了锎-252同位素。"
地下二层的铁门挂着1989年的封条,泛黄的纸张印着"Ω区严禁开启"。苏离的PD150摄像机突然自动对焦,夜视模式下的画面让所有人窒息——成排的陶瓷浴缸排列成DNA双螺旋结构,每个缸体都连接着蛛网般的铜管,水面漂浮着乳白色薄膜,像被剥离的视网膜。
"是记忆囊泡。"陆川戴上橡胶手套,指尖掠过铜管接口处的冰霜,"80年代苏联在搞意识上传实验,这些铜管是超流体氦的输送系统。"他的白大褂突然鼓起,仿佛有无数小动物在衣料下窜动。
陈冬的战术靴踩碎了地面积冰,裂纹中渗出淡蓝色液体。他弯腰查看时,手电光束突然折射出无数光锥,在墙面投射出1987年的实验日志片段:"7月16日,ЖД-7号对象成功将短期记忆固化在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中..."
"这不可能!"沈墨的怀表镜面结出霜花,"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需要接近绝对零度的环境,除非..."他的目光突然凝固在铜管表面——那些缠绕的金属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透明,露出内部流动的银白色物质。
苏离的灵应盘突然从背包飞出,黄铜指针在墙面刻下数学公式:ΔxΔp≥h/(4π)+η。当林夏用发簪触碰公式中的η符号时,整个空间突然发生引力透镜效应,他们看见另一个自己正在浴缸中沉睡,后颈插着神经导管。
"是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的修正公式!"陆川的瞳孔剧烈收缩,"有人在量子层面操控我们的观测行为..."他的声音被上方传来的巨响打断,陈冬的惨叫在蜂巢结构中反复折射,最后变成非人的尖啸。
众人冲回停尸房时,7号冷柜大开着,柜体内部结满六边形冰晶。陈冬的左手僵直地伸向天花板,指间攥着半张1991年的《精神疾病诊断证明书》,患者姓名栏填着:陆川。诊断结论处盖着"晨曦计划终审通过"的钢印。
"这是最新型的PTSD疗法。"陆川突然用手术刀划开自己的前臂,鲜血却呈现诡异的银白色,"看,纳米机器人正在修复我的海马体。"他的白大褂无风自燃,灰烬中露出印着ЖД-7编号的拘束衣,领口处缝着克格勃的鹰徽。
沈墨的怀表突然迸发强光,全息投影显示出东配楼的三维模型。在原本应该是地基的位置,悬浮着十二面体结构的金属舱,表面刻满塞博朋克风格的俄文:"齐奥尔科夫斯基-7号量子记忆库"。
"有人来了。"苏离突然指向连廊,老式手推车的吱呀声穿透雨幕。林夏的摄像机自动开启,取景框里出现戴着防毒面具的护士,推车上摆满装有脑组织的玻璃罐。当镜头拉近时,她看见每个罐体都标注着在场者的姓名。
陆川突然冲向推车,手术刀刺入护士的咽喉,却只迸出蓝色火花——那是个高仿生机器人,胸腔内藏着老式磁带机。苏离抽出正在播放的磁带,发现标签上写着"43号实验组记忆备份:1992.3.17-2023.9.17"。
"现在是记忆透析时间。"机械护士的合成音从腹腔传出,眼部的玻璃晶体突然投射出全息影像:周院长正在Ω区操作台前调试设备,身后的星图显示着参宿四异常爆发的倒计时。
沈墨的怀表开始反向旋转,表盘浮现出新的坐标:赤经6h45m,赤纬-16°42′。林夏的发簪突然悬浮,在地面刻画出猎户座的星象图,当参宿四的位置与周院长星图重合时,整栋建筑突然倾斜15度。
"重力异常!"陈冬的尸体突然坐起,手中的诊断书飘向通风管道。林夏追入管道时,闻到了熟悉的薰衣草香,管壁上密布着用指甲刻出的俄文单词:спасение(救赎)。她的摄像机突然显示1987年的日期,画面里年幼的自己正在Ω区接受注射。
当众人艰难爬回地面时,暴雨变成了淡蓝色的冰晶。每片雪花都包裹着微型胶片,落地后显现出不同的记忆片段:沈墨的父亲在绘制十二面体舱室,苏离被绑在电椅上尖叫,而陆川正在调配的蓝色药剂,正是此刻飘落的雪的颜色。
医疗广播突然切换成周院长的声音:"祝贺43号实验组突破7小时生存极限,现在进入记忆重组阶段。"东配楼所有窗户同时爆裂,涌出成群的机械飞蛾,它们的复眼闪烁着1992年患者们的面容。
林夏的发簪突然刺入地面,北斗七星图案迸发蓝光。在量子隧穿效应的嗡鸣中,她看见另一个时空的自己正在穹顶壁画前微笑,手中的摄像机变成了虹膜投影仪,正将整个银河系注入但丁的船桨。
评论 0 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