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铿锵红颜 17: 初涉商海,崭露头角
0%
墨書 Inktalez
大学的第二个年头,改革开放的浪潮愈发汹涌。个体户、万元户开始涌现,“下海”经商不再是“投机倒把”,而成了被默许甚至鼓励的行为。 0
我知道,我的机会来了! 0
我不能再满足于小打小闹的果脯生意。我需要一个更大、更正规的平台。 0
我将目光投向了服装行业。 0
八十年代初,人们的物质生活开始丰富,对美的追求也日益觉醒。呆板单调的蓝灰绿逐渐被淘汰,款式新颖、色彩鲜艳的服装开始受到追捧。尤其是喇叭裤、蝙蝠衫、连衣裙……这些在后世看来充满“年代感”的服饰,在当时却是最时髦的象征! 0
而我,凭借着超前的审美和对未来几十年流行趋势的了解,完全可以抓住这波“时尚红利”! 0
但我没钱,没人脉,一个穷学生想开服装厂简直是天方夜谭。 0
我决定从“小”做起,利用我的“设计”优势。 0
我利用课余时间,开始画服装设计图。我没有照搬后世的款式,而是结合八十年代的审美特点和现实条件,设计出了一些既新颖独特、又符合当时潮流、且容易制作的服装款式。 0
然后,我找到了京城附近一个以服装加工闻名的小镇——白沟。那里有很多家庭式的小作坊,加工费便宜,但缺乏好的设计和销路。 0
我拿着我的设计图,找到了一家规模尚可、老板看起来比较精明的老裁缝铺。我提出,我提供设计图和部分关键面料,他们负责打版、制作和销售,利润分成。 0
一开始,老裁缝将信将疑。但当他看到我的设计图时,眼睛立刻就亮了!那些款式,是他做了几十年衣服都从未见过的!既大胆又好看! 0
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先做了几件样品,挂在店里。 0
没想到,效果出奇的好!那些款式新颖的衬衫、连衣裙,立刻被抢购一空!甚至有人专门从城里跑来订做! 0
老裁缝乐开了花!立刻决定跟我长期合作! 0
我们的合作模式很简单:我出设计,控制核心面料供应,并参与定价和营销策略制定;老裁缝负责生产和日常销售管理。 0
为了打响品牌,我还给我们的服装起了个名字——“霓裳”。意为像彩虹般美丽的衣裳。 0
“霓裳”服装,凭借着独特的设计、相对不错的质量和精准的市场定位,迅速在白沟乃至周边的服装市场异军突起!生意异常火爆! 0
短短半年时间,我就赚到了我人生的第一个“万元”!成了名副其实的“万元户”! 0
这在当时,简直是天文数字! 0
有了钱,我的底气更足了!我开始扩大规模,不再局限于老裁缝铺,而是与白沟多家作坊合作,形成了小型的生产网络。我还雇佣了几个信得过的同学,帮我跑市场、管账目。 0
我的商业才能,开始真正显现出来。 0
沈钧彦也知道了我的“副业”。他对此非常惊讶,但更多的是欣赏和支持。他利用自己京城人的优势,帮我打通了一些人脉关系,介绍了一些潜在的客户。甚至在课余时间,主动帮我整理账目,分析市场数据。 0
 
 
目录

评论 0

阅读设定

文字大小
-
18
+
  • Amy
  • Mary
  • John
  • Smith
  • Ed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