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被称为百魅之国,日本民间传说中有各种各样的妖怪,但唯独龙的出现频率并不高。我推测,这是受到中国的影响。古代的日本,大部分时间一直唯中国马首是瞻。
而中国的皇帝自称为真龙天子,拥有九五之尊。因此日本传说中关于龙的部分,就明显少了下来——中国的皇帝出现在日本,不是很奇怪的事情么?”
“日本的传说中,出现最多的是蛇,比如八歧大蛇。相传它有八个头、一条尾巴,眼睛如同‘酸浆草’般鲜红,背部长满了青苔和树木,腹部溃烂流着鲜血,头顶上常常飘着雨云,身躯巨大得如同九座山峰、九条山谷,而且非常喜欢喝酒。虽说似乎比龙小了一级,但也是很有神通的。
日本传说中,龙族出镜率比较高的应该是龙灵王。据说所有国家的瀑布都是从一个壶里流出来的,而龙灵王就掌管着这个大壶。
它是一条青龙,身长千丈,在所有国家的上空盘旋一圈也只需几分钟。它就这样到处查看,哪里的瀑布需要加大流量,哪里的瀑布应该减少水流,职务相当于所有瀑布的开关总管。
不过,作为龙中之灵的它,还负责降伏一切妖魔鬼怪!每次龙王降临,会从天空俯冲大地,引发地震、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导致尸横遍野。所以,那个七八看见龙头,才会如此惊恐。
其实,这不过是日本本身地壳结构不稳,导致的自然灾害罢了。
在日本传说中,对付龙下凡的方法,就是在空旷的田地里,燃起熊熊的篝火,驱散云彩。没有了可供布雨兴风的云,龙自然会退散。
这个处理办法的实际目的,可能是叫人逃出屋中,升起篝火取暖。但也有一说,劝告人们躲进房中,因为目睹真龙下凡的人,眼睛都会因为看见了龙焰而瞎掉。”
“但这个逢魔之刻,明智光秀反叛之时,出现了降伏鬼怪的龙灵王,这还真是诡异的事情呢。”女子似乎在嘲笑着男人的乱侃。
“龙头停在本能寺之上,岂不是说即将被杀害的织田信长,才是罪大恶极的妖魔?这样,就能将明智光秀以下犯上的罪行,披上一层合法的外衣。不过,其实也没错。
毕竟织田信长自称为第六天魔王,曾焚烧了当时的佛教圣地比丘山,杀害了三万多佛门人士,是残暴的君主。对当时日本奉行的佛教来说,织田信长就是最大的妖魔。”
男人推测道,“而且这条龙头的出现,只能增强明智光秀心中自认为杀害主公的正义性吧。他一定会这样想:我杀害主公,不是背叛,而是为了天下除去一个残暴的妖魔。在那个时刻出现,还真是恰到好处,符合常理啊。”
“也符合物理常识?”
“这个可以解释。首先,请你注意,不是龙,而是龙头。”男人强调道,“天空中出现的是一个斗大的龙头,而不是一整条龙。只出现龙头,和出现一整条龙有本质上的不同。”
“也许是被天上的云挡住了身子,不是有句古话叫做‘神龙见首不见尾’吗?”
“不可能。文章一开始,就有多处记载证明天上根本就没有一丝云彩,如‘晴空万里’,‘一晴如洗的天空’。也就是说,天空只有龙头,没有龙的身体。”
“龙怎么可能没有身体呢?”
“所以这并不是龙。只是像龙头一样的东西,这样就便于理解了。”
男人的双眼失去了焦距,似乎看着远方的虚空,“不是龙,只是龙头,也许就是一个龙头形状的风筝而已。”
“风筝是立体的?两只眼睛还能发光?”
“不,风筝不是立体的,而且在那样昏暗的时刻,升起一只风筝根本一点用也没有,根本就看不见。它应该是一个龙头状的热气球?不,那时候没有热气球,只有前身——孔明灯。
对,你不是说,当时日本对应中国的元朝吗?所以那时日本出现中国三国时期的孔明灯,应该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孔明灯最早是被用于夜晚传递军事信号的。所以在那个时刻,在那个明暗未分的逢魔之刻,有人用龙头状的孔明灯,为前来偷袭的明智光秀引路,告诉他本能寺就在这里。
这就很符合逻辑了。
而且,孔明灯中有作为热气来源的火种,这也是龙头看起来两眼光芒大盛、来势汹汹的原因。而且,那天清晨,天空万里无云,根本没有参照物,所以文中记载龙头如斗大,是不能肯定的。
这只从侧面说明了一件事:停留在本能寺中,织田信长身边的随从中,有明智光秀的内奸。”
“织田信长只携带了一百多人的亲信。不过既然是亲信,有内奸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少吧。”
女子点点头,“但是,你的假设很有道理。根据史料,当时的织田信长很喜欢舶来品,也就是西洋玩意。而后来的丰臣秀吉和其他一些大名也比较喜欢中国的器具。所以,当时如果出现了孔明灯,是可以理解的事情。”
男人笑着给女子收拾好资料,“更绝妙的是,在日本民间传说中,当天空出现龙的时候,必有大灾难。不明真相的村民们不会出来围观,都会躲在家中。这正好让明智光秀能避人耳目,行以下犯上之事。而龙神下凡,必有雷炎,就是会有火光之灾,这就为接下来的本能寺之火埋下了伏笔。”
女子笑着拿出了下一份文稿,“他万万没有想到,当他杀入本能寺后,却没有见到织田信长本人。
号称第六天魔王的织田信长,居然在重重包围中,在烈火焚烧的寺庙中,神秘消失了。这就是接下来的如火中飞天之事了。”
评论 0 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