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城遗梦 21: 皇后之位(一)
0%
墨書 Inktalez
隔年,拓跋珪自封封号,即北魏的道武帝。 0
 
传统上,新登基的皇帝需要选立一位皇后来管理后宫。 0
 
 
太子拓跋嗣的母亲刘氏自然成为首选。 0
 
但是,左丞相拓跋仪和其他大臣提议,应该用“手铸金人”的方式来选出皇后,并推荐了慕容氏作为候选人。 0
 
 
大臣这样的建议主要是,慕容盛在位期间,后燕逐渐中兴,这期间,拓跋珪没有对后燕发动大规模进攻。 0
 
而且慕容盛继位后,拓跋珪通过手铸金人仪式,想立慕容盛妹妹-慕容瑶为皇后之事,有示好之意。 0
 
 
由于支持这两项提议的大臣众多,拓跋珪不得不答应。 0
 
“手铸金人”是一种在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少数民族中用来预测吉凶的方法。 0
 
 
虽然它的起源不可考究,但在羯族所建的后赵以及拓跋部的代国和北魏中都有使用的记录,主要用于皇后的册立仪式。 0
 
根据规定,每当要册立皇后时,候选人都必须在公众面前亲自铸造一个金人,以此来探知天命。 0
 
 
只有成功完成这项任务的人,才能成为最终的胜利者,成为北魏的第一任开国皇后。 0
 
--- 0
 
 
在北魏的皇宫中,一场关于皇后之位的争夺正悄然上演。 0
 
新登基的皇帝拓跋珪面临著一个重要的选择:究竟是选择长子拓跋嗣的母亲刘氏,还是选择被俘的后燕公主慕容氏? 0
 
 
左丞相拓跋仪站在朝堂之上,他的眼神坚定,面对著众多的大臣,开口提议: 0
 
“陛下,我们应当用‘手铸金人’的方式来选出皇后。慕容氏是一位贤德的公主,她的兄长慕容宝在位期间,后燕逐渐中兴。她被我们俘虏后,一直表现得端庄有德。我们应当考虑她作为候选人。” 0
 
 
朝堂上,一时间众大臣议论纷纷。有的点头称是,有的皱眉思索。 0
 
其中一位名叫李仲本的大臣站起身来,他的眼中闪过一丝狡猾的光芒,微笑著说:“左丞相所言极是。当年慕容宝继位后,陛下当年率步骑四十馀万大举攻燕,重创后燕。如今,我们若能立慕容氏为皇后,无疑是对后燕的一种友好表示。” 0
 
 
李仲本的话引起了一阵附和。一位年纪稍长的大臣,名叫王元规,眼中透露著一种深思的神色。 0
 
他缓缓站起,用一种充满智慧的语气说:“陛下,手铸金人的仪式乃是我们北魏的传统,它能够显示天命。慕容氏若能成功完成这项任务,那她自然是天选之人。” 0
 
 
朝堂上的气氛逐渐变得紧张。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仿佛这场争夺已经开始。有的大臣支持慕容氏,有的则是站在刘氏一方。 0
 
拓跋珪坐在龙椅上,他的眼神在众大臣之间游走。他的心中也是矛盾不已 0
 
。他知道,选择慕容氏作为皇后,对于北魏和后燕的关系是有益的。但同时,他也不能忽视刘氏的地位。 0
 
 
一位名叫赵穆的大臣站了出来,他的眼中有著一种不屑的神色。他冷笑著说:“各位,我们何必在这里争论这么多?皇后的位置,自然是刘夫人无人能敌。慕容氏虽然出身名门,但她毕竟是外族之人。我们岂能让一位外族之人来主持我们北魏的后宫?” 0
 
赵穆的话引起了一些大臣的附和。他们纷纷表示支持刘氏。朝堂上的气氛变得更加对立。 0
 
 
此时,一位年轻的大臣,名叫韩仲宣,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坚定的光芒。 0
 
他站起身来,大声反驳:“赵大人,您的话未免太过片面。慕容氏虽然是外族之人,但她的德行智慧皆是我们所见之最。她若能成为皇后,对于我们北魏的发展必定大有裨益。” 0
 
 
 
赵穆皱眉,他的脸上露出不悦的表情。他冷冷地回应:“韩大人,您这是何意?难道我们北魏的皇后之位,就应该让给一位外族的女子吗?” 0
 
 
韩仲宣不退缩,他坚定地看著赵穆,说:“赵大人,我们应当以国家的利益为重。慕容氏若能成为皇后,对于我们和后燕的关系将大有裨益。这不仅能够稳固我们的国家,还能够让我们的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 0
 
朝堂上的其他大臣也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有的支持慕容氏,有的则坚持刘氏。一时间,朝堂上的气氛变得异常紧张。 0
 
 
一位名叫张显的大臣站了出来,眼中有著一种深思的神色。他轻声说:“陛下,我们都是为了国家的利益在考虑。不论是慕容氏还是刘夫人,都有她们的优点。我们应当仔细斟酌,选择一位最适合的皇后。” 0
 
 
拓跋珪听著大臣们的争论,他的心中也是五味杂陈。他知道,不论选择谁,都会有一方不满。 0
 
 
“不如就听从左丞相拓跋仪的建议,择日用‘手铸金人’的方式来选出皇后,一切交由天命来决定。” 0
 
拓跋珪的话让朝堂上的气氛瞬间安静下来。大臣们彼此对视,脸上的表情各异。有的露出了满意的微笑,有的则是皱起了眉头。 0
 
 
左丞相拓跋仪站起身,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欣慰的光芒。他轻轻一揖,说:“陛下英明。‘手铸金人’的仪式能够显示天命,这是最公正无私的选择。” 0
 
赵穆的脸色稍显不悦,但他也知道,在这种情况下,他无法再提出什么异议。他只能低头顺从地说:“遵旨。” 0
 
 
朝堂上的其他大臣也纷纷表示赞同。一时间,整个大殿里充满了肯定和赞美的声音。 0
 
随后,拓跋珪宣布了“手铸金人”仪式的具体日期和细节。他决定在十天后的吉日举行这一仪式,届时所有的候选人都必须亲自参与。 0
 
 
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后宫。慕容氏听到这个消息时,她的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知道这场仪式将决定她的未来和命运。 0
 
慕容氏独自坐在自己的宫殿中,心中充满了不安。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通过这个仪式,成为皇后。为此她的手心不自觉地冒出了冷汗。 0
 
 
就在这时,一位名叫李婉的宫女走了进来。她看到慕容氏的神情,轻声安慰道:“慕容夫人,不必过于担心。您的德行和智慧,定能得到天命的青睐。” 0
 
慕容氏微微一笑,知道李婉是出于好意。 0
 
 
她轻轻地点了点头,说:“婉儿,你是对的。我不能自乱阵脚。不论结果如何,我都要坚强地面对。” 0
 
李婉见慕容氏的神情稍稍放松,心中也稍感安慰。她轻轻地说:“妃娘放心,婉儿一定会陪在您身边,无论发生什么事。” 0
 
 
---- 0
 
十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0
 
 
这一天,整个皇宫都被装饰得如同节日一般。各色的灯笼和彩旗飘扬在空中,整个皇宫都充满了喜庆的气氛。 0
 
然而,对于慕容氏和刘夫人来说,这一天却是充满了压力和紧张的。 0
 
 
拓跋珪,这位年仅二十九岁的年轻皇帝,面临著一个重要的选择:谁将成为他的皇后,共同统治这个新兴的帝国? 0
 
 
当天上午,两位夫人都被带到了一个巨大的广场上。广场的中央,摆放著一个巨大的炉炉,里面燃烧著熊熊的火焰。这就是用来进行“手铸金人”仪式的地方。 0
 
 
拓跋珪坐在高台上,他的眼神严肃而深邃。他的目光在他们两个的身上扫过,最后停留在慕容氏的身上。 0
 
 
在一座华丽的殿堂中,刘氏端坐著,她的眼中闪烁著自信的光芒,心中充满了期待,期待著即将到来的皇后之位。 0
 
 
"夫人,您一定能成为皇后的。" 一位侍女轻声对刘氏说道,脸上挂著谦卑的微笑。 0
 
刘氏微微点头,脸上的表情显得得意而自信。"当然,我是皇帝的结发妻子,又是长子拓跋嗣的生母。" 0
 
 
 
然而,宫中的事情往往变幻莫测。北魏的皇宫中承袭了代国一个古老的规矩: 0
 
 
欲成为皇后的女子,必须亲手浇铸一个铜人。只有铸成的女子,才能被认为是受到天命的指引,有资格成为皇后。 0
 
 
仪式开始了。每一位候选人都要亲自将一块金子放入炉中,然后用手中的铜杖搅动。 0
 
 
这个过程极为考验人的耐心和定力。只有真正的德行和智慧,才能够在这个过程中保持冷静,成功铸出一个完整的金人。 0
 
 
刘氏和慕容瑶分别进行了手铸金人的仪式。 0
 
 
殿堂中,火光闪烁,熔炉咆哮著。两位女子各自全神贯注地进行著手铸的工作。 0
 
刘氏的手微微颤抖,她的眼中充满了焦虑,心中充满了患得患失的情绪,急切地想要成功。 0
 
 
她一次次地将金液倒入模具中,然而,每次结果都是失败的。 0
 
"夫人,再试一次吧。" 侍女焦急地看著刘氏,眼中充满了担忧。 0
 
 
刘氏咬著下唇,眼中的焦虑更加明显。她再次尝试,然而结果依然是失败的。 0
 
 
目录

评论 0

阅读设定

文字大小
-
18
+
  • Amy
  • Mary
  • John
  • Smith
  • Ed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