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内,微风透过窗纱,带来丝丝清爽。
慕容瑶轻轻步入,目光落在拓跋珪身上,只见他正静坐于书桌前,目光深邃,似乎已读完手中的奏折。她的心微微一动,直觉告诉她,这份奏折与自己息息相关。
她行了一礼,声音清脆而柔和:“皇上,臣妾听闻您有旨召唤?”
拓跋珪抬头,目光锐利,扫过慕容瑶的脸庞,仿佛在寻觅著某个答案。他平静地说:“嗯,有事想听听你的见解。”
慕容瑶心头紧绷,她不确定即将面对何种提问,但她知道,必须谨慎回答。她微垂下头,温柔回道:“皇上请问,臣妾定当尽力以答。”
拓跋珪凝视著她,眼中闪过一丝温和:“朝中有人言,国家若无嗣,则国将不国。你怎么看?”
这个问题令慕容瑶心中震动,她与拓跋珪之间的关系,绝非纸上的婚约所能界定。
她内心挣扎,却也清楚,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议题。
她眼神微颤,但很快恢复了平静,低声说道:“皇上,此事关乎国运,臣妾早前已言,自当随陛下裁决。”
拓跋珪的眼中掠过一丝疑惑,最终他点了点头,声音中带著几分关切:“好,我会深思熟虑。这几日太医院应有妥善调理你的身体吧?”
慕容瑶心中一痛,她明白这背后的意义。她深深鞠躬,声音几近耳语:“是的,太医院每日四次送来汤药,若无其他吩咐,臣妾就先告退了。”
拓跋珪轻轻颔首,示意她退下。慕容瑶步伐轻盈地离开御书房,心海却翻起滔天巨浪。
回到寂静的宫殿,她独自坐在窗边,凝望著外面的月光,心中满是纠结:对拓跋珪的复杂情感,对家国的深沉忠诚,这一切在她心中交织,形成了一张难以释解的情感之网。
---
晚餐后,慕容瑶刚啜完那碗苦涩的药汤,准备就寝。
这时,一连串轻柔的敲门声突然打断了她的安宁。侍女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娘娘,皇上有旨,请娘娘立刻前往御花园。”
慕容瑶微微一怔,她知道这是拓跋珪晚上不常有的召见,平日这个时候都在批奏折,她快速整理了一下仪容,步向御花园。
御花园中,花香扑鼻,月色如水,拓跋珪独自一人站在花间,他的身影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孤寂。
慕容瑶走近,轻声问候:“皇上,您找臣妾何事?”
拓跋珪转过身,他的眼神中有著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来这,与我一同赏月。”
慕容瑶心中一颤,她走到拓跋珪身旁,两人并肩而立,月光下,她的影子与拓跋珪的重叠在一起。
拓跋珪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你知道吗,这月光下,你的影子与我的并不孤单。”
慕容瑶的心跳不禁加速,她轻声道:“皇上,臣妾不懂您的意。”
拓跋珪转头,目光直视慕容瑶:“在这月光下,我们是最亲近的人。你的过去,我不问;你的未来,我愿与你共处在这个当下。”
慕容瑶的眼神中掠过一抹震惊,她未曾料到拓跋珪会向她吐露如此情感。
更确切地说,是那张与师父相似的面孔吐露出这番情感。她心底涌起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悸动。
“这是何种感觉?”慕容瑶在心中自问。
然而,她迅速将这股情绪抛诸脑后,眼前这人,是她国家的灭亡者,战火的酿造者,是师父那被黑暗侵蚀的另一面。她不能,也绝不应该信任他。
---
慕容瑶收敛心神,她知道自己身处的位置,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可能影响自己的命运。
她深吸一口气,平静地回应:“皇上的好意,臣妾心领了。但臣妾身为俘虏,怎敢与皇上并肩而立?”
拓跋珪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他静静地看著慕容瑶,似乎在试图读懂她的内心。过了一会儿,他轻声说:“慕容瑶,我知你心中有恨,有悲,也有你的骄傲。但今夜,我不是北魏的皇帝,你也不是南燕的公主,我们只是两个在这月光下相遇的人。”
慕容瑶微微抬头,月光映照在她的脸上,让她的眼睛更加明亮。她心中的挣扎如同这夜空中的云,变幻莫测。她知道,这个男人,无论是拓跋珪还是玄华帝君的面孔,都已经在她的命运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她轻声道:“皇上,月光再美,也照不亮臣妾心中的黑暗。臣妾的家国已亡,亲人皆散,臣妾只希望能够安静地活著,不再牵扯仇恨。”
拓跋珪听著她的话,沉默了。他知道,这个女子的心,坚硬如同那遥远星空中的陨石,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够打动的。
他们就这样静静地站著,没有再说话。花香随著夜风飘散,月光如水洗过这座御花园,也洗过两人复杂的心情。
最终,拓跋珪开口打破了沉默:“慕容瑶,我今夜之言,你今后可还记得?”
慕容瑶点了点头,她的心中虽然波涛汹涌,但面上却保持著一贯的平静:“皇上的教诲,臣妾自会铭记。”
拓跋珪微微一笑,那笑容中有著一丝淡淡的哀愁:“那就好。你回去吧,夜凉如水,别让寒气侵了你的身子。”
慕容瑶行了一礼,转身离去。她的步伐轻盈,但心中的重量却如同千斤。她知道这一夜的对话,将成为她记忆中无法抹去的一部分。
回到自己的宫殿,慕容瑶独自坐在窗前,她望著窗外的月色,心中却是一片迷茫。
她不知道自己是否应该对拓跋珪抱有一丝丝的期待,还是应该坚守著自己的心,不被任何情感所动摇。
夜深了,宫殿中的一切都沉寂下来。慕容瑶轻轻地躺下,但她知道,今夜,自己恐怕难以入眠。
评论 0 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