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年,阿林出现了,就有了上面提到的,如果阿林向阿印表白了,或许阿印真的会甩了男朋友,但自阿林问阿印是怎么介绍他们关系的时候,阿印就明白,自己不是阿林的交往对象。
阿印和男朋友磕磕碰碰地交往着,每天上班阿印被领导和师傅洗脑,被同事嘲笑,己至于发展到后面,只要一提到这事,阿印眼泪就会不由自主地流出来,一下班,男朋友就会准时地出现在公交站台接她回家,一回到家,就有热气腾腾的饭菜可以吃,每次分手两字到了阿印的喉咙口,又被阿印硬生生地咽了下去,毕竟这是自己喜欢的人,除了穷点,没其他毛病了。
同时,阿印的哥哥时不时要向阿印伸手要钱,可能从小被灌输了兄妹要互帮互助,阿印对哥哥的要求是有求必应,每次都是一两千地给,其实阿印自己收入也不高,也就五六千左右,每次给哥哥钱时,男朋友都不作声。
就这样,两个人在阿印的犹豫中交往了将近一年,到了2009年,各种托市政策出台,阿印决定买房,此时,阿印手上有六万元存款,男朋友手上有1万元存款,首付将近12万元,阿印对男朋友说,如果另一半的首付你能凑的到,那我们就在一起,如果凑不到,那我们就分手。
通过亲戚朋友,阿印的男朋友凑到了五万五千元,交到了阿印手上,阿印提出了一个要求,这个房子要写她一个人名字(当时没有婚前财产的说法),其实,当时阿印只是考验一下男朋友,毕竟首付里面阿印是实打实地拿了六万,男朋友实打实拿出了1万,剩余的钱是要两个人共同还的,如果这么过分的要求,男朋友都答应了,那说明他确实是爱自己的。男朋友思考了几天,同意了,于是,在省会城市很偏远的郊区,两人买了房,用阿印的公积金还贷款(阿印的公积金还贷款措措有余了)。
有了房,阿印通过贷款又买了车,之前一直觉得不可能实现的车、房都实现了,阿印的心也定了,两人开始商量结婚的事,因为双方都是贫穷人家,同时阿印一直很自立,
没有三金、同时贴了车、贴了房。
两个人的存款己经没办法办像样的婚礼了,阿印决定在省会城市办一个隆重点的婚礼,双方老家简单的办下,这里具体说下在男方老家办的婚礼。
因为双方老家隔的比较远,而且说是简单办下,阿印就没有让父母去男方家,一个人到了男方老家。这是一个极其寒酸的婚礼,共摆了三桌,主要是男方舅舅家亲戚,菜是简简单单的菜,阿印穿着一件大红色的羽绒服,粉黛未施,就这样把自己嫁了。
现在还能想起去男方老家办婚礼,领导说的话:阿印,如果你是我女儿,我一巴掌拍醒你;如果你是我女儿,我一定到男方家把你拖回来,你对你自己的婚姻太不慎重了。
老家婚礼结束后,阿印张罗省会城市的婚礼,结婚照、结婚戒指,大小事情,阿印一个人大包大揽,钱也是阿印出的,累的时候,阿印在想,我他妈找了一个软饭男啊。但阿印的老公也很努力的在挣钱了,只是他平台太低了,中专毕业,通过自考拿到本科文凭,就靠教教成教或培训班的学生每个月赚几千元工资,只能说他能力确实太差了。
阿印之所以下定决心嫁给老公,是因为老公说了一句话:你的父母,我当自己的父母来孝顺。阿印的哥哥不成器,类似于《欢乐颂》樊胜美的哥哥,几乎每年闯一次祸,每闯一次祸,都是阿印帮着善后,所谓的善后也是多拿些钱补贴家里。从小到大,阿印是父母的希望,记忆中,还在读小学的阿印就天天听老妈唠叨,以后你考上大学,要好好待我们,那时的阿印因为从小看着父母吵架,每次吵架,父亲总是把母亲打得鼻青脸肿,满屋子的杯盘狼藉,因此,在阿印的心里,是十分心疼母亲的,所以,每当母亲唠叨,阿印会说,放心吧,等我考上了大学,我接你到XX来住,这个心愿,在阿印嫁给老公的时候,她以为是能够实现的。
阿印结婚后,承担了家里的房贷、车贷,老公负责日常开销,阿印像男人一样冲锋陷阵,每每陪酒都将自己灌得烂醉如泥,最严重的一次,直接打了120送到医院洗胃,那时的阿印,眼里除了工作就是工作,她要努力工作,要让自己的小家和娘家都好起来。阿印的哥哥仍时不时向阿印要钱,阿印的父母仍需要阿印时不时地接济,这样的压力让阿印原本姣好的相貌开始长痘,而且是此消彼长。
阿印裸婚嫁给现在的老公在整个系统造成了较大轰动,大家都觉得阿印是一个不贪慕虚荣的好女孩,都觉得阿印的老公修了几辈子的福才娶的到阿印这样贤惠的妻子。一次,阿印所在的基层机构请总部领导吃饭,阿印作为基层员工作陪,阿林作为总部员工作陪,这应该是阿印帮阿林买了洗衣机后的第二次见面吧,中间应该相隔了一年之久。
阿林:你怎么变这么丑了?
阿印:……
那顿饭后的某天晚上大概十点左右,阿印的手机收到了阿林的短信。
阿林:我想你了。
阿印:你喝多了吧。
阿林:喝多了你也不来照顾我下。
阿印:可以照顾你的人很多吧。
阿林没有回复了,阿印想,阿林一定是喝多了,发的酒话。
阿印和老公的婚后日子也过得磕磕碰碰,每当压力大得让阿印受不了的时候,阿印就会后悔当初的选择,而阿印的哥哥时不时向阿印要钱也让阿印的老公心生怨言,离婚成了阿印的口头禅。最危险的是,他们经常会开车的时候吵架,先是由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扯起,然后会扯到阿印的娘家。
阿印老公:你哥就是祸根,我没有这个能力,你家到时不要拖累我!
阿印:你婚前是怎么说的,你不是说要把我父母当自己的父母来孝顺吗?现在是我出的钱,又没让你出钱!
阿印老公:你的钱不就是我们的钱吗?
阿印:那我们离婚好了!
然后,阿印老公就会把车撞向路边路基,在相隔几厘米的时候来个紧急刹车。
几次之后,阿印开始沉默,但对老公己经开始失望。
阿印的努力或许让领导都觉得心疼了吧,2010年竞岗,阿印被提拔为销售经理助理,到基层点锻炼。锻炼了半年左右,机构大调整,原本的区域重新分配,阿印所在的基层点被划出了原先的管辖地,成为其他分支机构的基层点。不知什么原因,阿印和新领导(女性)处不好,索性,阿印怀孕生小孩。
等阿印生完小孩,上级机构的领导找阿印谈话,说是照顾阿印,把阿印调到后台工作。美其名曰是照顾阿印,实则是剥夺了阿印多年的努力,因为阿印之前己是销售经理助理了,到了后台工作,就没有这个所谓的经理助理了,同时,这个后台工作实际上就是打杂,什么档案管理、证件管理,阿印积累了数年的人脉均无用武之地了,而且,收入也差了一大截,除了工作压力确实轻松了。
阿印不想就这样在这样一个轻松的岗位了却一生,毕竟,沉重的经济负担不允许她这么年轻就到了后台养老,于是她想到了跳槽,就有了前面和阿林的聊天。在阿林的开解下,阿印没有辞职。机缘巧合,这时总部开始在全系统竞岗基层机构负责人,阿印符合竞岗条件,阿印觉得机会来了,但考虑到领导好像对自己有偏见,阿印决定在报名截止日那天再报名。
办公室主任:XX,这次竞岗,你报上级机构的办公室主任这个岗位。
阿印:主任,我没做过这个活啊。
办公室主任:没关系,你就报这个岗位好了。
阿印:……
阿印打开报名软件,发现只有两名员工报了名,远远没达到报名员工,阿印马上打电话给另一名同样符合条件的同事。
阿印:XX主任给你打电话了吗?
同事:打了呀。
阿印:让你报名哪个岗位啊?
同事:上级机构的办公室主任。
阿印此刻明白了,估计报名人数太少,总部施压了,要求所有符合条件的员工都报名,所以上级机构才想出这招“陪太子读书”的招术,阿印心里愤怒极了。
阿印:在吗?
阿林:在。
阿印:我想报名XX机构基层机构负责人。
阿林:这个机构业务不好做啊。
阿印:不管好不好做,我都想去试试,如果这次竞不上,我就打算辞职了。
阿林:这个竞岗都是走走形式的,其实都内定的。
阿印:不管能不能竞上,我都想试试。
阿林:好吧,我帮你打探一下。
阿印永远记得2012年7月的某一天,那天下午四点左右,西下的太阳晒得人很舒服,阿印坐在公交车上晃荡晃荡的回家,如果没有沉重的经济压力,这份打杂的活或许也挺好的吧,至少不用像交际花一样在各色男人中周旋了,至少不用每次喝了吐,吐了喝,第二天还要强撑着去上班,至少皮肤开始恢复到之前的白皙整洁了,正当阿印享受着这没业绩压力的舒服时,办公室主任的电话来了。
办公室主任:XX,单位看你这段时间很辛苦,有个员工福利特地给你,让你到厦门旅游放松放松。
阿印:啊,谢谢领导啊。
阿印当时大惑不解,在阿印心中,自己就象柴火妞一样存在,似乎这种好事不会轮到自己头上,但一想到能去厦门旅游,阿印还是很开心的。在阿印心里,中国最适合居住的地方就是现在的省会城市和厦门了,厦门的鼓浪屿,光听听名字,都觉得听到阵阵涛声了,还有厦门大学,都是让阿印神往的。说实话,阿印不喜欢旅游,是典型的宅女,如果真让她选一个旅游地,她可能会选桂林、厦门等这种有水的地方,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或许阿印是一个有智慧的女子吧。
在厦门呆了五天,第二天要回省会城市,阿印想着要带点特产回去给同事,就打电话给原厦门大学毕业的同事(目前在其他上级机构工作)。
阿印:厦门有什么可以带的特产吗?
同事:你怎么还在厦门,后天竞岗了,你不知道?
阿印:什么?我不知道啊
同事:你们单位都没通知你吗?
阿印此时的心冷到了极点,这是一招典型的调虎离山之计啊,她到底是哪里得罪了领导呢,领导要这样给她穿小鞋?
第二天下了飞机回到远在郊区的家己是凌晨两点,阿印写好演讲稿时己是凌晨四点,简单梳洗打扮了下,阿印坐了将近三个小时的公交车来到了总部竞岗。
竞岗结束第三天,领导来找阿印谈话了。这个领导,长着一副深不可测的脸,因为阿 印是机构拆分之后并进来的,所以对领导而言,就像是后养的儿子,是可以不受重视。这里再插播一下这个领导的卑劣,当时机构拆并时,总部有意让阿印到离阿印家附近的分支机构上班,并暗示前途一定比在现在的机构要好。然后领导找阿印谈话,说是上级机构要调阿印去做一线操作工,并且还质疑了阿印这个销售经理助理是不是正当途径上去,当时阿印就觉得这个领导嘴脸卑劣地要命。
领导:XX,之前真对不住啊,我们相处时间不长,这次想给你压压担子,到下面的基层机构担任负责人。
阿印:领导,是不是竞岗结果出来了?
领导估计没想到阿印这么直接,脸色变了变,说道:结果还没出来,但我打电话到上级机构问过了,你这次竞岗表现得不错,但还没竞上。你业绩不如XXX同事,资历不如XXX同事,按理说怎么都轮不到你的,但考虑到你这么肯吃苦,就给你一次机会,还不知道上级机构会不会同意呢。
领导似乎被阿印这么直白地问话打乱了谈话节奏,开始逻辑混乱,语无伦次了,一会儿说阿印这个不好,一会儿说阿印那个不够格,阿印看着领导,心里有点发笑,你既然这么看不上我,干嘛要用我呢?
几年之后,从阿林嘴里得知,当初是总部的领导看中了阿印,但因为拿出来竞岗的岗位人选其实都己经内定了,所以总部领导打电话给了阿印领导,如果不用阿印,那这个领导就不要当了,所以,阿印的领导才心不甘情不愿地让阿印当了某基层机构负责人。
评论 0 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