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即使萧衍如此安慰赵青岚,两人的心中都明白,朝中的压力和舆论的声音不可能那么容易平息。
为了国家和家族的未来,萧衍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纳妃,以期望借此生下男性继承人。
在一个金碧辉煌的殿堂内,萧衍召集了朝中重臣,宣布了这一决定。他的声音沉稳而坚定,每一个字都仿佛承载著无尽的重量。他向赵青岚解释,这一决定纯粹是出于国家和家族的需要,并向她保证,对新妃将无情意,只是借她的肚子生子。
赵青岚听后,心中虽然难免有些不快,但她也理解萧衍的苦衷。她微笑著回应萧衍:“陛下,臣妾明白您的苦衷,也相信您的决定是为了大梁的未来考量。臣妾将会全力支持陛下的决定。”然而,在她的心底,却隐隐生出了一丝矛盾和挣扎,她不禁纳闷,自己为什么要跟女子一样感到不开心呢?毕竟,她本是男儿身,应该能以更开放的心态来看待这一切。
但这份矛盾并没有持续太久,因为赵青岚很快就调整了自己的心态,认识到这一切都是为了大梁的稳定和繁荣。
她也开始思考如何从这种新的局面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以及如何与新妃相处,共同为萧衍和大梁的未来出力。
---
随著纳妃之日的临近,整个梁国皇宫内外都笼罩在一种异常的气氛中。选妃的消息如同长风过境,迅速传遍了整个国家,引起了无数家族的关注。
诸多权贵家族纷纷跃跃欲试,希望能借此机会,将自己的女儿送入皇宫,成为新的皇后或贵妃。
当选妃的日子终于到来,皇宫外的广场上搭建了一个浩大的选妃场,场面之盛大前所未有。
从天明到日中,各路人马纷纷抵达,使得皇宫前的广场上人声鼎沸,仿佛一场盛大的节庆。
萧衍身著龙袍,坐于高台之上,旁边是温柔而理解的赵青岚,她的眼神中既有支持也有一丝复杂。
然而,她的脸上依然保持著优雅的微笑,仿佛一切的重担都不能使她屈服。
随著时间的推移,上百位女子依次走过高台前,她们中有清秀可爱的,有俏丽佳人的,也有气质非凡令人一眼难忘的。每一位女子的出现,都引来了下方群臣的议论声。
一位位女子前来,她们或谦逊或骄傲,每个人都试图以自己最好、妖娆的一面展示在皇帝面前。
而萧衍的目光却似乎透过她们,看向更远的地方,他的心思没有人能够猜透。
而赵青岚正看得眼花撩乱,心想萧衍的定力可真不是一般男人可比拟的,她自己看到这么多女子,有几个已经令她颇为心动,但他却没有在这些女子身上多看一眼。
“他别是喜欢男的吧?”赵青岚此时在心里这么怀疑。
直到一位名叫李淑仪的女子出现在众人面前,整个场面似乎都安静了下来。
李淑仪并不像其他女子那样华丽装扮,她的服饰简朴,但却带著一种不可言喻的高贵与从容。
她的步伐稳健,每一步都仿佛经过精心计算,既不急促也不缓慢,恰到好处地展现其气质。
当李淑仪走到高台前时,萧衍的目光终于有了一丝变化。
他深深地看了她一眼,眼中似乎闪过一丝评估和欣赏。李淑仪也正色立于高台前,她的目光清澈,毫不退缩地与萧衍对视。
萧衍轻声问道:“李淑仪,你为何来此?”这问题似乎不仅是对她,也是对每一个都会提出的疑问。
李淑仪声音清晰而响亮,每一字每一句都仿佛经过深思熟虑:“陛下,臣女来此,非为荣华富贵,亦非为金楼玉宇。臣女欲见天下太平,百姓安乐,若能助陛下稍分国务之忧,是臣女之愿。”
这番话不仅让萧衍心生赞赏,连赵青岚也不由得对这位李淑仪刮目相看。她的话语中透露出的不仅是智慧,更有一种对国家民众的深切关怀。
萧衍点了点头,示意李淑仪退下。当所有的选妃仪式结束,夜幕已深,星空下的皇宫更显得宁静而神秘。
萧衍与赵青岚返回了内宫,两人沿路沉默。直到来到御花园,赵青岚才轻声开口:“陛下,今日之选,您心中是否已有所属?”
萧衍看了赵青岚一眼,深深吸了口气:“青岚,你可知,朕之所作所为,皆是为了大梁江山社稷。李淑仪之言,让朕见到了她不仅有容貌,更有心志。她或许能够与我们共同担此重任。”
赵青岚轻轻地点了点头,她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陛下若是认定,臣妾自当全力相助。只愿陛下能够明察秋毫,选择最适合大梁的人。”
萧衍深情地看了赵青岚一眼,伸手轻轻握住她的手:“有你这般明理的皇后,是朕的幸福。无论如何,朕都会与你共同商议,不会让你感到孤单。”
此时此刻,赵青岚深深感受到了萧衍的真心和坚定。无论未来如何,她都将与萧衍并肩作战,共同面对一切挑战。
过了几日,经过深思熟虑,萧衍最终决定将李淑仪纳入后宫。他知道这个决定或许会引起朝中一些波澜,但他也相信,只要是为了大梁的未来,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评论 0 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