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拂过,翠竹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月光透过竹叶的缝隙,斑驳地洒在周砚清的脸上。他无声地靠在杨雨若的墓碑前,面如死灰,宛如失去了所有生气。手中的酒瓶慢慢滑落,一滴清酒从瓶口溢出,而杨雨若的墓前尽是空酒瓶。墓碑周围的景象如同一幅沉静而又哀婉的水墨画,空气中弥漫着悲伤和寂静。
【十年前】夜幕降临,尚书府沉浸在一片宁静之中。月光倾泻而下,银色的光芒洒满了庭院,仿佛给这个空间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一座古朴的院落悄然浮现,宛如从梦境中走出的幻境。
院内的梅花在寒冷的空气中傲然绽放,散发着淡淡的幽香,与夜的静谧交织在一起,仿佛是一幅生动的水墨画,细腻而富有诗意。微风拂过,轻轻摇曳的梅枝带动着花瓣飘落,好似给这幅画作注入了生命力。在这个月光和梅花共同构筑的美妙画面中,时间仿佛凝固,只留下永恒的宁静和美好。
此刻,一位少年书生端坐在书案前,他手持狼毫,全神贯注地沉浸在诗词的世界中。他的眉宇间流露出淡淡的文雅气质,神情专注而恬淡。窗外,皎洁的月光如丝如缕地洒落在书案上,将他的侧脸映衬得更加俊美,宛如一位从古画中走出来的文人墨客。书生的衣袂随着微风轻轻飘动,与静谧的夜色相得益彰。他的身影在月光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飘逸。
少年名叫周砚清,年方十二,是尚书府周尚书的独子。自幼便饱读诗书,满腹经纶,才华横溢。不仅如此,他更是江淮之地公认的第一美男子。
月光如水,柔和地洒在庭院中,将一切都映照得如梦似幻。周砚清此刻心情格外宁静,仿佛与这天地间的美景融为一体。他轻启窗扉,让清冷的夜风拂面而来。他闭上双眼,深呼吸着这份宁静而祥和的气息,感受着这静谧的夜晚。然而,这份宁静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
一个身着白衣的少女跑进庭院,她的笑容如晨曦般纯净。如果她慢慢走进来,必然会让人误以为她是月宫中的仙子降临人世。宛若一位从天界下凡的仙子。她跑到周砚清的身边,轻轻拉着他的衣袖,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她说道:“砚清哥哥,我要月亮,你快去给我摘月亮。”
少女名叫杨雨若,年方十岁,是京城赫赫有名的富商杨老爷的宝贝独女。她生于繁华之中,却未曾沾染半点世俗之气,眼中总是闪烁着清澈而纯真的光芒。
周砚清看着眼前的她,眼中满是宠溺和无奈。他微微一笑,轻轻摇了摇头,握住她拉着自己衣袖的小手,柔声道:“雨若,月亮高悬天际,哥哥怎么摘得到呢?”
她抬头望向天空,指着月亮道:“为什么呢?哥哥你不是很厉害的吗?”
周砚清看着她清澈的双眼,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深吸了一口气,轻轻放开了她的手,转身走向一旁的石桌,从桌上拿起一支笔和一张纸。他转身回到她的身边,蹲下身子,将纸铺在地上,用笔在纸上勾勒出一轮圆月。
她看着周砚清在地上画出的月亮,眼中闪烁着惊喜的光芒。她伸出小手,轻轻地抚摸着那轮圆月,仿佛能够感受到它的温暖和光芒。她抬头看向周砚清,眼中充满了喜悦:“砚清哥哥,你真厉害。”
周砚清看着她满足的笑容,轻轻握住她的手,柔声道:“雨若,月亮高悬天际,哥哥是摘不到的。但哥哥可以给你画出来,好吗?”
杨雨若听到周砚清的话,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但随即又被好奇和期待所取代。她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明亮的光芒:“那好吧,那你要多画几个给我。”
周砚清微笑着点了点头,在书案上铺开了一张洁白的宣纸,蘸取了些许墨水,准备开始作画。
杨雨若好奇地凑近,目不转睛地盯着周砚清的手。她看到毛笔在砚清哥哥的手中跳跃着,仿佛有了生命一般。
墨水在宣纸上流转,渐渐勾勒出一轮明亮的圆月。那月亮仿佛是从天际摘取下来的一般,晶莹剔透,散发着柔和的光芒。周砚清画完后,轻轻放下毛笔,将宣纸递给杨雨若。
杨雨若接过宣纸,仔细端详着上面的月亮。她眼中闪烁着惊喜的光芒,仿佛看到了自己心中最美的月亮。她激动地抱住周砚清,亲了亲他的脸颊:“砚清哥哥,你真厉害!这是我见过的最美的月亮了!”
周砚清被雨若突然的举动吓了一跳,愣住了片刻,然后轻轻地笑了。他伸出手,宠溺地刮了刮杨雨若的鼻子,眼中满是温柔和宠溺。
周砚清看着她兴奋的样子,心中也充满了满足和幸福。他轻轻抚摸着她的头发,柔声道:“雨若,只要你喜欢,哥哥可以为你画出更多的美景。”
杨父和周尚书站在廊前,看着两个孩子嬉戏打闹,眼中都流露出深深的欣慰。杨父捋了捋胡子,笑道:“周尚书,你看这两个孩子,真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啊。”
周尚书点了点头,眼中满是笑意:“是啊,砚清和雨若这俩孩子从小就一起长大,感情深厚,将来必定是一对璧人。”
杨父哈哈大笑,拍了拍周尚书的肩膀:“那咱们就这么说定了,等他们长大以后,就把这桩婚事定下来。”
周尚书也笑了起来,两人相视而笑,期许着两个孩子的未来。两个孩子还在院子里嬉笑,他们的身影,仿佛是两个快乐的小精灵。杨父和周尚书看着他们的身影,心中都充满了温暖和幸福。
评论 0 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