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她准备悄悄离开时,不慎踩到了枯枝,发出了轻微的声响。
萧宏和小莲的注意力立刻被吸引过来,但萧悦岚已经迅速隐入了夜色之中,消失不见。
那一夜,萧悦岚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她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处境,以及未来可能面临的一切挑战。
同时,她也更加珍惜与那位学者的相遇与交流,那是她心灵的慰藉,也是她勇敢面对未来的力量来源。
而赵青岚,作为一国之母,她的心思更加深远。她不仅要保护自己的女儿免受伤害,还要稳固梁国的未来。
---
萧宏的府邸内,灯火辉煌,帘帘低垂,室内布置奢华,各种珍稀古玩和书画随处可见,彰显出主人的品味与地位。
这夜,他正与几位亲近的大臣和友人,沈浸在歌舞升平之中,酒宴上笑语喧哗,歌女舞姬翩翩起舞,一派繁华盛世的景象。
就在此刻,一名看起来略显严肃的下人悄悄接近萧宏,低声提醒他:“大人,今日皇上对大人的提醒,臣想必大人也是清楚的。在此时节,还是应有所节制,免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萧宏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不悦,随即挥手让身边的舞姬退下,他斜靠在宽大的椅子上,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节制?哈,我萧宏何时需要节制?难道我,梁国皇室的六弟,最为皇兄倚重的大臣,还需要担心这些无关紧要的小事?”
下人见状,心知事态严重,却也不敢再多言,只得低头退下。
萧宏又一次举杯独饮,心中却不免泛起一丝波澜。他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已经触动了皇兄的底线,但他的心中总是有一种莫名的挑战与不甘,仿佛想要证明自己在这个金碧辉煌的世界中能够横行无忌。
就在萧宏沈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时,外面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著,一名宦官匆匆走来,低声对萧宏道:“大人,皇上有旨,命大人明日早朝后,前往御书房谒见。”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让宴会上的气氛骤然一紧。萧宏的脸色也在瞬间变得凝重,他知道,这次恐怕真的是触动了皇兄的雷霆之怒。
夜深了,宴会渐渐散去,萧宏独自坐在殿内,酒意渐醒,心中却是百感交集。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真的过于任性妄为,是否应该在皇兄的警告之后做出一些改变。
第二天,萧宏依照旨意,穿著朝服,前往御书房谒见萧衍。当他走进御书房,看到萧衍那冷静而深邃的目光时,他突然意识到,自己这一路走来的放纵与骄傲,可能真的需要一个终点了。
萧衍看著眼前的弟弟,沈声道:“宏儿,朕一直将你视为左膀右臂,对你寄予厚望。但你近日的所作所为,让朕十分失望。你应该明白,作为皇族成员,更应该为梁国的稳定与百姓的福祉考虑。你的行为,不仅关乎个人的荣辱,更关乎梁国的未来。”
萧宏低下了头,心中的骄傲与挑战在这一刻仿佛被彻底冲散,他终于意识到,自己的任性不仅仅是个人的放纵,更是对皇兄的不信任,对梁国责任的逃避。
他深深地鞠了一躬,声音略带颤抖:“皇兄,是宏儿错了。这些日子以来,宏儿的行为确实过于放肆,未曾深思熟虑。宏儿愿意接受任何惩罚,也请皇兄指导宏儿,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大臣,为梁国尽职。”
萧衍看著萧宏,眼中闪过一丝欣慰。这次的谈话或许真的能让萧宏有所觉悟,成为一个真正为国为民考虑的大臣。
他轻声道:“宏儿,朕并不是要惩罚你,而是希望你能明白,身为皇族,我们肩负著特殊的责任和使命。从今日起,朕希望你能真正地投身于国事之中,用你的智慧和勇气,为梁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萧宏抬起头,眼中已是坚定之色:“皇兄,宏儿明白了。从今往后,宏儿定会铭记皇兄的教诲,全心全意为梁国服务。”
而萧衍,看著弟弟离去的背影,心中不禁感叹,自己的弟弟仅剩两个,萧憺让他放心,怎么这个萧宏为啥就这么不长进呢。
萧衍回忆起去年带著兵去北方边境平乱、防止北魏进攻的时候,他也带了曾去北魏议和有功的萧宏。
萧宏本是意气风发,带领著兵力前进,却没想到第一场与北魏元英的战斗就落了下风,吃了败仗。
这也不打紧,谁领军不曾吃过败仗?只要再爬起来就行了。他自己当年不还是吃过一大败仗,被敌军沿路追杀,那次要不是赵青岚断后,他都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活著回来。
可是萧宏,当萧衍已经将所有武器、粮食、军力和城池都收复完好,胜利的局势已经倾向梁朝的情况下。他让萧宏当上了大主帅,领著十几万士兵,再度与北魏元英对峙。
这种胜券在握,大好局势的开头,结果,萧宏他居然害怕北魏元英,直接趁著大雨日,连夜撤退大军逃跑。
不打自败,撤退期间,梁朝士兵还自相践踏受了五、六万人的伤,并且将附近的城池都丢了。
萧衍后来与其他将领花了好长一段时间,才再度将这些城池夺回。
萧衍虽然因为萧宏是他的亲六弟,没有过于苛责,但萧宏的志气与军中威望,从此一蹶不振。
评论 0 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