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李白和王维的绯闻 “主角” 之一,也是传闻中张果老的未婚妻。
她还是唐朝最顶级的公主,虽处处不见她的身影,却又处处都有她的痕迹。
她是当时的不婚主义者,处于大唐公主中声名显赫的顶端,却敢于放弃一生荣华。
她就是唐玄宗的亲妹妹。
相传李白和王维老死不相往来,这是否真的因为她呢?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她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孙女,她的父亲是李旦。
玉真公主具体是哪一年出生的,并没有详细的记录。但是据考证,应该是 689 年至 693 年之间。
玉真公主出生的时候,正是大唐王朝内部权力争夺严重的时期。
690 年,武则天称帝,她的父亲李旦被一脚踹下了皇位。
他们一家就被女皇囚禁了起来,可谓是毫无自由。没过多久,武则天的侄子武承嗣等人妄图谋取皇位,私下里诅咒武则天。
武则天听信了谣言,将玉真公主的母亲秘密处死了。
年幼的玉真公主每天过得战战兢兢,甚至连睡觉都睡不安稳。帝王之间的互相残杀与冷酷,让小玉真知道了皇宫原来也不是个好地方,亲情在皇权面前更是一文不值。
这一切让玉真公主不由得想远离纷争,远离那些复杂的人和事。
公元 710 年,煎熬的岁月终于迎来了转折,她的父亲李旦重新登上了皇位,掌握了实权,她被奉为长公主。
然而,正当摆脱与母亲分离的痛苦之时,她却做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 —— 出家当道士。
据不完全统计,唐朝共有 14 位公主出家做了道士,就连大名鼎鼎的武则天也短暂当过一段时间道士。
那么,为什么唐朝公主出家当道士比较流行呢?
在古代不像现代婚姻自由,古代结婚需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另外,唐朝规定女子 15 岁以上必须要嫁人,否则就要受到一定处罚,官府甚至会强制给其配婚。
由于唐朝思想比较开放,女权思想盛行,一部分女孩不愿意嫁人,为了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爱情生活,出家成为女道士,就能有比较体面的身份不婚了。
因为古代道士和和尚一样,不遵循世俗中男女的一些习俗。成为女道士后,她们仍然可以自由地接待男客,从中寻觅如意郎君,若选到一两人,还可通过换俗等方式在一起。
靠着这种方式,唐代女子中比较出名的就是鱼玄机了。
话说,现在的单身人士,你们是怎么躲避家里的催婚呢?话又说回来,玉真公主已经是大唐公主,她要是真不想结婚,旁人也拿她没办法。
或许是玉真公主从小看多了宫心计,极不想卷进朝堂的纷争里,也不愿意结婚,困在后宅当一个笼中雀。做出家道士自由又安心。
于是,公元 711 年,她的父亲李旦封她为玉真公主。
这一年,她与姐姐金仙公主同时入道,一起远离红尘,彼时道馆林立。
不过因为唐睿宗李旦不舍得女儿,所以此时的玉真公主虽然名义上入了道,但是仍然保留皇家公主封号和相应的待遇。
另外,睿宗皇帝或许是出于对幼年丧母的女儿的疼爱,还为玉真公主在长安修建了一座精美绝伦的道馆。
到了公元 712 年,唐玄宗李隆基登上皇位,玉真公主对他更是崇拜有加。
唐玄宗在洛阳给她造了道观,后来还在王屋山建了灵都宫。唐玄宗还给予玉真公主较高的地位和权势。
在开元年间,玉真公主常常以唐玄宗代表的身份出现。
比如说,《唐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为成员孙占替死,重庆北,清玉真公主被,不死。时辰高启杰。”
大概意思是卫城元村北臣犯了死罪,经由玉真公主说情,竟能免去死罪,可见唐玄宗对于玉真公主的宠爱。
后来,唐玄宗考虑到玉真公主的终身大事,曾想将她许配给道士张果老,但是张果老并未奉诏,因此此婚事并未成功。
据说张果老他是隋朝人,但是到唐玄宗时期却依旧有他的踪迹,关于他还有不少传说。
张果一心修道,常年避世隐居,身上奇术不绝。据说当年玄宗召见他时,见他已经眉发雪白、十分苍老。
唐玄宗说要给他赐婚,谁知张果当场敲掉了自己的牙齿,玄宗大惊,叫人带他去休息。然而片刻之后,等到张果再来朝堂之时,却换了一副新的牙齿。
玄宗大惊,认为他并非凡人,才决定将妹妹玉真公主许配给他,可张果却再次拒绝,并没有接受皇帝的好意。
虽然史书上没有记载玉真公主有关孩子的事情,还有个名叫张倜的,是否和玉真公主有关系这件事无法考证。
我们知道唐朝时期,因为科举考试是文人获得上层赏识的途径。而玉真公主与玄宗之间感情深厚,玄宗给予她极大权力,这才使得她以道教为媒介与唐朝的文人雅士来往,从而对唐朝诗人入世起了重大作用。
可以说玉真公主是达到了顶级社交圈最牛的 “HR”。
其中最著名的人才选拔当属李白和王维。
大家都知道李白和王维他们都是盛唐诗人,俩人都是活在同一时期,甚至俩人还有一对共同好友,但是却到死都不曾往来。
千百年来,关于两人不和的说法,比较被大家认同的是两人是因为玉真公主而不和这个绯闻。
大致就是王维为了仕途,他通过音乐结识了岐王,岐王带他去见了玉真公主。王维用一手好琴艺,打动了玉真公主和宾客。
在玉真公主的安排下,王维顺利通过了科举考试,在京城有了官职,自然就成为了玉真公主府上的常客。
但在几个月后,就因为 “伶人舞黄狮子” 一案被贬出京,远去山东济州做了个看粮仓的九品小官,仕途受挫。
“伶人舞黄狮子” 其实就是黄狮子舞是专门为皇帝表演的,否则当以法律处置。王维应该是私自表演了,所以一下子被贬到那穷乡僻壤之地。
这一去就是 4 年半的时间。这件事在当时也算不上什么大罪,为何会如此重罚?
据说王维此次未经公主同意娶了妻,于是玉真公主就找借口,把他贬到了穷乡僻壤之地劳动。
一番波折后,王维回到长安,与玉真公主重修旧好。
可惜李白出现在玉真公主的身边,李白仰仗公主风采,还写了很多夸赞她的诗句。
“玉真之仙人,时往太华峰。清晨鸣天鼓,飙欻腾双龙。弄电不辍手,行云本无踪。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
李白把玉真公主写得像九天上的仙子一般浪漫。
但是此举却引得王维二人结下了梁子,互相看不上,老死不相往来。
李白本性桀骜不驯,生来就是个飞扬跳脱的人。
李白还有一首广为流传的《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有人说李白在这首诗中在意的不是山,而是玉真公主。后来玉真公主在敬亭山修炼,所以这首诗充满爱意之情。
至于这说法是否真实,当然这个传闻大家就当一个乐子看看好了。如今也无从考证了,不过李白和王维在历史上确实没有交集。
这个传闻,也算是对这个问题的一种解释吧。
后来玉真公主以自己主导东西两京的道观,唐玄宗表示自己需要借助公主的身份免受尚书等高官的拜见、归还府邸等请求,想换回自己的公主名号。
唐玄宗不舍,因而拒绝。最后玉真公主又拿出武则天的孙子、唐睿宗的女儿等身份表明自己地位已经很尊贵,在再三请求下,她终于从此免去了公主封号。
也许是公主封号阻碍了她潜心修道的自由生活,或许是玉真公主想与皇室再无任何瓜葛。
最后玉真公主搬到了敬亭山边缘,远离世俗的纷争。
在 762 年,72 岁的她在青城山黯然离世。在同一年 12 月,李白也飘然而去。
就像是一场戏,那个时代再也没有了能博得华夏大地文化最高峰的人,从此开始了漫长的混乱和封闭。
那个盛大和开放的时代,正如在大明宫词里写道:“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万国来朝是大唐帝国的荣光,也造就了无数的传奇。
它随着玉真公主的逝去也一样远去了。
评论 0 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