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云梦(白话版) 25: 第二十四章 梦中鏖战白龙潭
0%
墨書 Inktalez
第二日天还未亮,忽听得一声巨响,地动山摇,龙女从睡梦中惊醒,侍女慌慌张张地跑进来,说道:“不好了,大事不好了,南海太子率领虾兵蟹将,已经将白龙潭团团围住,要与杨元帅决一死战!”龙女听罢,心中大急,连忙对杨元帅说道:“妾身昨日劝将军早些离去,就是担心此事发生,如今可如何是好?”杨元帅听罢,勃然大怒,说道:“这逆子,竟敢如此大胆!”说罢,起身穿衣,提剑而出。只见潭边旌旗蔽日,杀声震天,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0
杨元帅这边厢,点齐兵马,列阵与那南海太子对敌。但见得南海太子阵中,喊杀声震天响,腾起一片云翳。太子披甲胄,跨战马,跃出阵前,指着杨元帅厉声喝道: 0
“杨少游,你这厮是何等样人!?竟敢做出这等辱人清白、夺人妻室的勾当,我与你不共戴天!”杨元帅闻听此言,在马上放声大笑:“洞庭龙女与我杨某人,那是三生有缘,天庭有记录,神仙能作证,我们不过就是顺应天命罢了,你个小小鳞虫,也敢在此放肆!” 0
南海太子闻言大怒,一声令下,命水族千万精锐捉拿杨元帅。只见那虾提督,鳖参军,一个个舞刀弄枪,气势汹汹地冲杀过来。杨元帅不慌不忙,轻轻一挥手,便将那冲在前面的虾兵蟹将斩于马下。接着,他又举起白玉鞭轻轻一挥,百万雄兵一齐杀出,直杀得南海太子军队溃不成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南海太子身中数箭,无法变化,最终被唐军活捉。 0
杨元帅鸣金收兵,命人将南海太子押解回营。这时,有门卒前来禀报:“启禀元帅,白龙潭龙女,亲自前来军营,要当面恭贺元帅大捷,并已备下酒肉犒赏三军将士。”杨元帅听罢,心中大喜,忙命人将龙女请入营中。龙王之女此番前来,除了恭贺杨元帅大获全胜之外,还特意准备了千坛美酒,万头肥牛,犒赏三军将士。一时间,军营中欢歌笑语,热闹非凡,将士们一个个喜气洋洋,士气高涨。 0
杨元帅与龙女并肩而坐,那被五花大绑的南海太子,瑟缩于阶前,头颅低垂。杨元帅见状,便以冷峻之声斥责道:“我奉天命,荡平四海,你这等虫鼠之辈,不识时务螳臂当车,真是自寻死路!我手中这口宝剑正是当年魏征丞相斩杀泾河龙王的利器。当以此剑,斩汝头颅,以壮军威。念在你父王镇守南海多年,兴云布雨,造福百姓,今日便饶你一条性命!你且回去好生反省,切莫再为非作歹!”说罢,便命人取来金疮药为太子敷上。太子这才如蒙大赦,鼠窜逃离。 0
正在此时,但见东南方向祥云密布,紫气升腾,霞光万道,瑞彩千条,原来是天宫派来了使者。只见那使者身着紫霞衣,手持节杖,飘然来到杨元帅面前,躬身说道:“我家龙王闻知元帅大破南海太子,救回龙女,心中甚是欢喜,本欲亲自前来道贺,无奈身负要职,不便擅离职守,因此特在凝碧殿设下宴席,还望元帅赏光,移步赴宴。龙王还特意嘱咐小人,护送公主回宫。” 0
杨尚书回道:“敌军虽然退去,但营寨还在,况且洞庭远在万里之外,这一来一回,少说也得月余时日,本帅身系三军安危,怎可轻易离开?”那使者微微一笑,答道:“元帅不必担心,小仙已备下八龙宝车,只需半日,便可往返。” 0
杨元帅与龙女在八龙宝车的簇拥下,扶摇直上,转瞬间便穿云破雾,不知身处九霄几重。极目下望,但见白云茫茫,将浩瀚世界尽数遮蔽。不多时,宝车缓缓降落,来到波光粼粼的洞庭湖畔。洞庭龙王早已率领水族兵将,出迎这位未来的乘龙快婿。双方见面,自有一番翁婿间的亲近热络。龙王将杨元帅迎入富丽堂皇的水晶宫,摆下盛宴款待。席间,龙王举杯敬酒,感激涕零地说道:“小王德薄势微,无力护佑爱女周全,多亏元帅神威盖世,擒拿狂徒,救回小女,如此大恩大德,真如天高地厚,无以为报!”杨元帅连忙起身答谢,说道:“这都是大王神威广大,最终令狂徒伏首,杨某不过是略尽绵薄之力罢了,何足挂齿?”酒过三巡,龙王下令奏乐助兴。只见千名水族壮士,手持刀枪剑戟,分列两旁,踏着雄壮的鼓点,挥舞兵器,齐声呐喊,好不威武!又有六队身姿曼妙的虾女鱼姬,身着粉色轻纱,头戴珍珠璎珞,翩翩起舞,令人眼花缭乱。杨元帅看得兴起,便向龙王询问这舞蹈的来历。龙王捻须笑道:“这舞蹈原先并不叫这个名字,是小女被困泾河时,我那钱塘君弟弟,率兵攻破泾河,救回外甥女后,宫中乐师为庆贺此事,特意编排的舞蹈,名为《钱塘破阵曲》,又名《贵主还宫曲》,平日里只是偶尔在宫中演奏。今日元帅大破南海,救回小女,与当年钱塘君的故事何其相似,故将此曲更名为《元帅破阵曲》,以贺元帅凯旋!” 0
尚书又问龙王:“柳真君现在何处?可否相见?”龙王答道:“柳郎现为瀛洲仙官,正在任上,恐怕不能前来。”饮宴已毕,尚书起身告辞,说道:“军务繁忙,不能久留,实在遗憾。只望公主切莫误了约定的日期。”龙王道:“定当如约。”说罢,送尚书至殿门之外。 0
但见一座山峰突兀而起,五座峰顶高耸入云。尚书顿时起了游兴,便问龙王:“此山何名?我年轻时游历天下,唯独未曾见过此山和华山。”龙王笑道:“元帅莫非不识此山?此乃南岳衡山,景色奇绝。”尚书道:“今日可否登山一览?”龙王道:“天色尚早,即使稍作游玩再回去,也误不了晚膳。”说罢,尚书便登八宝车而去,转瞬间已到衡山脚下。 0
尚书手持竹杖,寻着石径登山,一路走过山丘,跨过山涧,山势愈发高峻,景色也愈加幽深。奇峰怪石,林壑幽涧,令人目不暇接,“千岩竞秀,万壑争流”之语,用来形容此山,真是恰如其分。尚书停下脚步,放眼远眺,心中思绪万千,不禁感叹道:“长年征战,身心俱疲,这尘世间的负担,实在是太重了!何时才能功成身退,做一个超然物外的闲散之人啊!” 正沉思间,忽听得一阵石磬声从林中传来。尚书心中一动:“想来寺院不远了。”于是他登上山顶,只见一座寺院,殿宇幽静,僧侣聚集。一位老僧正盘坐在蒲团上诵经说法,只见他眉长且绿,精神矍铄,一看便知是位得道高僧。老僧见尚书到来,率领众僧下堂迎接,说道:“山野之人,如同聋哑,不知元帅驾临,有失远迎,还请恕罪。今日并非元帅长伴青灯古佛之时,还请元帅入殿礼佛,之后再行离去。”尚书依言来到佛前,焚香叩拜。 0
礼佛完毕,尚书转身下殿,忽然一个踉跄,惊醒过来,发现自己身在营帐之中,正倚桌而坐,东方天色尚未破晓。尚书心中十分诧异,便询问众将:“你们可曾做梦?”众将齐声答道:“小的们梦到陪着元帅与神兵鬼卒大战,最终大获全胜,还生擒了敌军大将!这定是擒获胡虏的吉兆啊!”尚书便将自己梦中之事详细说了一遍,然后带着众将来到白龙潭,只见潭边碎鳞满地,潭水都被鲜血染红。尚书拿起水杯,舀起潭水先尝了一口,然后让患病的士兵饮用,果然,士兵们喝了潭水,病便痊愈了。尚书大喜,便命全军将士和战马都来饮用潭水,一时间,欢呼声响彻天地。 0
吐蕃军中听闻此事,无不心惊胆战,打算投降了。 0
 
 
目录

评论 0

阅读设定

文字大小
-
18
+
  • Amy
  • Mary
  • John
  • Smith
  • Ed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