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段视频,这段视频来自 2013 年 8 月,由伊克希尔旅游园区的官方账号发布,和马汉巴有关。
简介显示,拍摄地点为印度布莱尔港前往伊克希尔园区的途中。画面中一条巨大的湾鳄蜷卧在河流中心的小沙洲上,目测预估体长在 20 到 30 英尺之间,也就是 6 米到 9 米左右。当然这其中包含了目测的误差。
湾鳄是目前已知现存的世界上体型最大的爬行动物。成年雄性湾鳄的平均体长在 3 米到 6 米之间,雌性偏小一般不会超过 3 米。牵扯到环境和人为因素,上述数值可能会有变动,和实际看到的有差别。
近些年来,也发现过一些体型更大的个体,像菲律宾的洛隆、泰国北揽鳄鱼湖动物园的亚一等等,再加上学者们发现的一些湾鳄鱼骨,都在不断刷新这个物种的最大个体指标。
但目前来说,其最大体长不会超过 7 米,而沃纳教授笔下的鳄鱼体型甚至达到湾鳄最大个体的两倍还多。
麦卡尔教授在文中提到,有些未经证实的报道称,在印度南部巽他群岛、新几内亚等地区发现过体长 12 到 15 米的巨型咸水鳄,但鉴于它的生活习性,显然不能成为马汉巴的候选物种。
尽管非洲尼罗鳄的体型比湾鳄来说略有不及,但就非洲已知的其他几个鳄鱼种群,像狭吻鳄、侏儒鳄来说,也只有尼罗鳄可能成为马汉巴事件的原型。
麦克尔教授表示,在非洲,一些特别大或特别小的动物个体通常都会被赋予一个特殊的名称,但从动物学的角度来看,它们可能并不意味着不同的物种。
保守的结论认为,一种非常巨大的尼罗河鳄鱼被赋予了像马汉巴或利帕塔之类的名字,而且它们一定非常老才能达到报道的尺寸。
利帕塔同样是一种非洲的未知鳄鱼,被发现于安哥拉北部,尤其是丘姆贝河和开塞河谷附近。
上世纪 30 到 40 年代,瑞士博物学家阿尔伯特・莫纳德开始收到关于这种鳄鱼的目击报告。
当地人称,这种鳄鱼在这里有两条到三条左右,它们一般会隐藏在水中,只有早上 9 点到 10 点间浮出水面,下雨时则尤为活跃,晚上太阳落山之前也偶尔会出现。
它们会袭击猪、牛等各类牲畜,有时甚至会吞噬人类。
和其他的鳄鱼相比,普通的尼罗鳄,它们的嘴巴更大,喉咙更宽,头顶的眼睛间距也更近。
当地同样对普通鳄鱼有另外的术语表达,但莫纳德博士认为利帕塔就是几只相对较大的尼罗鳄,因为利帕塔一般被描述为只有 13 到 20 英尺长,并不像马汉巴那样异常巨大。
神秘动物学家伯纳德・休维尔曼斯教授的意见则相对保守,他认为,如果没有实物证据,实际上很难确定马汉巴的身份,只有找到样本并检查皮肤和头骨才能真正解决这个问题。
但他同样也认为,一条活了很久的尼罗鳄可能成为马汉巴或利帕塔的解释。另外还有一个理论,麦卡尔教授提出,马汉巴也可能是某种幸存至今的恐鳄,它们是真正的鳄鱼,除体型之外与现代尼罗鳄非常相似。
恐鳄是一种已经灭绝的巨型鳄鱼,是现代短吻鳄和凯门鳄的近亲。最大的成年个体体长约 10.6 米,生活在距今约 8200 万年前到 7300 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
当然,这个理论它在文中也是一带而过。况且其绝大多数化石出土于美国,在墨西哥北部也有少量发现,广泛分布于白垩纪海陆两侧。目前来说,尚未有恐鳄曾在非洲分布的证据。
其实综合上述提到的资料,个人认为马汉巴这种大型鳄鱼存在的可能性有,但并不是很大。
首先,目击者在文中描述的鳄鱼体长超过 15 米,而且在刚果河流域似乎并不少见。但就早期探险家们的记录来看,除去沃纳教授的遭遇和迈克尔教授听到的消息,几乎没有人提到过这种巨物。
在那个殖民狩猎盛行的时代,这样一只巨兽的吸引力对于猎人们来说无疑是非常巨大的。但对于它的目击似乎止步于了 19 世纪。
而且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现代鳄鱼的体重是随着体长的增加而近似以立方倍数向上递增。
以湾鳄为例,体长在 6 米左右的个体,平均体重是体长 5 米个体的两倍还要多。
根据印度爬行动物学家罗姆鲁斯・惠特科的说法,对于大型鳄鱼来说,头部宽度的增长速度比躯干长度的增长速度要快。它们在幼年时会长得很长,然后速度减慢并开始横向生长。
也就是说,它们的线性生长速度会随时间减慢,并在某个节点体型开始变得巨大,所以这也导致它们随着体长、体型的增加,变得更加笨重。
而沃纳教授提到的鳄鱼移动速度很快,甚至来不及开枪射击,这也是让人无法理解的一点。
我认为视觉误差理论依旧是最合理的。就像网上有关马汉巴的这段视频,像这类影像记录还有很多,其实人类在有一定距离的情况下,是很难靠肉眼去判断物体大小的。
而说有可能存在,是因为如果按照沃纳教授的记录来看,两次遭遇中,他与巨鳄的距离并不远,第二次目击甚至是直接跟船只的撞击。
如果马汉巴真的存在,那它一定是区别于尼罗鳄的一个新物种,其本身的成年体型就足够庞大,而且就生活在那茂密的刚果雨林深处。
所以还是让我们保持对未知的敬畏,期待这个雨林之谜被揭开的那一天。
评论 0 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