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知生物 20: 罗本(上)
0%
墨書 Inktalez
巴布亚新几内亚地处亚洲和太平洋交汇地,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国家之一。 0
 
优异的雨林环境、丰富的物种多样性以及当地土著民族之间口耳相传的故事和特定习俗,使其成为了许多学者和探险先驱们 “趋之若鹜” 的地方,尤其是一些疑似幸存的史前物种,目击更是层出不穷。 0
 
一种大型飞行类 “隐身”动物 —— 罗本。 0
 
以下内容有未经证实成分。 0
 
“Ropen” 这个词源自巴布亚新几内亚温博伊岛上所用的科互伊语。 0
 
这种生物通常被描述为一种形似翼龙的大型飞行生物,目击翼展在 15 到 30 英尺甚至更大,嘴中长有一口锋利的尖牙,拥有像蝙蝠一样的翅膀和一个巨大的喙,尾巴很长甚至超过翼展,浑身没有羽毛。 0
 
罗本、康加马托和奥利蒂欧等之间虽然形态相似,但还是有个别特征上的区别。 0
 
比如相比 “活翼龙” 康加玛托,罗本一般被描述为一种夜行性的动物,而且飞行时身上会间歇性的发光,这也许是为了吸引鱼群。 0
 
有传闻称这种生物主要以鱼类为食,但这并不绝对,因为在大多数目击报告中,罗本是一种极具攻击性的动物,会袭击人类,尤其是它还有明显的食腐特征,有抢夺人类尸体的案例。 0
 
网上有着较为有争议的两段视频,这两段视频的拍摄时间分别是 2008 年和 2015 年,两方都透露他们拍到了那个名为罗本的 “活翼龙”。 0
 
有关罗本这种生物最早的书面记录,应该是来自 1935 年由英国昆虫学家伊芙琳・奇斯曼撰写的《巴布亚的两条道路艺术》,书中记录了他的探险队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一些见闻。 0
 
但因为这本书的书源非常稀少,二手本的价格又让人望而却步,所以我并未找到足够全面的内容,只是在神秘动物学家乔纳森・惠特克姆创办的 “活翼龙”网站上找到了少数关键性文档。 0
 
 
大致意思是这样的,奇斯曼在探索期间,曾目睹过一种奇怪的发光物飞过丛林上空。他描述这些光芒持续了大约四五秒钟,几乎成水平直线飞过。 0
 
他断定这绝不可能是人为造成的现象,因为光点很明显在树冠的上方,更像是来自某种动物。 0
 
但遗憾的是,当地人没有向他解释这些光亮。到现在,这起事件被归因于罗本发出的光,一种巨大幸存的翼龙。 0
 
事实上,罗本这种生物真正开始受到学者和探险家的关注还是在上世纪 90 年代,而且迄今为止相关的目击事件非常多,所以下面会挑选相对有标志性的信息跟大家分享。 0
 
2005 年,神秘动物学家加斯・盖斯曼采访了一位名叫杜安・霍奇金森的美国二战老兵,后者提到,在 1944 年 8 月二战期间的一天,当时日本军队已经离开了新几内亚。 0
 
作为野战炮兵的气象观察员,他和一名队友获批前往当地村庄。 0
 
路过分石港附近的一片空地时,身旁的灌木丛中突然传出一声巨响,紧接着他就看到一只像鸟一样的大型生物笨重地从地面升起,盘旋着飞离了那里,但很快又再次飞过空地。 0
 
在飞出他们的视线之前,生物呈现出一个完美的侧面轮廓。霍奇金森很快意识到这并不是一只鸟,因为它实在太大,光是尾巴就有 10 到 15 英尺。 0
 
它的翼展就像三轮起落架般的一种特定的飞机型号,也就是 29 英尺左右,脖子很长,后脑勺上还有一根长长的头管。 0
 
在这则访谈视频中,他所描绘的东西完全就是一种翼龙的形象。但他也表示,因为过于关注头管生物尾巴部位的特征,他并未仔细观察。 0
 
2004 年是本期内容中最重要的时间节点。 0
 
这一年,先后有两支探险队前往罗本传说的源头温博伊岛寻找线索。第一支队伍由我们上面提到的神秘动物学家乔纳森・惠特克姆领队。 0
 
 
队伍出发几周后的 10 月 17 日,第二支由探险家大卫・沃泽尔和加斯・盖斯曼率领的队伍选择前往巴布亚新几内亚东海岸的卡帕拉普,从这里开始探索。 0
 
他们走访了许多村庄,发现温博伊岛上的大多数土著人都见到过一种低空飞行的光点,持续时间约 5 到 6 秒,并且他们承认罗本是一种大型长尾飞行生物。 0
 
惠特克姆在温博伊腹地采访了三位共同目击者 —— 吉迪恩、克罗维利斯克罗和梅萨・奥古斯丁。 0
 
三人表示,大约在 1993 年末到 1994 年初,当时他们一行 7 人在温博伊岛中西部地区的一个叫庞的火山口湖遭遇了传说中的罗本。 0
 
飞过湖面上空生物巨大的体型是最让他们感到震惊的。 0
 
 
目录

评论 0

阅读设定

文字大小
-
18
+
  • Amy
  • Mary
  • John
  • Smith
  • Ed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