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衍二十岁,十七岁的赵澜刚从书院毕业,为了施展抱负,她便跟随著萧衍一起进入官场。赵青岚的父母虽然不情愿,但也只能任由女儿前往。
在永明十一年的夏天,齐武帝萧赜的病情每况愈下。
深宫内外笼罩在一层沉重的气氛之中。翠绿的宫墙与精致的屋瓦之下,大臣们面色凝重,充满著一股不言而喻的压迫感。
王融,一名足智多谋的大臣,正暗自计划如何在萧赜去世后掌握朝政。
王融在他的书房里,开始密谋。他召集了几名心腹大臣,开始讨论如何妥善安排萧赜的后事。
“萧子良年轻有为,诸位定要助他登上大位。”
众人呼应:“好!”
他想拥立萧子良,然而这一切的阴谋似乎都在某个两人的眼前透明化。
就在王融沉浸在他那不切实际的想法中时,赵澜与萧衍已经暗中对这一切进行了细腻的推算。
“萧兄,你怎么知道,王融似乎有意拥立萧子良?” 赵澜在书房内轻声对萧衍说道,他的脸上闪过一丝疑惑。
萧衍淡淡地回应,颇有王者之范:“我们一起在竟陵王底下游学时,我早就看穿了他的心思与野心。”
“王融跟我一样,不仅文学造诣出众,后期他更学习起骑马,更利用自己的家族门第背景,文武才华及萧子良的权势广交宾客,不但招来大量拜访的人,更召集了数百个有武干的江西流民为其效命。”
“若说王融没有那个争权夺位的野心,绝对是骗人的。”
赵澜不禁大笑出来:“那么萧兄,你不阻止他,是要给他一个教训吗?”
萧衍淡笑:“不,是要让他自寻死路。”
“但现下有两组人马,想夺权。侍中萧銮,领骁骑将军,这一派似乎想拥立齐武帝属意的皇太孙萧昭业。”赵澜低声而紧张地分析,神情严肃。
萧衍听后,沉吟片刻,锐利的眼神如刀,最后说道:“我们暂且跟随萧銮那一边,且看接下来的局势如何发展,天命会落在谁身上。”
赵澜终于忍不住好奇地问道:“为何会选择萧鸾?”他的眼神中充满了疑惑。
萧衍轻轻地弹了一下赵澜的额头,带著微笑回答:“你平日里不是聪明过人吗?怎么这会儿变得这么糊涂了?”
“萧鸾从小父母双亡,一直是萧道成亲手抚养长大的,对他而言,萧鸾就如同亲生儿子一般。萧道成,作为开国元老,亲眼见证了江山的建立。萧鸾能在历任皇帝之下,始终保持沉稳与冷静,并且逐步从低级官员升至侍中、领骁骑将军,这证明了他不仅有远大的野心,也有出色的手腕。”
萧衍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丝肯定:“而我之所以选择萧鸾,主要是因为他具备成为帝王的各项必要素质。他在治理内政上有其独到之处,懂得听取群臣意见,用人得当。考虑到当前的局势,萧家的子孙中,他是最为合适的选择。与此相比,皇太孙萧昭业,一个阴阳怪气的人,一旦登基,恐怕会荒废国政。”
萧衍沉吟片刻,然后补充道:“即便萧鸾最终自立为帝,我仍选择跟随他。”
虽然当下局势波谲云诡,充满不确定性,但赵澜内心深知萧衍最后将成为皇帝,因此也对他的直觉判断深信不疑。
就在这时,一名太监快步走来,喘息著传来齐武帝萧赜突然病情加重的消息。他的脸上挂著紧张与担忧,显然是急匆匆跑来的,萧銮急召萧衍一同前往。
赵澜皱了皱眉头,神情变得更加凝重:“看来,事情比我们想的还要来得快。”
-----
在南齐的皇宫深处,氛围沉闷,仿佛重压在每个人的心头。光线微弱的大殿中,散发著阴暗湿润的气息,紫色天蓬飘动,几盏油灯摇曳不定,照亮了围著床榻的医生和侍臣们的脸。
“皇帝陛下昏迷过后,还没有醒来吗?” 王融急切地问著,一身戎装,带著压抑不住的紧张。
萧子良握著帝王床榻的边缘,眼神有些空洞,“不,陛下还未清醒。”
王融急躁地走到大殿的门口,目光如炬地盯著前方“竟陵王兵听我命令,守住好每个宫门入口,没我的允许,不准放任何人进来。若太孙赶来,阻止他们进入!”
他更拿出了拟好的假遗诏,为的就是想先一步拥立萧子良继位。
萧子良瞥了一眼王融,心头微微一沉。在这种情况下,他自然明白王融想要做什么。
正当王融以为自己的计谋即将成功时,突然间,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远处传来。萧鸾身披金甲,领著数百名亲兵,气势汹汹地来到了云龙门前。他的目光坚定,面色凛然。
“王融,你这是何意?”萧鸾冷声问道。
“我依照武帝的遗诏行事,你为何带兵闯入?”王融反驳。
突然间,齐武帝像是回光返照苏醒了过来,一时间,后宫和外廷的消息就像风一样传开。
“皇帝陛下有敕命召见我,立即开放云龙门!” 萧鸾他的目光坚定,嘴角微翘,透露出一丝得意。便大声命令,眼中闪过一丝狠戾。
王融的面色一变,但还未来得及反应,萧鸾已经下令:“全体卫兵,随我闯入云龙门!”
门前的侍卫彼此对视一眼,犹豫不决。终究,他们缓缓敞开了被称为云龙门的重门。
萧鸾领著一队精锐的士兵冲了进来,脸上挂著不容置疑的威严,直奔太和殿而去。
—
萧鸾指挥部队将萧昭业扶至床榻前,同时命令士兵将萧子良带出去。他从侍臣那里接过一卷绢帛,目光冷峻地扫视在场的每一位,随后振臂高声宣布:“根据皇帝陛下的遗诏,太孙萧昭业将继位为皇!从今日起,本将军将参与朝政决策。”
萧子良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暗淡,他默默地退后一步,并未发言。
萧鸾随即大声命令:“萧昭业,立即登上龙位!”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决断。
武帝似乎想要说些什么,示意太孙上前。他低声嘱咐萧昭业:“前五年,让他人主政;五年之后,不应再让他人握有权柄。”
看来久经朝廷事务的武帝也看明白了一些事情,想让萧昭业提防点,但最后终究还是为时已晚。
----
而这一切发生得太快,王融知道自己已经输了。他愣愣地站在那里,脱下戎装,面带苦涩,转身向萧子良看去。喃喃自语:“公误我...。” 眼中闪过一丝失望和哀伤,不过更多的是自嘲。
王融的话语中充满了失望和无力,就像一个放弃抗争的人。萧子良听后,感到一阵心头刺痛,这个词汇仿佛钉在了他的心头。
这个时候,萧衍跟赵澜都站在一旁观看这一切的变化。
赵澜此时的心情十分复杂。作为一名考古学家,这场力量斗争和皇位争夺对他来说,本来就如同历史书中所描述那边平淡,不过他现在是局中人。
他看著萧子良和王融,突然感到了一种无法言喻的寂寞和失落,仿佛这一切都是命运的捉弄,天命早已注定,该是你的就是你的,不该是你的就不是你的。
不出萧衍跟赵澜所料,不久之后王融就因阴谋被揭露而下狱,最终被赐死。
曾是竟陵八友之一的范云还来到萧衍的书房,对著他微笑道:“萧兄,你居然知道王融会走这一步棋,真是让人敬佩。”
评论 0 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