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师王妃—本是男儿郎竟成女子 8: 皇室宗亲的隐忧
0%
墨書 Inktalez
在学渊书院这个书香氤氲的地方,屋顶由琉璃瓦层叠而成,每当阳光穿过瓦间,便投射出斑驳的光影。壁上挂著诸多翰墨写就的书法和诗词,彰显出一股儒雅之气。 0
 
赵澜这天扮成男子,身著书生服,埋头于书中,心中不禁洋溢著喜悦。 0
 
 
今日的学习主题是《孟子》,一本他早已熟悉的经典。然而,在这个时代下,对其的解释却让他耳目一新,增长了见识。 0
 
身为一位对古代文化充满好奇的考古学者,这样的学习体验正合他心意。他甚至有时会想,如果一直无法回到现代,在这里度过一生,其实也挺不错的? 0
 
 
就在赵澜沉浸在书本中时,他注意到不远处一群书生正在低声议论。言谈之中,一个名字多次被提及——萧衍。 0
 
“萧衍非凡的学识不仅让人佩服,更在他身上展现了一种隐约的君子之风。”其中一名书生以颇为激动的口吻说道。 0
 
 
“正是如此,听闻他近日于辩论大会上的表现,令所有人都为之惊叹。其才智与格局,实在是让人不得不重视。”另一名书生接口补充。 0
 
“就是,毕竟他现在已是皇室宗亲,未来前途不可限量。他父亲萧顺之,是齐高帝的族弟,现任丹阳尹,封为临湘县侯。” 0
 
 
听到这些对话,赵澜心中不由得一震。对于一个拥有男性灵魂的女子来说,这样的消息无疑是极具吸引力的。作为赵家的女儿,他自然不会错过与皇族有关的任何信息。 0
 
于是,他起身前往了那群书生所在之处。 0
 
 
突然,赵澜听到旁边有人小声地说:“萧家的人虽然现已成为皇室,但也是基于当年杀了南朝宋的刘昱才登上皇位。虽然刘昱自身的不得人心是主因,但这么多年来,萧家的人也总是如履薄冰,生怕稍有不慎就会丧命。” 0
 
赵澜忍不住插口问道:“身处皇族之中,难道不应该是好事吗?怎么会变成这样?” 0
 
 
那人转过头来看了赵青岚一眼,眉头微皱,随后叹气道:“赵澜,你若是了解当今南齐局势,就会明白,皇族的血统有时候是一种包袱,一个无法卸下的枷锁。” 0
 
旁边的学生,孙远,低声地在阴影中补充道:“赵兄,你或许不太了解,南朝的皇位自古多疑心重重,南北政局更是动荡不安。皇位的更迭频繁,导致许多人并不视皇族身份为荣耀,反而处于戒慎恐惧之中,担忧不知未来哪天自己就会卷入其中。” 0
 
 
听到这番话,赵澜不禁心中一动,再次询问:“真是这般危险吗?” 0
 
孙远看了赵澜一眼,仿佛在衡量他是否值得信任,最终点了点头:“的确如此,因此若你有意接近萧家,最好谨慎考虑。” 0
 
 
赵澜听后,只是淡淡一笑,似乎并未将这番话放在心上。他轻轻起身,随即走向萧衍。 0
 
---- 0
 
 
 
在学渊书院那片宁静而古朴的角落,赵澜与萧衍不期而遇。赵澜以男装示人,身著简朴却宽大的书袍,头戴一条朴素的头巾。 0
 
 
在这书香弥漫的环境中,两人相对而坐,共同探讨著儒家的经典思想与兵法。 0
 
“萧公子,儒家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戴戴’。你对此有何看法呢?” 赵澜问,微笑中透露出一股深沉的智慧。 0
 
 
萧衍回应道:“所谓君子,心胸广阔,言行一致,而小人则心怀叵测,言不由衷。这倒也提醒我们应持正直之心,不让名利诱惑左右自己。” 0
 
赵澜听著,微微一笑,心想这萧衍的头脑确实不简单。他暗地观察著萧衍的眼神、手势,甚至微妙的语气变化,都显示这位年轻的皇族子弟具有过人的智慧。 0
 
 
“若将这思想应用于国家治理,不知我们南齐能否更加强大?” 赵澜故意说得含糊不清,以试探萧衍的心思。 0
 
“若能依循儒家的道理治国,南齐定能抵御北魏的侵略,还能使百姓过上好日子。”但萧衍的眼神中,却隐约透露出一丝忧虑。 0
 
 
赵澜轻声提议:“萧公子,不妨订下一个约定。若日后你有机会掌控国家大权,不妨试著实践这一切。” 0
 
萧衍眼神一亮,看著赵澜说:“这个约定,我萧衍记住了。但你又将如何?” 0
 
 
赵澜浅笑著回应:“若你权势日隆,小生自会尽我所能辅佐于侧,共同实现我们的愿景。”在这个古色古香的学院中,两个年轻人的心灵在这一刻彼此紧密相连。 0
 
---- 0
 
 
在学渊书院的一角,原本宁静的氛围突然被一阵嘈杂声所打破,似乎有人在激烈地辩论著什么。赵青岚的眉头微皱,看向发声的方向,旁边的萧衍也投去了好奇的目光。 0
 
“发生了何事?”萧衍眼眸微缩,声音中透露出一丝疑惑。 0
 
 
“不清楚,我们要不要过去看看?”赵澜表情中带著一丝好奇,但内心却在思量著,这样的辩论在书院中并不寻常。 0
 
二人默契地起身,向声音传来的地方走去。当他们靠近时,便看到几名学生围绕著一位年轻人,眉头紧锁,神情凝重。 0
 
 
“这是又在辩论些什么琐碎的事情吧?”萧衍带著一丝轻蔑地评论道。 0
 
赵澜向他投去一个微笑,“也许吧,但辩论毕竟也是学问的一环,不是吗?” 0
 
 
萧衍露出一丝苦笑,“只希望不是又在争论那些陈腐的话题。” 0
 
赵澜轻轻地站起身,提议道:“不如我们走过去看看?” 0
 
 
当他们抵达那处,只见几名学生正围绕著一位手持《左传》的书生,后者正高声论道:“你们这些人只懂读书,却不明白战争才是决定一切的关键!” 0
 
另一名书生反驳道:“战争固然重要,但若无儒家的道德教诲,那么即便赢得了战争,又能如何?难保不会变成像北魏那样的蛮夷。” 0
 
 
赵澜的眼中闪过一丝光彩,这正是他感兴趣的议题。他轻步走上前,微笑著插话:“诸位,打扰了。但我想问,战争和道德,难道不能并行吗?” 0
 
众人瞬间寂静,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0
 
 
萧衍不禁露出一丝微笑,静静地站在赵澜身旁,眼神中带著一丝期待。 0
 
赵澜接著说道:“孙子曾说,兵者,国之大事,不可不察。而儒家亦强调仁义礼智信,这些不正是治国安邦的基石吗?” 0
 
 
全场再次陷入沉思。 0
 
萧衍终于开口,“赵兄语重心长,我们何不把道德融入战略之中,而非视之为对立面。” 0
 
 
赵澜侧头看向萧衍,两人眼神交汇,彼此心照不宣。 0
 
“好一个道德与战略并行!”书生们纷纷赞赏。 0
 
 
这时,一名侍者急匆匆地走来,低声向萧衍传达了某些讯息。 0
 
萧衍的表情顿时变得凝重,“赵兄,恕我有事先行一步。” 0
 
 
赵澜点头表示理解,“萧公子,事情重要,自然应优先处理。” 0
 
目送萧衍离去,赵澜心中不禁有些担忧,但也清楚,作为皇亲贵胄的一员,萧衍未来的路注定充满腥风血雨。 0
 
 
其馀学生见状,也陆续散去,回到各自的书桌前继续他们的学习。 0
 
---- 0
 
 
在那个波澜壮阔的南北朝时代,南朝宋国的统治走向终结,刘皇帝被废之后,北魏看准了这个难得的机会。他们以“刘宋馀党讨伐”之名义,发动了对南方的浩大战争,意图让南宋与南齐陷入混战,从中获取利益。 0
 
北魏的一位将军坚定地说道:“现在南方局势混乱,正是我们一鼓作气攻下南方的大好时机。” 0
 
 
然而,南齐的军师冷静地回应:“北方之人以为我南齐会自乱阵脚,他们太过自信,却不知我南齐的团结不容小觑。” 0
 
这场战争持续了两年,南齐展现出了难以置信的防守能力,成功抵御了北魏的多次攻击。在一场关键的战役中,南齐将军巧妙利用地形,设下伏兵,成功击退了北魏的精英部队。 0
 
 
随著战争的持续,北魏与南齐终于决定派出使节进行和谈。尽管途中南齐的一位使节遭到了刘宋馀党的暗杀,但这并未阻止两国达成休战协议。 0
 
齐高帝在宫中对内侍淡淡地说:“这些纷纷扰扰,不过是过眼云烟,最重要的是大局已定。” 0
 
 
北魏的使节也不禁感叹:“南齐果真名不虚传,南齐人民和帝皇都非比寻常。” 0
 
在此之后的数年间,北魏和南齐持续派遣使节,彼此之间保持了一种微妙而和平的关系。 0
 
 
那五年间,南北两国边境皆维持著平和的局面,这段时期后来被后世史家称之为“永明之治”,是南朝历史上少有的长久和平时期。 0
 
 
目录

评论 0

阅读设定

文字大小
-
18
+
  • Amy
  • Mary
  • John
  • Smith
  • Ed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