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烽火义途》 2: 第二章
0%
墨書 Inktalez
残破的村庄里,浓烟还在缓缓升起。焦土遍地,满地的柴禾和破裂的瓦片诉说著昨日的混乱。曾经整齐的田埂,如今变成了黄巾军匆忙驻足的营地。一名农妇抱著哭啼的孩子,坐在倒塌的围墙旁,呆呆地看著远方。她已经两天没吃东西了,丈夫被征去给官军当壮丁,再也没有消息,而她的村庄昨夜被黄巾军袭击,能逃出来已经是万幸。 0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昨夜的喊声还在耳边回响,那些头裹黄巾的士兵怒吼著闯进村庄。他们抢走了粮食,驱赶著村民,还纵火烧了那些没留下值钱东西的房屋。这些士兵中有年轻的农夫,也有上了年纪的老汉。他们的眼神里没有仇恨,只有麻木与绝望。有人低声对同伴说:“咱们本来就是他们,农民而已。可要活下去,就得先抢,不然咱们早晚饿死。” 0
 
在营地的另一头,火堆边坐著几个士兵。他们的衣服破旧,兵器杂乱,有的是自家镰刀,有的是从敌人那里抢来的长矛。一名新兵低著头,满脸困惑:“咱们昨晚烧了那村子,他们真的是敌人吗?” 0
 
一名老兵冷哼一声,啃著又硬又干的馒头:“别想那么多,这年月,谁有粮谁就是敌人。咱们跟官军抢,跟百姓抢,不抢就活不下去。你看张角大贤良师说的,这是天意,咱们要换个天来活。” 0
 
远处的指挥官坐在马背上,听著士兵们的低语。他握紧手中的缰绳,目光沉重。这些兵是黄巾军,但也是百姓,都是被逼得无路可走才拿起武器的人。他们杀人抢粮,没有其他选择。张角说得没错,苍天死了,可这苍天死得如此残酷,每一滴雨都是血,每一阵风都夹带著哭声。 0
 
更远处的村落里,剩下的百姓则在废墟中搜寻著可用的物品。一名赤脚的少年蹲在倒塌的茅草屋前,两手不停地挖掘著。他的指甲早已被土石磨平,双手满是鲜血,却毫不在意。他在找母亲,或者至少找她的尸体。他的旁边站著一位老农,手里攥著一块裂开的瓦片,喃喃道:“朝廷不管咱,咱们全家都完了……” 0
 
黄巾军的一片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上面写著“苍天已死,黄天当立”。这个口号,像是一把无形的刀,划开了原本已经饥寒交迫的社会,让所有人分成了两边:是从者,还是敌人。 0
 
村外,黄巾军的步伐继续向前,火光与杀声在每个夜晚此起彼伏,逐渐蔓延到整个幽州,甚至更远的地方。他们高喊著“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但这“大吉”对于许多百姓来说,只是一场更深的灾难。 0
 
刀枪相接的声音如雷般轰鸣,鲜血在泥地中四处飞溅,战场上满是断肢和嘶喊。黄巾军裹著破烂的黄布头巾,衣甲简陋,有的甚至只穿著农夫的短衣。他们的武器千奇百怪,从锄头到木棍,然而每个人都像疯了一样,咬著牙冲向朝廷的重甲士兵。他们的目光中没有惧意,因为身后是烧光的村庄,死去的亲人,以及活下去的最后一点希望。 0
 
官军的阵列则井然有序,盾墙如铁,长枪林立,将黄巾军拦在前方。然而,就算有盔甲保护,士兵们的脸上也满是疲倦和冷漠。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早已失去了激情,抑或对这场战争毫无信念。战鼓在高台上震天响起,一名低阶将领站在盾阵后方大喊:“朝廷有命,杀贼者重赏!违者军法伺候!”可是这声音听上去虚无而空洞,连他自己都怀疑是否还有谁相信这句话。 0
 
黄巾军的一轮冲击被枪阵刺穿,地上倒下了许多身穿黄巾的尸体,然而更多的人从后方涌了上来。他们不在乎生死,只是在愤怒和绝望中冲向那些代表著腐朽朝廷的士兵。一名年轻的官军士兵手握长枪,刺死了一个黄巾军的老兵,对方倒下的瞬间,他却愣住了。那老兵的脸上不是仇恨,而是解脱的表情。他看著自己沾满鲜血的双手,胸口被恐惧和无力感填满。 0
 
远处的高地上,一名身披铁甲的将军策马而立。他俯瞰著战场,看著黄巾军一波又一波地撞向自己的阵列,脸上没有一丝波澜。他的副将靠近低声道:“将军,若继续作战,我们能守住,但伤亡过半恐无法再战。”将军冷冷地回应:“再战如何?守住又如何?朝廷根本不在意这些地方,若非本将坐镇,这片土地早已落入贼手。可就算灭了黄巾,咱们的功劳也只会被那些宦官夺走!”说完,他猛一拉马缰,将手中长刀指向战场:“让他们再耗吧,反正朝廷的命令早就没有用了。” 0
 
 
另一边,一名中年将领正在帐内独自饮酒,听著远处传来的战鼓声,他只淡淡一笑,仿佛这场战争与自己毫无关系。他的亲兵低声汇报:“将军,是否调兵增援前线?”他摆摆手,语气中带著几分嘲讽:“再等等吧,让他们两边拼个两败俱伤,我们再看局势行事。朝廷早就垮了,天子之命也只是个笑话。乱世之中,强者才能活下来。” 0
 
忠诚的将士们看著这一切,内心满是无力感。战场上的每一次冲锋,每一次厮杀,他们都在为那些不相干的权力争斗卖命,然而自己的努力换来的只是上层的冷眼和放任。他们的同袍一个接一个倒下,手中的武器越来越沉重,耳边的喊杀声也变得遥远。有人麻木地挥刀,有人闭著眼刺出长枪,甚至有人在心中问自己:“为了什么?这一切为了什么?” 0
 
战火在中原大地上蔓延,如同疯狂的野火。黄巾军如同潮水般从四面八方涌来,无数城镇陷落,无数村庄化为灰烬,而官军的每一次反击,都如同在泥泞中挣扎。忠臣将士的鲜血染红了每一片土地,而各怀鬼胎的军阀则在权谋中冷笑。这场战争,早已不只是黄巾与朝廷之间的对抗,而是一场天地间善恶、人心与绝望的无声哀歌。 0
 
黄巾之乱如野火般燃烧,吞噬中原大地。每一场战斗都像是在不断加深这片土地上的伤痕,朝廷的命令仿佛失去了力量,各地的官员、将领各自为政,有的消极观望,有的借机扩充势力。忠诚的士兵拼死战斗,但无数的牺牲换来的却是腐败的朝廷和内部分裂的军队。这场乱世,已经开始改变每个人的命运。 0
 
幽州,也未能幸免于这场浩劫。 0
 
消息传来,张角的大军已然逼近幽州的地界。幽州太守刘焉坐在大堂之上,听著属下汇报,一张原本英俊的脸庞因忧虑而显得阴沉。他本是汉室宗亲,江夏竟陵人氏,出身尊贵,素有才名。然而,此刻面对著黄巾军的汹涌声势,他心中也不免泛起无力之感。 0
 
“明公,如今黄巾贼势大,所到之处,官军纷纷溃败。我幽州兵力本就薄弱,若再不应变,恐怕难以抵御。”校尉邹靖站在堂下,满脸坚毅,沉声建言:“以我之见,当务之急是招募义兵,以民间力量补充兵力,方能与贼军周旋。” 0
 
刘焉沉思片刻,终于点头:“就依你之言,速速起榜招募义兵,传遍各县,命壮士速来应征!” 0
 
榜文很快贴遍幽州各地,村镇、城邑都有人停下脚步,仰头阅读。榜上书道:“黄巾逆贼犯我疆土,危害百姓。今幽州太守刘焉募义兵共讨逆乱,凡有勇力者,可来涿县集结,保境安民,功成者必重赏!”每一行字都刻意用力书写,仿佛试图点燃人们胸中的血性。 0
 
榜文传至涿县,这里也正是战火即将烧到的地方。涿县县衙外,人群汇聚,有人在低声议论,有人满脸犹豫。突然,一道低沉而稳健的声音在人群中响起:“天若无道,人当自强!黄巾肆虐,岂容其横行无忌?” 0
 
人群循声望去,说话的是一名身材高大、面容刚毅的青年。他穿著简朴的布衣,却透著一股与众不同的英气,他望著榜文,眼中闪烁著坚定的光芒。这人,正是涿县中一位隐藏的英雄——刘备。 0
 
乱世,正开始在这片土地上塑造一个又一个的传奇人物,而刘备,将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员。 0
 
 
目录

评论 0

阅读设定

文字大小
-
18
+
  • Amy
  • Mary
  • John
  • Smith
  • Ed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