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起造成 “803 人中毒” 的特大刑事案件,也是一起 “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的案件。
你绝对不敢相信,一名年仅 21 岁的花季少女,竟然丧心病狂地在学校食堂内投下了 700 克的 “三氧化二砷”,也就是被古代称为天下第一奇毒,叫做砒霜的东西。
让人震惊的是,少女这样做的原因,居然仅仅是因为自己的一段畸形恋情,恋情破碎,觉得整个世界都对不起她。
虽然此案已经过去了很多年,每当大家回忆起 800 多人同时呕吐哀嚎的场景,仍然会瞬间感到毛骨悚然。
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少女为何要毒害那些无辜的同学们呢?
案发时间:1992 年的 6 月 18 日。
案发地点:河南省郑州市。
*
这天中午,随着食堂开饭的铃声响起,河南省某专科学校的大学生们纷纷拿着碗筷涌进了第二食堂。他们有说有笑,津津有味地享受着各种美食。
然而仅仅过了不到 10 分钟,这种喧闹的气氛就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则是阵阵呕吐声。
由于突然呕吐的人太多,学生会主席瞬间就意识到这可能是食物中毒,于是他立即冲向了校长的办公室,气喘吁吁地向校长报告第二食堂的情况。
听到报告后,校长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哆嗦,要知道在大学里发生集体食物中毒事件可不是一件小事情。
然而让校长不寒而栗的是,此时出现呕吐症状的学生不仅仅在食堂,而是已经遍布到了整个校园,宿舍里、楼道里、教室里和厕所里,甚至在他赶往食堂的路上都有学生在呕吐。
此时此刻,整个学校已经乱成了一锅粥,到处都是学生哭爹喊娘、呕吐哀嚎的声音。
与此同时,学校医务室已经人满为患。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流逝,服用过药物的学生们不但呕吐症状没有缓解,反而在上吐下泻之后,相继出现了高烧不退、神经性功能障碍等症状。
更让校长绝望的是,仅仅过了一个小时,发生呕吐的学生就增加到了 600 多人,并且病情越来越严重,大有一发不可收拾之势。
就在此时,位于学校附近的解放军某学院的军医们终于赶到了现场,他们当即决定将轻症者留下治疗,将重症者紧急送回学院的重点医院进行抢救。
原来,在获知学生们的病情没有第一时间得到控制后,校长立马就给附近的解放军某学院打了求助电话,因为此学院校内有重点医院,医疗条件十分先进。
很快,第一批重症者被送到了学院的医院进行洗胃、催吐和输液等处理。虽然他们的症状有所缓解,但是情况依然不太乐观,因为此时医生们无法确定他们身中何毒,根本无法对症下药。
更加麻烦的是,随着重症者越来越多,医院的床位开始告急,甚至每个床位上躺着两个病人,并且将学校招待所改造成临时病房也远远不够。
幸运的是,在傍晚时分,郑州市有关部门在接到报告后,立即安排了大量人手火速赶往了学校展开救援,将所有有中毒症状的人迅速转到了郑州市各大人民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经过统计,本次中毒的人数竟然高达 788 人,其中在校大学生 730 人,教职工 35 人,校外人员 23 人。
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员伤亡,但是并不能保证这些人已经脱离了生命危险。如果不能尽快确认毒素是什么,很可能会造成所有人都无法承受的后果。
此消息一出,整个郑州为之震动。因为中毒人数之多绝对是河南有史以来最大的一起中毒事件。
为了查明真相,有关部门在对中毒者进行抢救治疗的同时,郑州警方的刑侦人员也赶到了现场。
他们对食堂当天中午的 13 种食物进行了抽样检验,并封锁了食堂进行勘查。结果这一查,学院校长被吓得犹如坠入冰窖,整个人都瑟瑟发抖。
因为当晚十点左右,警方在食堂的饭菜里竟然检测出了大量的三氧化二砷成分,也就是大家平常称为砒霜的剧毒物。要知道这是一种在古代被称天下第一奇毒的东西,即使在如今也不是随随便便能弄到的。
不过现在并不是追责的时候,第一时间救治中毒者才是最要紧的事情。因为砒霜虽然在古代无药可救,但是在这个时代却有一种药品可以化解此毒,并且效果显著,立竿见影。
可问题是,这种叫做二巯基丙醇酸钠的药品是特效药,平时根本用不着,很少医院会有存货,即使有关部门翻遍了整个郑州市也才找到 30 盒,对于 788 名中毒者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
无奈之下,有关部门只好向全国求助,紧急寻找这种特效药。万幸的是,在第二天凌晨 4 点,上海一家医药公司传来消息称公司储备有大量的特效药,并表示会让工作人员立即开车送过去。
然而到了早上 8 点,郑州医院方面突然反馈,随着时间的推移,中毒的人数已经达到了 803 人,其中重症者有 743 人。关键的是有上百人已经出现了休克、昏迷的现象,情况万分危急,时间就是生命。
有关部门立即致电上海方面,希望他们立即想办法空运过来。然而上海飞往郑州的航班早已停飞,想要空运就必须得到航空公司的支持。
就在大家心急如焚的时候,航空公司在了解情况后,毫不犹豫地伸出了救援之手,立即更改了一架从上海直飞西安的航班计划,要求飞机中途备降郑州。
4 月 19 日上午 11 点,航空公司启动了绿色通道,让医药公司的工作人员带着 800 多盒特效药坐上了飞机。
下午一点,飞机备降郑州机场。有关部门拿到特效药后,立即分发到了各大医院。
很快,803 名中毒者的病情开始好转,所有人都脱离了生命危险。
至此,抢救中毒者的工作告一段落。
与此同时,上级部门下来批示,要求郑州有关部门对学校的失职人员进行严厉问责,并严查严办该次特大中毒案的幕后主使。那么,学校食堂哪里来的砒霜,又为何会出现在饭菜里呢?
事实上,郑州警方在接到报案后就第一时间进入到了学校里。通过对食堂进行全面检验,技术人员发现只有两袋面粉里才混有砒霜。
经过排查,所有接触面粉的厨师都没有作案嫌疑,警方将目光转向了学校的学生。经过大量走访调查,警方最终锁定了一名叫李云的女学生,她是这起投毒案的罪魁祸首。
李云原本成绩优异,但是自从陷入了一段畸形恋情后,整个人变得喜怒无常,心理也逐渐扭曲。恋情破碎后,她觉得整个世界都抛弃了她,于是产生了报复社会的念头。起初她想用硫酸或者菜刀杀人泄愤,但是想到人数太多根本无法完成,所以这些凶器都被她弃用,藏在了宿舍的抽屉里。
偶然机会,她在查阅犯罪资料和书籍时,无意中看到三氧化二砷这个东西,于是她就打算在学校食堂投毒。
但是购买砒霜的手续非常严格,需要医疗机构的公章和证明。没有办法,她只好靠出卖肉体,从一名印刷工人手里换来了一些签字,伪造了公章,然后又从一个有医院背景的同学那里弄到了证明。
可仅有这两样东西还不行,她还差购买大量砒霜的钱。于是她故技重施,用身体从学校一个电工那里敲诈了一笔钱。
就这样万事俱备,李云拿着伪造的公章和证明,先后于 5 月 2 日、12 日、27 日用三个不同的身份从某药店里购买到了 700 克砒霜。
经过半个月的观察,在 1992 年 6 月 18 日凌晨,李云终于找到潜入学校第二食堂的机会,将 700 克砒霜混入了两袋面粉之中,制造了这起涉及 803 条人命的特大投毒案。若不是有关部门抢救迅速,后果简直无法想象。
因此,公诉机关认为,李云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杀不足以为民心,不杀不足以正国法。最终经过法院审判,李云被判处了死刑。
实际上,此类案件可谓层出不穷,比如后来发生的清华大学朱令案、静海一中七仙女案、复旦大学林森浩案等等。
而这些案件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凶手的心理出现了严重的扭曲。
所以希望大家多多关心此类人群的心理健康,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不要让这种悲剧再次发生。
评论 0 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