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家案的余波仍在朝野间荡漾。短短一个月内,朝廷官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姑娘,您看这份名单。"阿福捧着一摞公文走进值房,"这是各州推荐来学天文的才女。"
柳璎接过名单细看,不禁感叹:"想不到这么多人对天文感兴趣。"
"是啊。"洛云芷笑道,"尤其是北疆,听说连游牧部落都派人来求学。徐大人这几天忙得脚不点地。"
正说着,苏谨之匆匆而来:"柳大家,皇后娘娘让我给你送来一份新的政令。"
柳璎打开一看,眼前一亮:"这是……"
"不错。"苏谨之点头,"朝廷准备在各州设立天文学堂,由钦天监统辖。而且不分男女,不论出身,只要通过科考,都可入仕。"
"这可是开天辟地头一遭。"洛云芷惊呼。
柳璎仔细阅读政令:"不止天文学堂,还要设水文台、气象台……这是要建立完整的观测网络。"
"朝廷的意思是,以天文为始,逐步推行新政。"苏谨之解释道,"张大人已经在筹备江南水文台,户部也在研究如何调配财力。"
"说起张大人,"洛云芷俏脸一红,"他让我转告姐姐,北疆的天文台已经修缮一新,许多百姓自发前来帮忙。"
"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徐远的声音突然响起。他大步走进值房,"刚收到边境的消息,连游牧部落都派人来学天文了。"
"这么快?"
"是啊。"徐远笑道,"他们说星象对游牧很重要。既然朝廷愿意教,他们自然乐意学。"
柳璎看着案头越堆越高的公文,感慨道:"这些日子,钦天监也要扩建了。光是新招的女官就有二十多位。"
"说起这个,"苏谨之道,"太医院也要改制。准备设立女医一职,专门教授闺阁医术。"
"可见陛下是真心革新。"徐远说,"听说连科举制度都要改,不再拘泥于八股文。"
正说着,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张云峰快步走来:"诸位可知道了吗?太后正式下诏,退居慈宁宫,不再过问朝政了!"
众人对视一眼:这意味着保守派的最后一个堡垒也倒下了。
"天下大势,浩浩荡荡。"徐远感叹,"就像那日天市垣的异象,群星闪耀,预示着盛世将至。"
"说起异象,"柳璎站起身,走到观星台前,"你们看,天市垣的方位已经改变。这在天文历算中,称为'星移斗转',是大变革的征兆。"
"那依大家看,接下来会如何?"洛云芷好奇地问。
柳璎望着天际:"会有更多的女子走出闺阁,施展才华。会有更多寒门子弟得到机会。这天下,终究是要变的。"
"已经在变了。"徐远走到她身边,"就像你说的,天象有常,人心向善。只要顺应天时,一切都会往好的方向发展。"
夕阳西下,新建的天文台巍然矗立。柳璎知道,一个崭新的时代正在来临。而她们,将亲眼见证这个伟大的变革。
在这个变革的时代,有幸能够参与其中,何尝不是一种福分?
评论 0 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