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烽火義途》 18: 第十八章
0%
墨書 Inktalez
何進大帳內,燭火搖曳,氣氛緊張而壓抑。帳中聚集的將領與謀士面色各異,或沉思,或焦急。主簿陳琳站在席中,面帶憂色,拱手說道:「將軍,萬萬不可!俗話說:『掩目而捕燕雀,徒自欺耳』,何況今日之大局?」 0
 
何進抬起頭,目光中帶著幾分不耐:「陳主簿,你有什麼高見?且說來聽聽。」 0
 
陳琳微微上前一步,語氣堅定:「將軍仗皇威,握兵權,如龍驤虎步,高下全在您一念之間。若要誅殺宦官,當速戰速決,行權立斷,如洪爐燎毛髮,迅速而徹底,天人自會順之。但若向外發檄,召英雄豪傑進京,這些人各懷心思,京師局勢便如鼎沸之水,稍有不慎,便會倒持干戈,讓別人掌控大局,最終功未成反而生亂!」 0
 
此言一出,帳中眾人交頭接耳,面露不安,然而何進卻冷笑一聲,語氣中滿是不屑:「陳琳,枉你滿腹文章,今日竟如此膽怯懦弱!如今局勢一片混亂,若不借助四方兵馬清君側,我一人如何成事?」 0
 
正此時,一陣掌聲從帳後傳來,隨後便是一陣低沉的笑聲:「大將軍,何必這麼煩惱?誅殺宦官,不過是舉手之勞,何須這麼多顧慮?」 0
 
眾人循聲望去,只見一人緩步走入大帳。他身著簡單戎裝,腰間佩著一柄短刀,面容冷峻,目光如刀劍般犀利。正是典軍校尉曹操。他步履從容,走到何進面前,微微拱手,語氣帶著幾分輕蔑:「若將軍真想除掉宦官,只需果斷行動,何必徒勞發檄,邀天下之人入京?」 0
 
何進抬眼望向曹操,皺眉道:「孟德,你倒是說得輕巧。如今宮中宦官勢力龐大,張讓等人執掌禁軍,若不借外力壯我聲勢,焉能奏效?」 0
 
曹操微微一笑,語氣愈加冷冽:「將軍手握禁軍大權,何愁無人可用?張讓、段珪等人雖表面風光,實則徒有虛名,禁軍中的將士又有幾人真心為他們賣命?只要將軍雷霆一擊,令行禁止,這群閹賊立刻便會如喪家之犬,哪還有時間生亂?」 0
 
袁紹聞言,冷冷一笑,插言道:「孟德之言雖有幾分道理,卻未免過於輕視天下之局。四方英雄入京,雖有隱患,但也可顯我大將軍之威,震懾群臣。如今宮中局勢詭譎,單靠一己之力,恐怕難以為繼。」 0
 
曹操轉頭看向袁紹,目光中帶著幾分嘲諷:「本初,你這番話倒是好聽。但我看得出,你早就想借機邀四方勢力入京,搞不好最後是為了壯大自己的聲勢吧?」 0
 
袁紹聞言,怒火中燒,厲聲回擊:「孟德,你血口噴人!如今情勢危急,我只為朝廷除害,何來私心?」 0
 
何進見兩人爭執,眉頭緊皺,用力一拍桌案:「都住口!眼下是討論大事的時候,爾等內鬥成何體統!」他轉向陳琳,語氣冷然:「你擔心的那些亂象不過是小事,眼下宦官勢力若不根除,才是真正的大禍!」 0
 
 
陳琳聞言歎氣,低頭不語,而曹操與袁紹各自冷哼一聲,目光中卻皆隱藏著深意。大帳內,氛圍變得更加劍拔弩張,只有何進仍一心以為自己是局中主導者,毫無察覺暗流洶湧。 0
 
何進的帳內燭光搖曳,照得滿室陰影斑駁。曹操站在帳中央,眉頭微皺,目光冷冷地注視著何進。他的聲音不急不緩,卻透著壓迫:「將軍,宦官之禍,古今皆有,但無論何時,真正的責任都在世主過於寵信,將權柄交到不該掌握的人手中。宦官作亂雖是大患,若欲除之,只需捉元惡,交由獄吏即可。何必勞師動眾,召外軍入京?」 0
 
何進正用力攥著案邊,聽到這話猛地抬頭,怒聲喝道:「孟德!你此言何意?莫非你也心懷私意,不願我誅殺這群禍國賊子?」 0
 
曹操神色不動,緩緩搖頭,語氣中透著些許冷嘲:「將軍難道看不明白?若真召外兵,京師局勢瞬間變成各地軍閥角力之地。屆時,宦官未誅,反生更大的亂局。依我看,這便是滅國之道!」 0
 
何進拍案而起,指著曹操怒吼:「孟德!你這番話分明是在阻我大計!說不定你心裡也是想借此壯大自身,圖謀不軌!」 0
 
曹操冷笑一聲,後退半步,目光如刀直視何進:「將軍若執意行此無謀之事,未來亂天下者,必是您自己。」說完,他拂袖而去,身影消失在帳外濃重的夜色之中。 0
 
何進站在帳中,氣得胸膛劇烈起伏,片刻後,他猛地轉身對侍從吩咐:「即刻派人,準備密詔,速速送往各鎮,召兵入京!」 0
 
左右不敢多言,匆匆而去。帳內燭光搖曳,何進的影子映在帳壁上,顯得既高大又孤獨。他低聲自語,仿佛要說服自己:「外兵入京,我何進必能掌控全局……那些閹賊,一個也逃不掉。」然而,夜風透過帳口吹進,打亂燭光的同時,也讓他心中一片寒涼。 0
 
西北的官道上,董卓的大軍一路前行,聲勢驚人。董卓騎在馬上,皺著眉,似乎在思索什麼。他的身後是大隊鐵騎,旗幟隨風飄揚,映著刀槍的寒光,氣勢逼人。 0
 
「李儒,」董卓回頭看向一旁的謀士,語氣低沉卻帶著幾分期待,「我們雖奉詔進京,但洛陽的那些人不會輕易放手。要怎麼做,才能讓他們乖乖閉嘴,還替我們鋪路?」 0
 
李儒策馬緊隨,聽到董卓的話後淡淡一笑:「明公,雖有詔令在手,但要讓朝臣和天下信服,還得找個名正言順的理由。不如先寫一份奏表,直接指責張讓那些宦官禍國殃民,讓所有人知道您此行是為了清理朝堂,而非別有用心。如此一來,誰還能反對?」 0
 
董卓大笑,用力拍了拍馬鞍:「好!還是你李儒想得周到,快,給我寫!」 0
 
 
李儒跳下馬,當場搭起案幾,取筆蘸墨,快速落筆,不到片刻便寫好。他將奏表雙手奉上,微笑道:「這份表言辭直接,既說明了張讓等人如何禍害天下,也表明明公此行是為了天下百姓。請過目。」 0
 
董卓接過表章,掃了一眼,越讀越得意,聲音洪亮地念了出來: 0
 
「如今天下混亂,百姓苦不堪言,原因無他,皆因張讓等宦官仗勢欺主,濫用權力,壓榨百姓。他們才是讓國家走向衰敗的罪魁禍首!臣董卓不才,願帶軍入洛陽,剷除這群害蟲,還天下一個清明的未來!」 0
 
讀完後,董卓滿意地點頭,嘴角掛著冷笑:「這寫得好,說得對!傳我的命令,把這份表送到洛陽去,看誰還敢說我們是來奪權的!」 0
 
這時,郭汜騎馬靠近,皺眉低聲問道:「大人,雖然這表章立場鮮明,可張讓那幫人狡猾得很,萬一他們假意投降,暗中設計對付我們,怎麼辦?」 0
 
董卓冷哼一聲,語氣冰冷:「如果他們老老實實交出權力,我可以饒他們一命。但要是敢耍花樣,我就把洛陽變成他們的墳場!」 0
 
李儒聽罷,低聲提醒:「明公,等到了洛陽,真正的挑戰才剛剛開始。那些朝臣多與宦官有牽連,您得早作準備,免得他們拖延時間、暗中攪局。」 0
 
董卓轉過頭,冷笑著看著李儒,語氣中滿是自信:「放心,等我進了洛陽,這些人誰敢不服?我要讓整個天下的人都知道,真正說了算的是誰!」 0
 
軍隊繼續前進,馬蹄聲震耳欲聾,鐵騎捲起漫天塵土。沿途的村民遠遠避讓,躲在路邊的灌木後,驚恐地注視著這支滾滾而來的大軍。他們不知道,眼前的這場浩浩蕩蕩,將會為洛陽和整個天下帶來一場災難性的風暴。 0
 
 
目錄

評論 0

閱讀設定

文字大小
-
18
+
  • Amy
  • Mary
  • John
  • Smith
  • Ed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