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飆野草 35: 第35章 第一场大考
0%
墨書 Inktalez
一九八一年六月,小學畢業前夕,我迎來了人生的第一場大考。 0
本來,當時的小學升初中,並不需要嚴格的考試,但父母給我定的目標不一樣,他們希望我入讀全縣最好的中學——洞口一中,並為此提前向在縣教學輔導站工作的堂叔龍世炎打聽了相關情況,恰好這一年,一中的初中部面向全縣招考兩個班的學生,便有了這樣一次額外的升學考試。 0
因為是篩選性質的考試,當然不可能讓全縣當屆的所有小學生都參加統考,特別是一中也想自己出試題,好選擇一些具有特殊能力的學生,便在當時的每一個區(那時全洞口縣有四五十個公社,在公社和縣之間設有區一級機構,全縣共有六個區)各設一個考室,由各小學推薦優秀的學生參加。我們橋頭區的考室設在全區最好的初中——四合中學。 0
 
四合中學離我家有十多公里路,到底是媽媽送我去的,或者是在公社先和其他小學的參考同學一起集合,再由老師帶隊趕到,現在已經沒有什麼印象了。我只記得四合中學地方很大,不僅比我們的桂花小學大,也比公社的西中中學要大,特別是校園裡有很多高大的喬木,有平整得像模像樣的大操場,教室還是樓房呢。 0
在我,這是人生第一次大考;而在教育界來看,這也算是自主招考學生的一次萌芽性嘗試,因此,這次考試的形式和內容都和以往的考試有點不同。 0
因為全縣只有六個考點六個考室,監考的人全部由一中自己派出,一則統一監考的標準,另一方面聽說還兼有現場觀察學生,並進行部分面試的職責。 0
 
首先考的是語文,自從那次作文比賽因字跡潦草而遭遇「滑鐵盧」之後,我已經養成了良好的書寫習慣,考試的內容大部分來自課本,只是比老師平常講的要深奧一些。另有大約三分之一的內容看起來與課本並不沾邊,特別是有比較多的和成語相關的試題,還有一段從來沒見過的古文,好在我看書比較雜又比較多,雖然沒有十分的把握,自我感覺還是很好,很快就把幾大版試題完成了,只留下作文這個重頭戲。 0
奇怪的是,我後來一點也想不起當時的作文題目是什麼,自己又是怎樣完成的。仔細想來,或許我當時對作文並不是十分的感興趣,也就沒有什麼精彩的片段可以進據自己的記憶;或許當時的小學生作文純粹是八股式教育下產出的「範文」模仿體,根本留不下記憶。 0
而且,以後很長一段時間,我雖不曾視作文為畏途,卻從來沒有在作文方面有突出的表現,整個初中和高中階段,參加學校甚至全縣的各類比賽,所有學科都有所斬獲,唯獨作文,連個鼓勵獎都不曾得過。 0
 
接着考的是數學,試卷一發下來,我照慣例從頭至尾通看了一遍,冷汗不覺冒了出來:這套試題與語文的正好相反,真正來自於課本的內容只有三分之一左右,其他的內容都是老師不曾教過的! 0
說來慚愧,即使是老師教過的,像追及問題、相遇問題、水池問題這三類經常出現的題目,我平常更多的是套用例題,而自己並沒有真正理解透徹。這次,題目變個模樣,或者已知條件需要進行七拐八彎才能推出,自己馬上迷失而不知所措。這時,我才覺得,以前在學校那個所謂「優秀」的成績,實在太過低級了。 0
在老師不曾教過的內容里,給我留下較深印象的有兩種,一是雞兔同籠問題,一是圖形內栽樹問題。正因為不知如何下手,我反倒把這兩類題目牢牢地記在了心裡,等回到學校去問老師,他們倒是能夠做出答案,卻怎麼也對我講不明白。 0
 
直到二三十年後,我的孩子讀小學時課外報了個奧數班,看了他們的講義,我才終於弄明白,該怎樣以小學的知識來解決這類數學問題。 0
雖然數學考得不夠理想,接下來簡單的面試還得參加。說它簡單,甚至連面試的名份都有點勉強,監考老師只是通知大家交卷後不要離開,而要按順序到另外一間教室里去一下。 0
我來到這間教室時,裡面有一男一女兩個老師,那個男老師向我問了幾個問題,無外乎「叫什麼名字」、「在哪裡讀小學」、「參加過什麼比賽」、「得過什麼獎勵」之類;女老師則在一張紙上寫寫畫畫,我隔得遠,又有點害羞不敢仔細看,不知道她寫的是什麼。 0
 
不久,考試結果就出來了,我沒有考上一中。整個西中公社,只有一個同學取得了去縣城讀書的資格,他的名字在全公社的家長中傳誦着,比古時中了狀元也差不了幾分。 0
媽媽一直說這個同學的名字叫「曾勁松」。其實他的名字中有一個松字不錯,但全名應該是「曾又松」,雖不是一個小學裡的同學,但好歹大家同過一個考室,他恰好又坐在我的前面,再加上年齡、身材差不多,我們在考試的間隔里有過較多的交流,成為了「一見鍾情」的好朋友,卻不知這位「年兄」,最後的人生之路走得怎麼樣,後來又落到了何處。 0
 
 
目錄

評論 0

閱讀設定

文字大小
-
18
+
  • Amy
  • Mary
  • John
  • Smith
  • Ed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