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死了?被你親手殺死的?」
斯特拉瑟有些驚異地看着眼前向自己報告的恩斯特·羅姆,他是真沒想到羅姆會親手把希特勒給揚了。
要知道,歷史上的羅姆可是一直把希特勒當作好兄弟,從來沒有想過背叛他。
當然可能是缺乏高人的點撥,直到在長刀之夜發生之前的一周,羅姆為了避免刺激希特勒還下令衝鋒隊交出武器去休假。
這跟把武器丟了,然後把脖子伸到敵人面前,求着他嘎你有什麼區別。
在斯特拉瑟看來,羅姆能被自己說服投靠他反對希特勒已經是自己的口才超常發揮了,根本沒奢望過羅姆親自殺了希特勒。
「是的,元首。叛亂分子希特勒已經被我親手擊斃在監獄裡了。」
羅姆正氣凌然地說道,他可不敢在斯特拉瑟面前流露出任何對老朋友的懷舊之情。
尤其是在自己剛剛投靠到斯特拉瑟名下,雙方信任還不夠牢固的時候。
「既然這樣,」斯特拉瑟點點頭,
「那我就安排一下接下來的工作,之前許諾過的東西我都會給你。
從現在開始,國社黨內的衝鋒隊、黨衛隊都將合併到先鋒隊的名下,你將擔任先鋒隊的總指揮,負責先鋒隊一切的組建和行動事務。
除了科伊領導的規模不大的那支特別行動隊以外,黨內一切的武裝力量我都交給你。」
「元首萬歲!我一定會誓死用鮮血和生命保衛您!」
羅姆有些激動,歷經了千辛萬苦,他終於得到了自己夢寐以求的權力,而且還能為了國家社會主義不斷奮鬥。
相比之下,希特勒的死亡似乎也沒有那麼令人悲傷了。
「現在有一個任務要交給你,你務必要親自完成。」
斯特拉瑟遞給了羅姆一張紙,後者定睛一看,上面寫着密密麻麻整整29個人名,不過羅姆依稀認出了幾個著名的物理學家,不過他沒有領會斯特拉瑟的意思。
「元首,這是?」
斯特拉瑟解釋,
「在1927年夏季,比利時布魯塞爾將會舉辦第五屆索爾維會議,屆時將會有眾多的物理學家參加這次會議。
你要做的就是採取任何一切可能的辦法拉攏他們,當然不要動用武力,我會給與你一切的支持。
最好讓他們加入德國國籍,再不濟也要到德國旗下工作,我會派戈培爾博士跟你一起去的。」
這些人名就是來源於後世那張著名的「物理學的神仙聚會」的照片,斯特拉瑟決定先下手為強,趕在英美出手之前把這些科學家都挖到德國來。
物理學對於戰爭的意義是非凡的,許多武器諸如原子彈就是依賴這些物理學家才能製造出來。
只要把這些人挖走,斯特拉瑟相信會讓美國的物理學水平比歷史上落後幾十年。
到了那個時候,只有在德國,才存在真正的物理學。
「是,元首。」
羅姆信心滿滿地答應了下來,他可是見識過戈培爾的巧言善辯的,再加上斯特拉瑟提供的大力支持,羅姆相信拉攏區區幾個物理學家是手到擒來的事情。
斯特拉瑟微笑,他看着離去的羅姆,心裡在思索未來對於羅姆的定位到底是什麼。
目前,羅姆還是對他有用的,國社黨還處在奪取政權的階段。
現在,他還是需要羅姆在全國範圍內發展先鋒隊充當打手,為國社黨的發展保駕護航。
同時,國防軍不方便親自出面的事情,先鋒隊也可以代為出手。
斯特拉瑟較於希特勒跟羅姆相處的優勢是斯特拉瑟所率領的國社黨在政策上會更加傾向於主要成員是底層人士的衝鋒隊,不會跟資產階級勾結不清。
事實上,如果不是時間緊迫,斯特拉瑟甚至連軍工企業也不想保留,而是全盤國有化。
所以在可見的未來,斯特拉瑟跟羅姆的矛盾只能表現為權力矛盾,不存在什麼路線之爭。
畢竟,羅姆的很多思想還是斯特拉瑟灌輸給他的。
權力的分配是可以妥協的,路線的鬥爭則是不可調和。
至於接下來的計劃,斯特拉瑟已經在筆記本上列好了。
在政治方面,繼續加大對全國各地的宣傳。
今時不同往日,斯特拉瑟手中的力量比以前強了很多,所以宣傳力度和範圍都會更大。
除了線下的宣傳活動以外,國社黨還可以藉助電台和報紙進行宣傳,不過工作的重心將會從打擊資本向廢除凡爾賽和約傾斜。
一方面是為了暫時麻痹資本家,團結更多的力量,等到下一次經濟危機來臨的時候再給予他們殘酷打擊。
另一方面是斯特拉瑟需要藉助政府的力量發展德國的軍事實力,搜羅人才,提前將歷史上那些先進的科技點出來。
不過,比起政治層面的工作,經濟上的問題才是更讓斯特拉瑟頭疼的。
德國作為一戰的戰敗國,背負巨額戰爭賠款,又損失了百分之十三的國土,國內市場非常有限。
德國政府現在算得上是窮的揭不開鍋了,光靠有限的軍火生意維持一下生活,想要進行軍改那是萬萬不可能的。
左思右想,斯特拉瑟還是決定集中力量優先發展軍隊。
有句話怎麼講的來着,「鄰居屯糧我屯槍,鄰居就是我糧倉」。
「看來,我們必須想辦法為軍隊獲得更多的經濟收入了。」
······
對於大多數德國人來說,1926年即將平平無奇地過去了。
在年初,美國人的道威斯計劃向德國注入了大量外來資本,不少企業如雨後春筍般崛起,所以德國的失業率在這一年是呈現下降態勢的。
工人們的生活得到了最基礎的保障,階級矛盾是也沒有過去那麼激烈了。
最直觀的表現就是支持左翼和右翼政黨的人數都在減少,而代表中間改良派的社民黨支持者卻在增加。
在接連損失了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和赫爾曼·米勒兩位領導人後,社民黨依舊取得了如此成就,不得不說是環境的重要性。
不過普通人顯然不知道,在柏林,德國的政界和軍界發生了巨大的變動,這對於全國上層建築的影響是巨大的。
在國會,社民黨的跟保皇派的領袖紛紛進行了大換血,保皇派新上任的領袖是西克特精心挑選的。
雖然支持威廉二世復辟,但是在國會的動作雷聲大雨點小。
而1926年國會選舉的第四、第五、第六大黨宣布將合併為一個政黨,這個整合了政治光譜橫跨左翼、中間和右翼的政黨宣布自己的名字叫做德意志民族工人黨,號稱為了德意志工人的利益而奮鬥。
他們同時宣揚民族主義跟社會主義,儘管有不少人對這個合併的新黨將來的前途表示疑惑,但是接近三分之一的國會席位讓民族工人黨成為了德國國會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
至於處於擴充中的軍隊,在經歷了西克特下台後的短暫混亂後,國防軍隨即迅速統一了陸軍參謀部內部的聲音。
雖然西克特沒有再次上位,但是陸軍參謀部推舉了一位年輕的少將接任國防軍的總司令。
不少人對這一舉動表示質疑,不過有心之士很快發現這位接任的少將同時還是政府的外交部長,國會新黨的領袖,可以說是黨、政、軍三權在握,這可是打破了以往的慣例,一度在德國引起了轟動。
此外,政府的建制倒是保存完整,大部分沒有直接參與政變的官員都得以保留,除了新任總理由之前擔任過魏瑪共和國總理的施特萊斯曼擔任以外,沒有任何變化。
德高望重的興登堡元帥依舊是德國總統,只是這位老元帥最近似乎染上了風寒,所以一直在柏林閉門不出,許多政務都交給了下屬去辦理。
當然,興登堡元帥染上風寒的原因或許跟柏林附近的三個師紛紛返回駐地有關,不過也不會有人在意這些細節就是了。
評論 0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