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董卓與呂布談論曹操的舉動時,李儒匆匆趕來,目光中帶著一絲疑惑。董卓將方才的事情告訴了他,語氣中滿是憤懣:「你說這曹操,為何如此鬼祟?刀光反射在鏡中,他竟如此慌張。」
李儒聽罷,眉頭微皺,沉思片刻道:「丞相,依我看,此事可試探一二。曹操並無家室親眷在洛陽,平日只獨居於寓所。不妨差人前去召他,若他毫不猶豫地應命而來,便是獻刀無疑;若他推託不至,甚至索性逃亡,則其心不軌可坐實矣。」
董卓聽了,緩緩點頭:「有理。就按你說的辦。」隨即揮手召來四名獄卒,冷聲命令道:「速去曹操寓所,傳我命令,即刻到府復命。」
四人應聲而去,數個時辰後匆匆返回,相貌驚惶。見到董卓便跪下回報:「啟稟丞相,曹操並未回寓所。早些時候,他策馬飛出東門,門吏攔下詢問,他聲稱是丞相急召辦事,隨即快馬而去,再無蹤跡!」
李儒聞言,面色一沉:「曹操既連夜逃竄,此事已無疑問。他心中有鬼,定然是行刺未遂,怕被追究才如此急切而走。」
董卓聞言,怒不可遏,拍案而起,目露凶光:「我這般重用於他,他竟要取我性命!實在可恨!」
李儒冷靜地勸解道:「丞相勿怒,操此舉必非獨斷,恐還有同黨幫助。我們應當廣發文書,讓天下通緝此人。若有膽敢窩藏者,當連罪處置;若有人捉住此賊,獻於丞相,便重賞千金,封萬戶侯。這樣,曹操插翅難飛。」
董卓眼中寒光閃爍,咬牙點頭:「就照你說的辦!畫下他的樣貌,通告四方!讓他逃到天涯海角,也無處藏身!」
曹操策馬狂奔,一路顧不得停歇,渾身滿是風塵,心中只想着遠離洛陽的追兵。他馬不停蹄地向譙郡方向逃去,卻在中牟縣被守關的軍士攔下。軍士見他衣衫狼狽,面色緊張,頗有懷疑,便將他扣押送到縣令處問話。
曹操面對縣令,強自鎮定,拱手道:「在下只是個行商之人,姓皇甫,因生意急切,來不及備文,只求能通行過此關。」
縣令細細打量曹操,眉頭微皺,眼中透出幾分試探。他並未立刻發話,而是將曹操的臉仔細與自己記憶中的畫像對比。片刻後,他冷笑一聲,語氣中帶著些許嘲弄:「曹孟德,你當我不認得你嗎?我曾在洛陽求官時見過你多次,竟敢冒充他人。你就是那被董丞相通緝的曹操,還敢在此狡辯!」
曹操面色微變,但他隨即強作鎮定,笑道:「大人怕是認錯人了。我一介商賈,何德何能與那曹操相提並論?」
縣令冷哼一聲,對軍士擺了擺手:「還敢嘴硬!來人,把他押入監牢,明日我便親自將他送回洛陽,請董丞相親自定奪。」
軍士將曹操五花大綁,拖入牢中。縣令見曹操似乎無法掙脫,這才放下心,對守關的士兵吩咐道:「今夜辛苦你們,來人,賞些酒肉,好生安置。」
曹操被丟進潮濕陰冷的牢房,滿腹焦急,卻依舊不肯露出一絲慌亂。他靠著牆冷冷思索,目光中逐漸透出一絲殺意。他心中暗道:「此地小官愚鈍,尚未通曉董卓的毒辣。若不能速脫,只怕性命不保。」
夜已深,月光微弱地穿過中牟縣衙後院的枝葉,在地面上投下斑駁的影子。縣令披著官服,提著燈籠,腳步輕微但急促。他將曹操秘密帶出牢房,來到後院一處隱秘的房間。隨從奉上一杯茶,縣令揮手屏退左右,目光灼灼地盯著曹操。
「孟德,丞相對你恩寵有加,你為何要自尋死路,行此刺殺之舉?」縣令語氣冷硬,卻掩不住語調中的好奇與隱隱的敬意。
曹操抬頭,冷笑一聲,毫不掩飾自己的不屑:「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像你這般甘於官位苟安的小吏,怎會明白?」他語調平靜,但每個字都透著銳利的棱角。
縣令眉頭微蹙,低聲喝道:「別以為我只是個地方小官!我非庸碌之人,只是未遇良主罷了。」
曹操嘴角微微一揚,目光直視縣令,語氣忽然變得柔和了些:「若你真不是庸碌之輩,又怎會落入如今境地?我曹操乃忠臣之後,世代蒙漢恩。若不報效國家,與禽獸何異?我冒險接近董卓,只為伺機除之,還天下以清明!此舉雖敗,但志未滅。這,是天意未允,非我之過。」
縣令盯著曹操,燈光下,他的目光如刀般鋒利,似在試探曹操話語的真偽。「你竟敢直言是為刺殺董卓?若真是如此,你的志向倒是讓人欽佩。可現在,你又將如何自處?」
曹操微微昂首,語氣堅定:「我要回鄉。集結一切可用之力,發矯詔號召天下忠臣義士,共起義兵,討伐董卓這禍國殃民之賊!」
縣令沉默片刻,像是在衡量曹操的話。他的目光從曹操凌亂的衣襟掃過,再次落在那雙鋒利的眼眸上。「若我將你交給董卓,我將大富大貴;若放你走,我便捨棄了平庸而來的榮華富貴。」
曹操冷笑:「你若助董卓,不過是權臣腳下的一條狗;若放我一條生路,他日我得志,你將是天下第一義士!」
縣令沉思良久,像是經歷了一場內心的激烈搏鬥。終於,他長嘆一聲,走上前去,親自解開曹操手上的繩索,將他扶到椅子上坐下,雙膝跪地,俯首拜道:「公真乃天下忠義之士!小人陳宮,字公臺,今日得見,實乃三生有幸!」
曹操急忙起身還禮,語氣中難掩感激:「陳公臺,你有這般見識與氣節,實乃天賜。我當感念於心,永不相忘。」
陳宮抬起頭,眼中滿是堅定:「今日一別,若將公交予董卓,我雖得富貴,然羞愧於天地人心!此等小利,陳某豈能為之?反不如棄此官職,追隨公起義,共剷國賊,以報蒼生。」
曹操的目光閃爍著一絲驚訝,但隨即化為滿滿的欣賞。他握住陳宮的手,語調低沉而有力:「公臺能有此志,操必不負!他日若能事成,當封你為國之功臣。」
陳宮笑了笑,語氣中透著灑脫:「功名於我如浮雲,但願隨公效力,問心無愧便足矣。」
當夜,陳宮遣散左右親信,將家中僅存的金銀盤費收拾齊備,又將一套普通的行商衣物遞給曹操:「公,換上此衣,免生疑端。」
曹操看著眼前這位剛剛決心棄官相隨的地方官員,深深點頭,二人各執一柄利劍,裝作平民行商,翻身上馬。陳宮不禁回頭望向自己曾經的衙署,目光中帶著幾分決絕:「此地不宜久留,董賊一日不除,世間便難有安寧。」
曹操輕拍馬脖,低聲道:「莫要回首,前方才是我們的路。」
兩人借著夜色策馬而行,目光投向前方的漫漫長路,那條路充滿危險與未知,但他們的步伐毫不猶豫。
評論 0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