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90之改寫人生 130: 第130章:习俗
0%
墨書 Inktalez
「蜘蛛瘡」也就是帶狀皰疹,是由於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導致的。 0
當人體感染水痘-帶狀皰疹病毒,該病毒可以侵犯神經根部位,當機體抵抗力下降時,病毒複製,從而出現皮疹,也就是帶狀皰疹,皮疹多沿神經分布。 0
出現帶狀皰疹後表現為局部集簇的水皰,伴有疼痛、不適感。 0
治療主要是給予抗病毒的藥物口服,一般出現皮疹72小時之內給予抗病毒藥物口服效果最好,可以有效防止後遺神經痛的出現。 0
目前常用的口服藥物有伐昔洛韋或者泛昔洛韋,一般需要連續用藥7-10天,同時要注意休息、避免勞累,以免導致神經損傷加重。 0
這些知識如今在網絡上隨便一搜就可以查得到,但六叔小的時候別說電腦,就是電都還沒有接到農村。再加上那個時候農村里普遍窮,只要不是大病都不住院,只要不是大病就不「開刀」(我們那兒「開刀」指的是做手術)。 0
在童年的記憶里,誰家有人住院了、「開刀」了,肯定是得了什麼不得了的大病,絕對不像現在經濟條件好了,又有新農村合作醫療,看病什麼的都不再是難事情。 0
小時候的農村,衛生條件不好,大病不敢說,小病反正是不老少,尤其是口舌生瘡、皮膚病之類的,「蜘蛛瘡」就比較常見。 0
那時候小,不知道有沒有「抗病毒的『伐昔洛韋』或者『泛昔洛韋』」,但知道有種很有儀式感的土法治療: 0
一般都是在生病的這戶人家的「水道眼」(大門口旁向院外排水的地方)生起一堆火(寓意掃下來的「髒東西」會被火燒掉、被水沖走),幾個女人拿着脫了粒的黍子穗(我們那兒稱「shuao」,籽實淡黃色,和小米差不多,磨成的面極富黏性並有一定的甜度,常用來做年糕和甜餅,也是元宵節做「燈盞」的主要材料),虛虛地往生瘡的地方掃,掃的同時還要念着:「蜘蛛王,蜘蛛王,讓你上牆你不上牆,非要上到人身上?公蜘蛛、母蜘蛛,掉火里,撲出出……」如此重複若干遍。 0
當時小,也記不得了,好像是這樣操作就能治好蜘蛛瘡。 0
寫這個章節的時候,打電話向年紀大一點的人求證,他們還補充了些細節:參予掃蜘蛛瘡的人還有姓氏要求,比如姓劉的就不能參予(劉音同「留」,姓劉的參予會「掃不淨」,但姓「淨」就特別適合,寓意可以掃的乾淨、徹底。) 0
與之相類似的儀式還有「掃坑求雨」。 0
在胡若雲老家那兒的「坑」指的是村里低洼下雨積水的坑塘。 0
農民們種地都企盼風調雨順,但實際風調雨順都只是一個美好願望,數月不下雨或陰雨接連扯拉半個月不止,耽誤農事,都是經常遇到的事。 0
上初中時候有一年麥子割倒了還沒有拉到場院裡,接連下了十四天的連陰雨,很多麥子生了芽,造成很大的損失,當年糧管所徵收公糧質檢時就多了一個「出芽率」的指標。 0
又跑題了,接着說「掃坑」。 0
在我國古代,水利工程建設嚴重滯後,靠天吃飯是農村的普遍現狀,加上文化落後,民間求雨就比較盛行。 0
在我們老家*縣就流傳着十二寡婦「掃坑」求雨的故事。 0
相傳,明朝時期的一年夏秋之際,*縣一帶連續一個多月都沒下雨,地里的莊稼旱得枯不拉幾的,村裡的坑塘也都幹得見了底。 0
那個時候田地里沒有機井,莊稼都是「靠天收」,為了保住莊稼苗,家有男勞力的,就挑村里吃水井裡的水來澆,堅持一天算一天。沒有男勞力的家庭只能眼巴巴地等着,盼望老天爺能夠下一場及時雨。 0
話說有一天,在×縣東部的小李村,有男勞力的家庭都挑水、端水下地澆苗了,村中十二個喪偶的寡婦在家裡心焦魔亂的待不住,不約而同地集中在村當中的大坑邊,訴說着沒有男人挑水澆地,自家的莊稼苗只能等死,說的動情了,幾個人嗚嗚地大哭起來。哭了一會,一位年長的老寡婦為了奉勸大家,沒話找話地指着滿是垃圾的大坑說:「老天爺不下雨,是不是嫌咱這大坑太髒了呀?咱把大坑掃掃吧」。 0
那時的人都比較迷信,於是她們回家拿來鐵杴、掃帚,把大坑裡的雜草、垃圾清理得乾乾淨淨,盼着能感動老天爺下滿一坑水。 0
 
在掃坑的時候,他們還絮叨着自己編的順口溜:「今個兒大家來掃坑,掃咧掃,瓮咧瓮,不出三天下滿坑。要是三天雨不下,十二寡婦都要嫁。嫁咧嫁,娶咧娶,不出三天要下雨。」 0
說來也巧,就在他們才清掃完坑,南風立馬倒成北風,刮過來一片片鳥雲,在坑的上面越聚越多。寡婦們見狀,急忙跪下,心中默默禱告。也許是他們的誠心打動了上蒼,只見當空一個劈雷,緊接着瓢潑大雨就下起來了,不到一個時辰,大坑就下滿了。 0
從此,十二個寡婦掃坑求雨的事就傳開了。 0
直到我小的時候,但凡天乾旱,各村就湊十二個寡婦掃大坑來求雨,據說當時還是挺靈的。 0
再後來,農村里都有了機井,不管是什麼情況都可以做到旱澇保收了,這些儀式就沒有了。 0
 
 
目錄

評論 0

閱讀設定

文字大小
-
18
+
  • Amy
  • Mary
  • John
  • Smith
  • Ed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