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特拉瑟的紅色德國 119: 第一百一十九章 第二次会面
0%
墨書 Inktalez
「歡迎來到德國,我代表德國政府歡迎諸位的到來。」 0
柏林機場,斯特拉瑟再一次見到了他的老朋友基洛夫。 0
這是他們兩年後的第一次見面,時間似乎並沒有改變什麼。 0
 
起碼從外觀上看,斯特拉瑟跟基洛夫都沒有什麼變化。 0
當然,這一次基洛夫可不是自己一個人來的,他還帶來了蘇聯的整個外交部,歷史上著名的蘇聯外交部長莫洛托夫也在其中。 0
「看樣子,你把柏林管理的不錯,我上一次來的時候這裡的機場還沒有這麼新。」 0
 
基洛夫掃了一眼周圍的建築,不由得感嘆道這就是發達工業國家的威力。 0
「這是我們民族工人黨首席設計師施佩爾同志的功勞,他在建築設計方面有一手的。」 0
說起施佩爾,斯特拉瑟也是讚不絕口,這個傢伙的確是一個天才。 0
 
西克特把裝備維修部交給他以後,施佩爾一直管理的很好。 0
再加上有斯特拉瑟這一層關係,他的命令在裝備部暢通無阻,自然不會跟後世一樣被既得利益集團阻撓從而影響生產效率。 0
偶爾有不開眼的人想要在他面前耍威風,第二天就會有「史塔西」的人找上門來跟他們好好介紹什麼是「勞動改造」。 0
 
所以,裝備部在過去一年的表現非常亮眼,武器製造的生產效率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包括物流水平,他們已經把隸屬於民族工人黨的隊伍都完成了換裝。 0
可以說,現在斯特拉瑟手下那七個師,裝備水平絲毫不弱於1939年開局的德國陸軍,甚至在某些方面還完成了超越。 0
畢竟德國在打波蘭時可沒有STG-44那種東西。 0
 
只是這支稚嫩的國防軍還需要實戰的檢驗,才能看出他們掌握了多少閃電戰的精髓。 0
這也是斯特拉瑟放任邁爾斯出國的原因之一,一支沒有經歷過戰爭的部隊紙面實力再強大也是假的,只有占領巴黎才是真的(不是)。 0
「我們蘇聯在未來也要建立這麼宏偉的機場。」 0
 
莫洛托夫忍不住說道,他非常羨慕德國的發展程度,這是一窮二白的蘇聯無法相比的。 0
只是一個機場就這樣子了,莫洛托夫無法想象更發達的英國和法國是什麼樣子。 0
當然,相比之下基洛夫有正常許多了,因為也不是第一次來這裡了。 0
 
「這是自然,我相信以蘇聯人民的智慧,肯定能建造出這麼高的大樓。」 0
斯特拉瑟微笑。 0
「建築一幢混凝土結構的大樓並不算困難,但是建造一輛小小的拖拉機就比這困難多了。」 0
 
基洛夫意有所指。 0
「所以,基洛夫同志不正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而來的嗎?我們可以去外交部好好談這個問題。」 0
斯特拉瑟聽懂了基洛夫的弦外之音,隨即說道。 0
 
在跟容克貴族達成協議後,斯特拉瑟把以興登堡為首的保皇派都放了出來。 0
作為回報,容克貴族將不會在國會裡阻撓民族工人黨的行動,包括對社民黨動手,只要不觸及他們的切身利益。 0
斯特拉瑟和施特萊斯曼在政府的行動也順利了許多。 0
 
按照目前的發展趨勢,兩年後的1929年國會大選,民族工人黨成為多數黨入主內閣並不算困難。 0
所以沒有人會不開眼地給自在未來樹立一個強大的敵人。 0
斯特拉瑟領導的外交部擁有着相當自由的行動權力,包括跟各國進行外交行為。 0
 
「我們蘇聯跟德國的合作歷史源遠流長,我們雙方對於彼此都非常信任,所以我就開門見山了。」 0
急性子的基洛夫說道。 0
他說的確實是實話,雖然過去沙皇俄國跟德意志帝國的關係一言難盡,他們在歐戰打成一片、難捨難分。 0
 
但是新生的蘇維埃聯盟跟魏瑪共和國在過去八年中的關係一直不錯。 0
畢竟都是凡爾賽體系的棄兒,兩個被世界孤立的傢伙只能手拉手相互幫襯着。 0
從《拉帕洛條約》到後來的《柏林協定》,無不彰顯着德國和蘇聯之間的友好關係。 0
 
這兩個國家在軍事和經濟領域都達成了廣泛的合作,有了先前的經驗,繼續合作自然不算難。 0
「我們需要德國為我們蘇聯提供各種機器和技術,還要有大量的熟練工人和高級技術人才來蘇聯工作。」 0
歷史上蘇聯的一五計劃雖然是一個偉大的成就,但是過程並不是那麼容易。 0
 
蘇聯工業化所需要的高級技術人才蘇聯並沒有,布爾什維克接手的沙皇俄國是一個爛攤子,除了資源和人以外什麼都沒有。 0
那個年代的義務教育普及率可沒有現在這麼高,即使到了1927年,蘇聯仍然存在百分之五十的文盲,指望這些人去實現工業化是不可能的。 0
「這些技術我們當然可以提供,蘇聯是社會主義國家,德國在未來也將成為社會主義國家,作為社會主義兄弟互相幫助是應該的。」 0
 
斯特拉瑟一口答應了下來,又故作為難地說道: 0
「只是,我們德國現在的情況也很困難,因為經濟恢復,各類企業都開始缺人了,想要把這麼多熟練員工送到蘇聯工作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0
而且,這些技術雖然說不上頂尖,但也是德國人民智慧的結晶,所以···」 0
 
「我知道我知道,」 0
基洛夫打斷了斯特拉瑟的話,他大大咧咧地給出了自己的籌碼, 0
「我們蘇聯肯定會給出足夠的誠意的,親兄弟也要明算賬嘛。 0
 
我們蘇聯會提供大量的糧食和礦產資源用來交換,還有石油。 0
至於那些技術人才的工資我們也會用外匯來結算的,就按照你們德國兩倍的市場價好了。」 0
「蘇聯有這麼多外匯?」 0
 
斯特拉瑟一臉震驚,他印象里蘇聯這個時候不還是處在外匯短缺的狀態嗎? 0
「現在還沒有,不過馬上就有了。」 0
基洛夫打了個哈哈,他可不會告訴斯特拉瑟,蘇聯未來是依靠出口糧食換取外匯的,這些糧食是來自於烏克蘭地區和集體農莊上交給國家的部分。 0
 
至於這樣做的後果是什麼,基洛夫也不願想也不敢想,他還是心存僥倖的心理,畢竟還沒有發生的事情總是存在變數不是嗎? 0
「既然這樣,那就好辦了。」 0
斯特拉瑟沒有多想, 0
 
「現在只剩下一個問題了。」 0
「什麼問題?」 0
基洛夫疑惑。 0
 
「我認為,按照我們蘇德兩國的關係,只在經濟領域合作是不夠的,我們還需要達成更加深入的合作。」 0
斯特拉瑟提出了他的建議。 0
「什麼方面的?」 0
 
一旁的莫洛托夫忍不住問道。 0
「軍事。」 0
斯特拉瑟的話讓房間裡短暫地安靜下來。 0
 
「這不可能,我們此行只被授權在經濟領域達成合作,軍事合作是不被允許的。」 0
莫洛托夫驚呼。 0
「抱歉,斯特拉瑟同志,我們確實沒有這個權力,或者說我們此行的人都沒有這個權力。」 0
 
基洛夫聳了聳肩,雖然擔心因此影響了合作,不過他還是實話實說了。 0
「這種級別的合作一定要得到斯大林同志的同意才行,而且需要派人當面和他談。」 0
「那正好,我們可以派人去莫斯科一趟,在具體條約簽訂後就跟你們一起走吧。」 0
 
斯特拉瑟對此倒不意外,蘇聯的權力模式他還是了解不少的,知道基洛夫他們說的是實話。 0
「沒有問題,這我還是能向莫斯科請示的。」 0
基洛夫點點頭。 0
 
「非常感謝,基洛夫同志,我相信蘇德之間一定能達成緊密的合作的。」 0
斯特拉瑟表面上神色平靜,內心卻非常激動,穿越前他一直沒有機會親自到克里姆林宮旅遊,現在他終於有機會達成自己的夙願。 0
 
 
目錄

評論 0

閱讀設定

文字大小
-
18
+
  • Amy
  • Mary
  • John
  • Smith
  • Ed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