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李闖的舊案重啟申請,很快就得到了上級的批准。
由他牽頭,組建新的專案組,重新調查二十年前的林雯案。
出乎意料的是,市局領導還還批准了——我作為特殊顧問加入專案組。
「你是案件關鍵線索的發現者,再說,目前的嫌疑人【長路明】本來就是衝着你的小說來的。我們還需要你繼續套ta的話呢。」李闖解釋說。
於是接下來的一周,我的工作地被安排在了李闖辦公室里,就坐在他的對面。
在李闖的指導下,我在接下來的連載更新里,故意加入了大量【林雯案】的相關細節,並把一些從未對外公布的細節專門寫錯,等待【長路明】的反應。
一天之後,【長路明】更新了3條評論:
「我認為,兇手離開時沒必要帶走那根當做兇器的小提琴弦,順手扔在床底下就好了。他戴着手套,並不擔心留下自己的痕跡。」
「殺人的夜,不適合下大雨,死者遇害時,外面應該下着輕柔朦朧的毛毛雨,直到一切塵埃落定,雨才會越下越大,滌清這個骯髒的世界。」
「被小提琴弦突然勒住頸部,死者根本沒有機會激烈掙扎,是的,她沒有掙扎,也沒有喊叫,她只是睜大了眼睛,很快就失去了知覺。」
這些評論里的描寫,太過詳細,也太過理所當然了,一股冰冷的寒意從我的腳底直竄上來。
李闖立刻安排核實這些細節,很快就有了結果:檔案顯示,兇器是一根直徑0.4mm小提琴A弦,確實是在林雯的床底下發現的。而且通過調取氣象記錄,案發當晚確實一直下着小雨……
這已經不是普通的巧合了。
李闖眉頭緊皺,「老秦,你的直覺沒錯,這人絕對不是普通的讀者。他知道的這些細節,只有在場的人才可能知道。」
就在這時,一個頭髮亂蓬蓬的小警員興奮地跑進來,「闖哥!查到了!查到【長路明】的IP地址了!」
我和李闖幾乎是同時猛地站起身,「在哪?!」
「在市中心的一棟高檔公寓,登記的戶主名字叫趙路明,是一個小提琴家!」
(7)
當天晚上的案情分析會上,投影屏幕放着大幅的趙路明照片,照片裡的男人看起來斯文儒雅,眼神卻透着一絲陰鬱和神經質。
「趙路明,今年45歲,知名小提琴家。」李闖指着屏幕上的照片,「二十年前他是市交響樂團的小提琴手。巧合的是,趙路明當年和林雯的妹妹林晴,剛好在同一個樂團工作。」
「更有意思的是……」李闖從檔案袋裡抽出一張泛黃的演奏會門票,「案發後,當時的專案組在林雯家找到了這個。那年五月份,趙路明和林晴在老音樂廳有一場重要演出,顯然林雯也去看了這場演出。」
我盯着演奏會門票上的日期,「演出是在案發前兩個月?」
「沒錯,」李闖點點頭,「卷宗里有一份林晴的口供,據她說,在案發前一周,有人連續幾天在半夜按姐姐林雯的門鈴。可打開門之後,門口一個人都沒有,只有一束白玫瑰。林雯當時也報了警,但是那個年代沒有監控,查了幾天也沒查出什麼,林雯的安全也沒有受到實質性威脅,所以也就不了了之了。」
「你懷疑這個人是趙路明?」我再次轉頭看向照片上的男人。
「不光是我懷疑,林晴當初也懷疑過他,當時的專案組也調查過趙路明。但是,趙路明聲稱,案發當晚自己因身體不適去了醫院,值班醫生記得趙路明去過醫院,但時間已經過去了好幾天,他也記不清具體是幾點了。現在想來,那會兒的醫院既沒有監控,又沒有電子記錄,這份就醫記錄根本就不能作為趙路明的不在場證明。」
我輕輕咬着筆頭,「你是說,趙路明當時很可能正在瘋狂追求林雯,被林雯拒絕後,心生怨恨,所以......」
就在這時,身後李闖辦公室里傳來了「叮咚」的提示音,來自我的電腦。
我和李闖交換了一下眼神,同時起身進去查看。
果然是來自【長路明】的一條最新評論。
這條評論是針對我下午剛剛更新的一段小說,我突發奇想,在這一段里編造了一個破案的線索:兇手在案發前曾去過被害者家樓下的咖啡館,點了一杯冰咖啡,在杯子上留下了半枚指紋。
顯然這段胡編亂造的情節引起了【長路明】的關注,他的評論明顯帶着情緒:
「這一段真是看不下去,完全就是胡扯!那家咖啡館是去年才開的好嗎!二十年前那裡是個理髮店,那個理髮店的老闆在沒生意的時候,就喜歡在門口的躺椅上曬太陽!」
「哼!」李闖站在我身後,「看來,這個趙路明還是個跟蹤狂……他很清楚林雯家的位置,甚至對二十年前的理髮店都記得這麼清楚,很有可能他當時就住在林雯家附近。」
先前那個頭髮亂亂的小警員站在旁邊,興奮地說:「肯定就是他了!怎麼樣?闖哥,抓不抓?」
李闖用力拍了一下小警員的後腦勺,「抓個屁啊抓!咱們手頭沒有實證,就憑這幾條網上的評論,根本就定不了他的罪,搞不好還會打草驚蛇。」
李闖看了看我,又看了看電腦屏幕上閃爍的光點,「老秦,接下來還是得靠你!」
「我?」
「對!我們得想辦法拿到趙路明的DNA!」
評論 0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