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進展順利,我們的「AR校園」方案在初審中獲得了評委的一致好評,順利進入決賽。決賽要求提交更完善的作品原型和進行現場答辯。
我們團隊的三個人,我負責整體設計和視覺呈現,沈亦舟負責技術實現,經管院的學姐李薇負責商業策劃和答辯PPT。分工明確,合作愉快。
然而,就在我們全力備戰決賽的時候,麻煩找上門了。
這次大賽的熱門隊伍不止我們一個。其中,由校花級人物、同樣來自設計學院的喬薇薇帶領的團隊,也是奪冠呼聲很高的競爭對手。她們的項目是一個智能化的校園二手交易平台,據說已經拿到了天使投資的意向。
喬薇薇人長得漂亮,家境優越,專業能力也很強,在學院裡一直眾星捧月。她似乎對我這個「突然冒出來」的競爭者頗有微詞,尤其是在知道我的團隊裡有沈亦舟之後。
明里暗裡,我開始聽到一些關於我的流言蜚語。
「聽說林溪那個項目能入圍,全靠沈亦舟的技術撐着,她自己設計能力很一般。」
「就是啊,她平時那麼不起眼,怎麼突然就搭上沈亦舟了?還不是看中人家的背景和能力。」
「我聽說啊,她為了讓沈亦舟幫忙,可沒少獻殷勤呢。」
這些話傳到我耳朵里,像一根根細小的針,扎得我心裡很不舒服。我知道自己不該在意,但面對這些夾雜着嫉妒和惡意的揣測,我很難完全無動於衷。
更讓我難受的是,喬薇薇開始有意無意地接近沈亦舟。
好幾次,我去找沈亦舟討論技術問題,都碰到喬薇薇也在計算機系的實驗室。她會端着咖啡或者點心,笑意盈盈地和沈亦舟說話,討論一些「技術難題」。
沈亦舟對她的態度,和我平時看到的一樣,禮貌而疏離。但他並沒有明確拒絕她的靠近。這讓我心裡像壓了一塊石頭,悶悶的。
「你看那個喬薇薇,簡直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蘇濛憤憤不平,「天天往沈亦舟跟前湊,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們才是一隊的。」
「算了,她願意湊就湊吧,反正沈亦舟也沒理她。」我故作輕鬆地說,心裡卻忍不住泛酸。
真正讓我感到不安的,是一次偶然的撞見。
那天下午,我和李薇學姐在咖啡館完善答辯PPT。中途我去洗手間,回來的時候,路過一個半開放的卡座,無意間瞥見裡面坐着的兩個人——沈亦舟和喬薇薇。
他們似乎在談論項目的事情。喬薇薇側對着我,笑得很開心,身體微微前傾,姿態親昵。而沈亦舟,雖然表情依舊淡淡的,卻沒有像往常一樣立刻拉開距離。
我的腳步像被釘住了一樣,愣在原地。心臟像是被一隻無形的手緊緊攥住,有點透不過氣。
他們到底在聊什麼?為什麼沈亦舟會單獨和她在這裡見面?他不是說很忙嗎?
各種疑問和猜測在我腦海里翻騰。我不敢再看下去,幾乎是落荒而逃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林溪,你怎麼了?臉色這麼白?」李薇學姐關切地問。
「沒……沒事,」我勉強笑了笑,「可能是咖啡喝多了,有點心慌。」
那一刻,之前因為沈亦舟那些細微關懷而滋生的甜蜜和期待,瞬間冷卻了大半。理智告訴我,他們可能只是正常的項目交流,但情感上,我無法控制地感到失落和動搖。
沈亦舟對我,真的只是普通的隊友,或者……是對那個冒失潑了他一身咖啡的女生的些許照顧?他對喬薇薇,是不是也一樣?甚至……更好?
我開始變得有些患得患失。在和沈亦舟的交流中,我不再像以前那樣輕鬆自在,總是忍不住觀察他的表情,揣摩他的用意。
他似乎察覺到了我的不對勁。
有一次,我們在線上討論一個算法問題,我因為走神,頻頻出錯。
「林溪,你不在狀態。」屏幕上彈出他的消息。
「抱歉學長,我……」我不知道該怎麼解釋。
「遇到什麼麻煩了嗎?」他問。
我猶豫了一下,打字:「沒有,就是……最近有點累。」
「決賽壓力是很大,」他回道,「但要相信自己。你的設計很有亮點,技術上的問題有我。」
看着他鼓勵的話,我心裡稍微安定了一些。但那個咖啡館的畫面,依然像一根刺,扎在我心裡。
也許,是我太貪心了。能和他成為隊友,得到他的幫助,已經是莫大的幸運了。我不該再奢求更多。
評論 0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