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將筆記本合上,長舒一口氣。
經過這段時間的觀察,我對秦楓的了解依然停留在表面。
他就像一本合上的書,我只能看到封面,卻無法窺探內頁的內容。
我得想個辦法接近他。
周末,我特意起了個大早,來到圖書館。
根據我的觀察,秦楓每周六上午都會準時出現在這裡,占據靠窗的那個位置,一坐就是一上午。
我故意選了他旁邊的座位,假裝在認真學習,實際上眼角的餘光一直在關注他的一舉一動。
秦楓今天穿了件深藍色的襯衫,在陽光下微微泛着光。
他低着頭,專注地翻閱着一本厚重的書籍,眉頭時而舒展,時而緊鎖,仿佛書中的內容牽動着他的情緒。
我悄悄瞄了一眼書名——《量子力學導論》。
這傢伙的愛好還真是特別,不過也難怪他能拿下那麼多獎項。
我假裝對高數題目犯了難,輕輕嘆了口氣,然後"不經意"地抬頭,正好對上他的目光。
"遇到難題了?"秦楓問道,聲音比我想象中的要溫和。
我點點頭,裝出一副苦惱的樣子:"這道題怎麼也想不明白。"
秦楓放下手中的書,湊過來看了看我的題目。
他身上有淡淡的薄荷香氣,讓人莫名安心。
"這裡需要用到拉格朗日中值定理,"他指着我的筆記本說,"你看,如果從這個角度思考..."
他的講解清晰明了,沒有一絲炫技的成分,完全是為了讓我理解。
我假裝恍然大悟:"原來如此!謝謝你,秦楓。"
他微微一愣:"你知道我的名字?"
糟糕,一不小心暴露了。
我趕緊解釋:"我們不是同一個班嗎?而且你在學校里挺有名的。"
秦楓似乎接受了這個解釋,只是淡淡地"嗯"了一聲,又回到了自己的書中。
接下來的幾個周末,我都會"恰好"在圖書館遇見秦楓,並且總能找到一些問題向他請教。
他每次都會耐心地解答,但從不主動與我交談,問完就走,乾脆利落。
這種若即若離的態度,反而激起了我更強烈的好奇心。
我想了解他更多,不僅僅是作為任務目標,還因為他身上那種矛盾的特質:冷漠卻又溫柔,疏離卻又細心。
一天下午,我在校園的音樂教室外聽到了鋼琴聲。
那旋律熟悉又陌生,像是某首古典曲子的變奏,卻又融入了現代的元素。
我輕輕推開門,驚訝地發現彈琴的人竟然是秦楓。
他沉浸在音樂中,修長的手指在黑白琴鍵上跳躍,眼神專注而柔和,與平時冷淡的樣子判若兩人。
我不由自主地站在門口,聽完了整首曲子。
"肖邦的《夜曲》,Op.9 No.2,"當最後一個音符落下,我情不自禁地鼓掌,"你彈得真好。"
秦楓顯然沒料到有人在聽,略顯尷尬地合上琴蓋:"只是隨便彈彈。"
"我沒想到你還會彈鋼琴,"我走進教室,在他旁邊的椅子上坐下,"而且彈得這麼好。"
"小時候學的,"他淡淡地說,"現在偶爾彈彈,放鬆一下。"
我眼前一亮:"我也喜歡肖邦!雖然我不會彈鋼琴,但我很喜歡聽古典音樂。"
這是個謊言,我對古典音樂一竅不通,但為了找到共同話題,這點小謊無傷大雅。
秦楓看了我一眼,似乎在判斷我話的真假,然後問:"你還喜歡哪些作曲家?"
我腦中飛速搜索着之前做功課時記下的名字:"貝多芬、莫扎特、巴赫..."
"都是大眾選擇,"他輕笑一聲,"有沒有更具體的偏好?"
被他這麼一問,我有些慌了,只能硬着頭皮說:"其實我最近才開始接觸古典音樂,還在探索階段。"
出乎意料的是,秦楓並沒有揭穿我,而是點點頭:"那我可以推薦你幾首入門曲目。"
他拿出手機,打開音樂軟件,創建了一個歌單,然後分享給了我。
"這些都是比較容易理解的作品,聽完這些再去聽其他的,會更有感覺。"
我接過他的手機,看着屏幕上的歌單名——"古典音樂入門指南"。
這一刻,我感到一絲愧疚。
我接近他是帶着目的的,而他卻真誠地分享着自己的愛好。
但任務就是任務,我不能心軟。
"謝謝,我一定會好好聽的,"我真誠地說,"對了,你平時還有什麼愛好嗎?"
秦楓收起手機,表情又恢復了平時的冷淡:"沒什麼特別的,就是看書、聽音樂、偶爾打打籃球。"
"籃球?"我驚訝地問,"我還以為你只喜歡安靜的活動呢。"
"體育也是放鬆的一種方式,"他站起身,準備離開,"時間不早了,我還有事,先走了。"
就這樣,他又一次地結束了我們的談話。
但這次,我獲得了一個重要的信息:他喜歡打籃球。
接下來的日子裡,我開始有意無意地出現在籃球場邊。
果然,每周三下午,秦楓都會和幾個朋友在那裡打球。
球場上的他和平時判若兩人,充滿活力和激情,汗水浸濕了T恤,陽光下的笑容格外耀眼。
我假裝在場邊看書,實際上目光一直追隨着他的身影。
第三次"偶遇"時,秦楓投完最後一個三分球,走到我身邊坐下,喘着氣問:"你最近怎麼總在籃球場?"
我合上書,笑着說:"天氣好,想出來曬曬太陽。你打球很厲害嘛。"
他擦了擦汗,搖搖頭:"一般般,就是喜歡這種感覺。"
"什麼感覺?"我好奇地問。
"全身心投入一件事,忘記其他所有煩惱的感覺,"他望着遠處,眼神有些飄忽,"很純粹,很自由。"
這是他第一次向我透露內心的想法,我有些受寵若驚。
"我懂,"我輕聲說,"就像沉浸在音樂中的感覺一樣吧?"
他轉頭看我,眼中閃過一絲驚訝,然後點點頭:"差不多。"
從那天起,秦楓對我的態度明顯有了變化。
他會在校園裡遇到我時主動打招呼,偶爾還會詢問我有沒有聽他推薦的音樂。
我當然聽了,而且還特意做了筆記,這樣才能在他問起時侃侃而談。
漸漸地,我們的交談不再局限於學習和音樂,有時候也會聊到電影、書籍,甚至是對未來的規劃。
我發現秦楓其實是個很有想法的人,只是不善於表達,或者說,不願意輕易向人敞開心扉。
但我知道,我的努力開始有了回報。
他正一點一點地向我打開那扇緊閉的門。
然而,僅僅這樣還不夠。
我需要一個更深入了解他的機會,一個能夠真正走進他內心世界的契機。
就在這時,學校公布了年度科技創新大賽的消息。
這是一個需要組隊參加的比賽,而秦楓以往都是獨自參賽並獲獎的。
這是個絕佳的機會。
我決定參加這次比賽,並想辦法與秦楓組隊。
通過這次合作,我相信能夠更加了解他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
也許,這就是打開他心門的鑰匙。
我在心裡暗暗下定決心:這次比賽,我一定要和秦楓成為隊友。
不僅是為了任務,還因為我真的對這個複雜而又單純的男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我想知道,在那冷淡外表下,究竟藏着怎樣的一顆心。
評論 0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