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剎瞳 67: 第六十七章-调查丧葬纸扎铺
0%
墨書 Inktalez
接下來,林明昶兵分兩路,兩人一組。 0
他自己帶着小周,排查春城所有的喪葬紙紮鋪;第二組警員負責深入調查最近三起離奇自殺案死者之間的共同點。 0
春城的喪葬業,自清中期就頗為發達,目前統計下來,大小共計二十七家喪葬紙紮鋪。 0
兩人排查了整整兩天後,林明昶根據店鋪位置、所用紙張質地、紙人工藝等,已經初步排除掉了一部分喪葬紙紮鋪。 0
他揉了揉酸脹的眉心,看着眼前的一串名單,估計今天又是一個通宵了,就在這時他猛然想起一個人!這個人或許可以幫上忙! 0
次日清晨,雨過天晴,春城老街的石板路清爽濕滑。 0
林明昶走進"聚香園"茶樓,這是一座百年老茶樓了,木質樓梯踩上去吱呀作響的。 0
在二樓角落的雅座里,他見到了自己想找的人,此人可是一個老茶蟲,林明昶不用猜都知道一定能在這兒找到他。 0
只見一位身着灰布長衫的消瘦老者一大早就在悠然品茗,這位曾經的春城商會老會長雖然早就已經退隱,但整個人看起來依然睿智敏銳,想要了解春城的行業秘聞,他可是一張活地圖。 0
見到林明昶,老會長有些微微吃驚,他點點頭,示意林明昶坐下,然後端起紫砂壺倒了一小杯春茶放在自己對面。 0
"林警官大清早就來尋老朽,想必是有急事。" 0
林明昶在老會長對面坐下,簡潔地說明了來意。 0
 
老會長放下茶杯,慢條斯理地給林明昶梳理了一條春城喪葬紙紮業的脈絡: 0
"春城的喪葬紙紮業啊,興盛於清朝同治年間。若論歷史最久的,春城首推'福源齋'和'壽安坊',這兩家都開了有百餘年了。福源齋是洪家祖上從湘西帶來的手藝,特點是紙人面相生動,用料考究;而壽安坊是本地汪家的祖傳工藝,以紙紮建築見長,尤其是那些紙紮府邸,做得極為精巧。" 0
老會長端起茶杯啜了一口,繼續講:"後來到了民國初年,又出現了'瑞記',創始人杜瑞生原是福源齋的學徒,後來自立門戶,改良了不少技藝,但是論及做工的精細度,還是不如福源齋。還有,近年來生意興旺的'天緣齋',這家鋪子有些特別。掌柜姓莫,原是江南人,據說曾在江南一帶遊歷多年,集各家之長。他們家的紙人有一種特別的做法,聽說融入了某種古老技藝,能夠'引魂護靈',頗受一些講究人家的青睞。" 0
林明昶拿出案發現場找到的紙人,請老會長過目。 0
老會長反覆看了看,又用手指捻了捻。 0
"這紙的質地和紋路,還有這種製作的工藝...在春城無非就三家:福源齋、壽安坊和天緣齋。" 0
"不過..."老會長頓了頓,緊皺眉頭說道:"尋常紙紮人偶都是為送葬準備的,若出現在活人家中,那就大為不妥了。" 0
林明昶根據老會長提供的線索,安排警員着便衣對三家喪葬紙紮店進行了走訪,切勿打草驚蛇。 0
警員先去了壽安坊,發現店主從年後就一直臥病在床,店裡由兒子和學徒勉強支撐,近期幾乎沒有接過大的訂單,更沒做過類似的紙人。隨後又去了天緣齋,發現這家店的紙人,從形制到符咒都很有自己的特色,與案件中紙人完全不同。 0
排除了這兩家後,林明昶已經確定,福源齋很可能就是這種詭異紙人的來源了。 0
 
 
目錄

評論 0

閱讀設定

文字大小
-
18
+
  • Amy
  • Mary
  • John
  • Smith
  • Ed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