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八零之寵婚
當然,沒了趙雅梅,趙奶奶還是要好好跟趙國慶和何芸道道的:“縣政府有活做,你們都不幫著活動活動,多想想自家兄弟?”
何芸是真的對趙奶奶無言以對,一個字都懶得跟趙奶奶多,隻是轉過頭,看向了別的地方。
眼見何芸的反應就知道,她這是不想出麵。實話,趙國慶也不怎麽想跟趙奶奶講道理。不是不孝順,主要是他很清楚,趙奶奶這個人吧,根本就講不通。
也所以,就算趙奶奶是親娘,趙國慶也是慣常避而遠之的。
不過眼下的情況很明顯,趙國慶躲不開,就隻能正麵對上了。
“娘,咱家也沒誰會木活……”哪想到趙國慶才剛開口,就被趙奶奶給打斷了。“誰沒人會?你大哥家的兩個子,最近不都一直跟著戚錚在忙活?兩兄弟每那麽辛苦上戚家來幫忙,做的可比你這個親叔叔能想到的要多。現下可好,一有好事,你們就光知道往外推,完全沒有問問
咱們自家人。”隻聽趙奶奶這話的意思,好像她真的在為趙振奇兩兄弟著想。
至少,在趙國慶和何芸聽來,就是這個意思。而不等兩人多想,趙奶奶的後續真實企圖就立刻彰顯了出來:“再了,誰不是從不會到會?戚錚生下來就會木活?你四弟以前不會,現下還不會立刻學?不就是做幾張桌椅嗎?還能難倒你四弟?你四弟那
麽聰明,從到大學什麽東西都快……”
得,聽到趙奶奶後麵的話語,趙國慶已然明白了趙奶奶的真實用意。
來去,趙奶奶心裏想的還是老四一家。前麵那麽多的鋪墊,還提到了趙振奇兩兄弟,都僅僅是為了幫趙國富一家當墊腳石罷了。
趙國慶跟趙國富一家的關係,遠遠及不上跟大哥趙國強一家的親近。
更別提這事趙奶奶本來就想的不夠厚道,趙國慶就更加不可能幫忙了。“娘,人家那是縣政府,你真當你兒子是什麽大官,一句話就能改變政府的決定?我要是真的這麽有能耐,不消娘你吩咐,我肯定早就已經將所有的好處都歸到咱家了。”趙國慶畢竟是文化人,話還是很
有技巧的。
這不,他這話出口,不管事情成與不成,最起碼趙奶奶的反彈並不是很大。
當然,趙奶奶也不是輕易罷休的主。隻不過比起先前的理直氣壯,趙奶奶的氣勢明顯就削弱了。
滿臉狐疑的看著趙國慶,趙奶奶不由就壓低了聲音:“你的都是真的?這事真的沒有扭轉的餘地?雅梅那丫頭的婆家不是很厲害?雅梅她公公還是當官的呢……”
雖然趙國慶是親兒子沒錯,但是比起趙國富,趙奶奶儼然跟趙國慶是沒那麽親近的。彼此之間的信任,也就隱隱存有了間隙。
這種東西,表麵上看不出來,但是真到了關鍵時刻,立刻也就彰顯了出來。
於是,才有了趙奶奶的一再詢問,以及眼底和麵上掩不住的懷疑。
“娘,咱們這樣吧!換了咱家老四很有能耐,何芸娘家人想要老四幫幫忙,把好處都歸何芸娘家。你幹不幹?”伸手比劃了一下身邊的何芸,趙國慶此般打了個比方。
趙奶奶隻是想想,就皺起了眉頭。
何芸娘家?何芸娘家關她什麽事,憑什麽要她……
這樣的念頭才剛生出,趙奶奶就又打住了。
“不對啊!戚錚也是咱們趙家的女婿,是雅梅丫頭的娘家人。怎麽沒見孫家不答應的?”趙奶奶咬死了戚錚不放,堅決想要將這個大的好處拉到他們自家來。
在趙奶奶的認知裏,既然此事能交給戚錚,那就肯定也能交給別人。比起戚錚,趙國富跟趙雅梅的關係才更親近不是嗎?
怎麽也是親叔叔,有好事肯定得第一個給趙國富。至於戚錚?堂妹夫而已,必須得靠邊站。
“娘,戚錚不一樣。”雖然是自己的親娘,趙國慶卻委實生不出崇拜和敬仰來。反之,趙國慶此刻最想做的,就是擺脫趙奶奶的糾纏:“戚錚的名聲現如今已經在縣裏打響了。不光縣政府,就是咱們學,都知道了戚錚的名號。可是四弟呢?媽你也知道,四弟從來都不會做木活,怕是
連木材質地都分不清楚好壞,又怎麽可能一夜之間就變成木活好手?”
到手藝,趙國慶寧願相信他大哥趙國強能從頭開始學過,踏實穩重的走好每一步。也堅決不相信趙國富能有這個毅力和本事。
同為親兄弟,趙國富是如何的偷奸耍滑,趙國慶早就了解的極為透徹,不存在半點的隱蔽性。
要趙國富何其能幹,趙國慶是沒辦法服自己相信的。即便隻是想象一下,都很難。
所以,就算趙奶奶的再動聽,趙國慶也不會退讓,更加不會妥協。
“什麽什麽?戚錚都已經這麽厲害了?”戚錚現如今賺了錢的事情,趙奶奶是知道的。就是因為知道,她才會眼紅不已,想出這樣的點子來。
而親耳從趙國慶這裏得到證實,確定以及肯定,戚錚確實很能賺錢,而且還在縣裏打響了名聲……
趙奶奶不禁又轉換了其他的心思。
早知道,早知道還是該讓瑩兒嫁來戚家。這樣一來,戚家的錢就都是他們家的了。
趙奶奶也是厚臉皮,而且極為拎不清。都到這個時候了,還在惦記出嫁孫女婆家的錢財。
她倒是不曾想過,她自己家裏也是有媳婦的。要是許梅、何芸以及陳翠幾人的娘家都惦記上了趙家的錢財,現下還有她什麽事?
當然,以趙奶奶的自私,她是想不到這麽多的。在她本人的思想裏,固定隻有她自己,典型的以自我為中心,從來不會理睬其他人的想法。
有關戚錚是否厲害這一點,趙國慶點點頭,沒有任何遲疑的給出了標準答案。
起來,趙國慶也沒想到時隔一年,戚錚會發生如此巨大的轉變。
還記得當初趙金出嫁的時候,大家都在背地裏議論戚家這門婚事不夠好,趙金嫁來戚家肯定會吃苦受罪。
可事實上呢?戚家真的很好。
之前就從何芸嘴裏聽聞趙金在戚家的待遇,趙國慶對戚家人的感觀極好。
也是以,後來聽聞戚錚越來越好,趙國慶是發自內心的為戚錚感到高興。
跟趙奶奶的想法不一樣。在趙國慶看來,隻有戚錚有出息了,趙金的日子才能好過。
反之,戚錚的錢要歸趙家所有這樣的無理念頭,恐怕也隻有趙奶奶這種人才能想得出來。
“娘,咱們今是來戚家喝喜酒的。戚家得了兩個大胖子,是喜事。咱們跟著一塊樂嗬樂嗬,高興高興就成。其他的,就別再多想了。”眼見趙奶奶一副不肯罷休的模樣,趙國慶輕歎一口氣,勸道。“誰的?”趙奶奶猛然就飆高了音調,不怎麽高興的看著趙國慶,“你們又不是不知道,戚家的婚事本來該是瑩兒的。當初隻是一個意外,才讓趙金鑽了空子,撿了便宜。現下瑩兒在吳家過的不好,合該
再把兩次的婚事再給換回來。都該互相回歸原位,這樣才是正理。”
得虧趙奶奶真的敢把這種話出口。趙國慶直接就變了臉,倒抽一口氣。何芸更是忍不住冷哼一聲,不可思議的看著趙奶奶,驚道:“娘你沒搞錯吧?什麽叫換回來?金都給戚錚生了兩個兒子了,你讓他們怎麽換?再了,這事是你換就換的?也得看金他們幾個孩子都肯
不肯答應吧!”
何芸是真的很瞧不上趙奶奶。不是嫌棄趙奶奶的出身,而是看不起趙奶奶這種唯利是圖的不要臉作風。
每次都是這樣。這麽多年下來,趙奶奶好像從來都沒有變過。永遠都是這樣的厚顏無恥,從來都沒有道理而言,也不懂得何為羞恥和道德。
如果換了她是趙奶奶,已經做出讓趙金代為嫁來戚家這種令人詬病的事情來。要麽就可勁補償趙金,多多幫忙戚家改善條件。要麽,就盡可能躲得遠遠的,別再來戚家刷存在感,惹得大家都不愉快。
可趙奶奶呢?非但來了戚家,還有心拆散趙金和戚錚好好的日子,想要將趙瑩兒換回來?
句不好聽的。趙瑩兒在吳家過的不好,關趙金和戚錚什麽事?又不是趙金和戚錚逼著趙瑩兒嫁去吳家的!
當初明明是趙瑩兒和趙奶奶等人看上吳家的家境,這才暗度陳倉,從中搗鬼,強行扭轉了趙金和趙瑩兒的命運,李代桃僵了好不好?
別趙瑩兒在吳家過的不好,哪怕趙瑩兒死在吳家,趙奶奶等人也沒資格來戚家鬧事。更別提,想要把趙金和趙瑩兒給換回來了。
何芸的語氣是很不客氣的。帶著不讚同,也帶著質問。
趙奶奶立馬就聽得不高興了,惡狠狠的瞪著何芸:“你給我閉嘴!這兒沒你的事!我跟國慶話呢!”
趙奶奶對何芸不滿也不是一兩了。這麽長久一段時間,趙奶奶自認對何芸很是隱忍。
但何芸絲毫沒有收斂,反而變本加厲。像現下這一刻,何芸一個輩,居然也敢衝著她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
真是太不知道高地厚了,簡直無法無。
趙奶奶也是很久沒跟何芸見到麵了。突然一被刺激,立刻就什麽話都倒了出來,滿腹怨氣頃刻間高漲噴發。
隻不過趙奶奶顯然忘了,何芸從來都不是好話的,也不是可以任由她隨意拿捏的。
趙奶奶這般態度一出,何芸確實沒再插嘴。但同時,何芸也沒有再站在原地。
隻當趙奶奶不存在,何芸直接轉頭瞪向了趙國慶:“還站在這裏幹什麽?沒聽見你娘趕我走?”
在何芸和趙奶奶兩人之間,趙國慶向來隻會選何芸。這也是不管趙奶奶如何鬧騰,他和何芸的感情依舊能繼續,婚姻和家庭也一直圓滿的原因所在。
此刻亦然。盡管趙奶奶的臉色很是難看,趙國慶依然點點頭,拉住了何芸的手,轉頭對趙奶奶道:“娘,我和何芸先去跟戚家打個招呼。難得來一趟。”
換而言之,趙國慶這是不打算奉陪了,隨趙奶奶自個鬧去。反正他們不配合,趙奶奶也翻不出什麽浪花來。
現在是忙著去跟戚家人打招呼的時候嗎?明明該的是如何讓趙金和趙瑩兒換回來的正事。
咬咬牙,趙奶奶忍不住就在心下對著趙國慶一番責罵。
趙國慶什麽都好,就是太怕媳婦。要不是何芸太厲害,趙國慶又太沒出息,趙奶奶老早就搬去縣裏住了。
有好日子過,誰樂意窩在柳葉村?
明擺著三個兒子當中,趙國慶最有文化,也最有出息,趙奶奶合該搬去城裏享福的。
結果趙奶奶直到現下也還跟著趙國富一家在住,可不就是自覺受了委屈?
趙國慶卻是不管趙奶奶怎樣想的。當初他娶何芸的時候就承諾過,會好好對何芸。
要是趙奶奶是一位盡職盡責的好婆婆,趙國慶當然會一碗水端平。可眾所周知,趙奶奶從來都不是個好相處的。
若是在此般情況下,趙國慶還一味偏幫趙奶奶。那麽顯而易見,他自己這個家的日子不用過了。
也所以,趙國慶想的很清楚,也很透徹。不管怎樣,都會站在何芸這邊。
眼看著趙國慶真的就這樣跟何芸離開了,趙奶奶跺跺腳,二話不就跟在了後麵。
行啊,正好趁著這個時機,她也好好找戚家人道道。等有了戚家人的態度,其他人的想法也就不是什麽事了。
緊急通知: 最近發現很多高仿網站或app!導致很多用戶反應賬號密碼錯誤,無法登陸和很多不存在等問題!請大家訪問時一定要看清網址!
唯一網址為全拚音:yikaniashune或yikaniashu
其他均為仿冒網站或app!如用戶在訪問仿冒網站時,被誘導消費出現任何損失,本站概不負責!切記!!!
()
評論 0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