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青嵐再過了幾天,終於與蕭衍在襄陽會合。然而,蕭衍似乎仍然懷有一肚子怒氣,連續好幾天都不跟她說話。
等他們一起回到蕭府了還依舊如此。
與此同時,對於打了敗仗的蕭衍,蕭鸞並未過多責怪,反而送給他一份大禮,任命他出任雍州刺史,負責雍州的防務。
----
在皇宮中,齊明帝蕭鸞坐在龍椅上,周圍是富麗堂皇的宮殿。
大臣們謹慎地圍繞在他周圍,表情肅穆,顯示出皇帝的威嚴。
齊明帝蕭鸞對大臣說:「雍州刺史的曹虎表現實在太令人失望了,即日起降職。」
蕭鸞的眉頭微微皺起,他思索著雍州刺史的問題。曹虎的表現確實令人失望,但這個關鍵職位不能留空,需要一位有能力且可靠的將領來擔任。
一位大臣謹慎地上前,低聲建議:「陛下,或許可以考慮調任劉暄為雍州刺史。他已位居二品官服務多年,他的經歷和聲望足以讓人信任。」
蕭鸞點頭表示理解,但他的眼神仍然凝視著遠處。劉暄確實是一個合適的選擇,但他也了解劉暄不太願意離開目前的職位,尤其是在年紀漸長的情況下。
不過,他也不想草率做出決定,於是他命令大臣送信給劉暄,詢問他對調任雍州刺史的看法。這封信充滿了尊重和期望,希望劉暄能夠為國家的需要考慮。
劉暄接到皇帝的信後,陷入了一番矛盾和思考。他深知雍州的地理環境和民情,如果能夠成為雍州刺史,對他的政治生涯將是一個極大的推進。然而,他也已經在目前的職位上建立了深厚的政治網絡,離開可能會讓他失去這些關係。
最終,劉暄決定回信給皇帝,表示他年事已高,無法擔此大任。
齊明帝蕭鸞經過多次思考後,唯一有能力且令人放心的選擇就是蕭衍了。
大臣們交頭接耳,表達對蕭衍的擔憂。其中一位大臣說:「陛下,蕭衍雖然年輕有為,但此次的敗仗實在令人失望,可見他的能力仍有不足之處。我們不能因為他之前的戰功而對他姑息。」
另一位大臣則認為:「雍州刺史一職實在太重要,不能輕易交給一位年輕且曾經失敗的將領。」
齊明帝蕭鸞的眉頭微微皺起,他深知自己的選擇可能引起爭議,但他堅信蕭衍有能力勝任這一職位。
他堅定地回應:「蕭衍雖然年輕,但他有過多次的勝利,他的才華不可否認。一次失敗並不代表他的全部,我相信他有能力擔任這個職位。」
大臣們無法反駁皇帝的話語,只能默默接受這個任命。齊明帝蕭鸞決定派遣太監將雍州刺史的任命詔書送到蕭衍府邸,以確保這個決定能夠傳達給他。
----
蕭府這天,一切如常,家人們正在忙著各自的事情。
突然,一名宮廷使者進入了府邸,這使得蕭家的人們都感到一陣緊張,擔心是否因為之前的敗仗,皇帝派人來興師問罪或處罰。
然而,當使者帶來的消息揭曉時,府內的氣氛迅速變得喜氣洋洋。
蕭衍偕同家眷領旨。
趙青嵐聽到關於蕭衍的任命,她立刻找到蕭衍,想跟他一同討論。
----
終於,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趙青嵐和蕭衍在襄陽的一處小橋上相會。蕭衍的臉上仍然帶著陰霾,他注視著流水,似乎對遠處的山川景色毫不在意。
然而,當她走向蕭衍時,他臉上依然帶著一抹不悅的神情,似乎對之前的失敗情有不甘,他們一連好幾天都沒有交談。
蕭衍,身處兩難之境,雖然內心懷恨,但卻也不忍心對趙青嵐發火。他終於忍不住開口,語氣仍然冷淡:「妳怎麼來了?」
趙青嵐微笑著,試圖化解氣氛:「我來看看你,畢竟我們不能一直冷戰下去。」
趙青嵐走到他身邊,小心翼翼地開口:「蕭衍,我知道你對這次的戰敗感到灰心,以及對我擅自做決定感到非常不滿,但事情已經發生了,我們不能改變過去。」
蕭衍沒有回頭,但他緩緩點頭,示意她繼續。
趙青嵐繼續說道:「這次的挫折可能只是一個短暫的停頓,我們仍然可以走向更偉大的未來。蕭鸞並未過多責怪你,相反,他任命你為雍州刺史,這是一個極為重要的職位,也是一個新的機會。」
蕭衍終於轉過身,他的眼神仍然帶著困惑和疑問:「為什麼是一個新的機會?」
趙青嵐耐心解釋:
「雍州是一個戰略位置極其重要的地方,自東晉以來,一直以其強大聞名。拆分荊州設置雍州的目的正是為了制衡荊州,並作為抵禦北方的第一道防線,雍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樣的職位,代表著蕭鸞對你的信任,也代表著你的機會,你可以在那裡重新證明自己的能力。」
蕭衍終於轉過身,他的眼神仍然帶著困惑和疑問:「那這樣重要的雍州刺史的職位,為什麼要給我?」
趙青嵐像是要幫蕭衍解惑一樣說道:「或許蕭鸞原本不是打算給你的,但你的失敗也許讓他改變主意。有時候,一個人要是太順風順水,能力過於功高震主,反而會引來嫉妒和危機。蕭衍,你這次的敗仗或許讓蕭鸞更加放心地把這個重要的職位交給你。」
蕭衍沉思片刻,然後深吸一口氣,似乎放下了一些心中的包袱。他看著趙青嵐,感激地說:「謝謝你,青嵐,你總是能夠給我明智的建議和支持。」
趙青嵐也露出了一個溫暖的微笑,就算知道蕭衍內心有許多困惑和不滿,但他們之間的友情仍然堅不可摧。
評論 0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