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飆野草 63: 第63章 惊艳
0%
墨書 Inktalez
我終於要上高中了,拿到的錄取通知不是預想中的縣一中,而是位於高沙鎮的洞口三中,媽媽的母校。 0
進入三中,源於這一年洞口縣的高中招生發生了兩項誰也臆想不到的變化;現在想起來,1984年的全年,有一個詞一直迴蕩在中國大陸,那就是「改革」,這兩項變化,也許就是洞口縣教育界採取的改革行動。 0
第一項改革,是這次初中升高中,居然把體育成績也列了進來,還專門組織了一次考試,雖然沒有像其他7門課一樣計算總分,但就是這一門考試,讓我與一中失之交臂了。這一次考試以區為單位進行,我們的考場設在區政府所在地橋頭——五中,帶隊的是學校的體育老師、羅永中的父親,考試的項目有立定跳遠、五十米短跑,還有測試視力。畢業於花園中學這樣一個體育課只是做做廣播操、玩玩籃球的農村中學,我們從來沒有進行過跳遠和跑步的訓練,靠的完全是身體底子,偏偏我又長得遲,年齡個頭都偏小,比大多數同學矮一個頭、輕二三十斤,再加上沒有任何技巧和要領,考試的結果可想而知。後來我得知,當年上一中,文化成績只要570分就可以了,但體育成績必須達到60分以上,不少文化成績比我低的同學,都如願以償地進了一中。 0
第二項改革,就是縣裡準備打造一批「名牌學校」,不再讓一中把所有成績優秀的學生全部選走,而是明確將全縣排名比較靠前的二中、三中納入試點範圍,每個學校安排六十到八十名文化成績達到一中錄取線的學生入讀。這項改革,因為掌握在縣教育局的決策者手上,我父親作為初中校長都不知道,我更加無從知曉,因此,還以為憑自己的成績,到了三中,一方面有點委屈,另一方面,又有點沾沾自喜,以為自己是當然的「尖子生」,大有「老子天下第一」的味道。 0
高沙是我去過幾次的地方,三中也很好找,帶着簡單的行李,我在1984年9月1日準時趕到學校報名,然後是交費、領課本、分寢室…… 0
學校的節奏很快,就在報名的時候,我們被告知:3日上午將召開全校師生大會。 0
初秋的太陽,固執而又滾燙,一千多學生自帶凳子整齊地坐在操場上,誰也不敢發出一丁點聲音,即使是三年級甚至複課班的「老油條」,也只能屏住呼吸,假裝看着主席台上年近花甲卻又威儀全校的校長,聽着他那抑揚頓挫、響徹全場的報告。 0
對於這位有點發福的校長,我記住了他那代表知識分子身份的高度近視眼鏡,也記住了他講述的從民國初年蓼湄中學創辦到培養出眾多專家學者的三中歷史,但內心深處,只是覺得這個母親的母校,也僅僅是比花園中學那個初中高一個等級而已。 0
隨着校長「請新生代表上台講話」的聲音,大會被推向了一個新的高潮,全場的目光都集中到那個輕快、堅定地走向主席台的身影,她居然是坐在我前排的同班同學! 0
那個在別人看來有點嬌小的身影,在我這個身高還沒長到一米五的人看來,至少並不顯得柔弱,再加上那平靜而堅定的步伐,甚至讓我看出了「高大」兩個字。以我自己的經歷,即使在花園中學屬於當然的「第一方陣」,還擁有「父親是校長」這樣一個無形的光環,在全校師生面前講話做事,也會手忙腳亂語不成調。那次麻着膽子喊早操,即使躲在父親的小房子裡,沒有直接面對同學和老師,我也感覺到自己的聲音明顯有點變調,像這樣陌生的場合,恐怕早就「兩股戰戰幾欲先走了」。 0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清脆的聲音通過喇叭響起在操場的每一個角落,也拉回了我的思緒,講的內容無非「三中是一個優秀而又歷史悠久的學校,能夠進入三中學習是我們的榮幸,我們要向高年級的哥哥姐姐們學習,努力成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優秀學生……」,我聽起來卻宛如「兩個黃鸝鳴翠柳」或者「大珠小珠落玉盤」。 0
突然間,喇叭里傳不出任何的聲音,主席台上的那位女同學繼續講了兩句才發覺。可她並沒有任何慌張的樣子,只是緩緩地停了下來,輕輕地轉過頭看了看主持會議的校長,又繼續站在話筒前。直到兩三分鐘之後,見到工作人員的示意,她用手指輕輕地敲了一下話筒,又接着講了起來…… 0
大會還在繼續,我的心底,不由自主地冒出兩個字——驚艷! 0
 
 
目錄

評論 0

閱讀設定

文字大小
-
18
+
  • Amy
  • Mary
  • John
  • Smith
  • Ed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