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我注意到諸葛亮的神情略微有些變化,他眉頭微蹙,似乎對我所說的「人人平等」感到不解。我身旁的沈逸見狀,立刻上前一步,拱手行禮道:「丞相,我們所說句句屬實。我等來自千年之後,此番機緣巧合下穿越而來,對於歷史走向頗為了解。」
諸葛亮沉默片刻,目光從我身上轉向沈逸,帶着幾分審視的意味:「千年之後?人人平等?這倒是聞所未聞。那你且說說,如今是何年何月,這天下大勢又當如何?」
沈逸不卑不亢,條理清晰地回答道:「如今是蜀漢建興六年,丞相正值第一次北伐。當今天下三分,魏蜀吳成鼎足之勢。魏國占據中原,實力最為強盛;而我大蜀漢偏安西南,國力有限。此番北伐,實乃復興漢室之關鍵一步。」
聽到「北伐」二字,站在諸葛亮身後的魏延將軍上前一步,語氣中帶着幾分急切:「丞相,既然這些人都說自己來自未來,那他們可知此次北伐我軍能否取勝?」
我注意到諸葛亮並沒有阻止魏延的詢問,反而是饒有興致地望着我們,似乎想從我們口中得到答案。我心中暗自思忖,這正是我們取得諸葛亮信任的關鍵時刻。
沈逸沉吟片刻,目光掃過帳內的眾人,最後落在了諸葛亮身上,緩緩開口道:「丞相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我等不過一介書生,豈敢妄言戰事?只是我等熟讀史書,深知歷史走向……」
他頓了頓,故意壓低了聲音,營造出一種神秘的氛圍:「此次北伐,雖是蜀漢北伐曹魏的開始,卻也充滿艱險。若丞相能廣納賢才,善用奇謀,或許能扭轉乾坤,改寫歷史也未可知。」
沈逸這番話看似保守,實則暗藏玄機。他既沒有直接說出北伐的結果,又暗示了北伐成功的可能性,同時也突出了我們「預知未來」的能力,成功地勾起了諸葛亮的好奇心。
果然,諸葛亮聽完沈逸的話,並沒有表現出任何不滿,反而撫須微笑,眼中閃爍着精光:「哦?聽你們的口氣,似乎對老夫的北伐之策頗有見地啊。既然如此,老夫倒想考考你們,不知你們可敢一試?」
我和沈逸交換了一個眼神,心中都明白,諸葛亮這是要考驗我們了。
「丞相請講。」沈逸拱手道。
諸葛亮站起身,走到一幅巨大的地圖前,指着地圖上的一處山谷,說道:「此地名為街亭,乃是我軍北伐的要道。若魏軍在此設伏,我軍該如何應對?」
這道題看似簡單,實則暗藏殺機。街亭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歷史上諸葛亮就是因為馬謖失街亭而導致第一次北伐失敗。
帳內一時間鴉雀無聲,所有人都將目光投向了我們,其中有好奇,有懷疑,也有期待。
我深吸一口氣,知道考驗的時刻到了。
====================
4
我正要開口,卻被沈逸不動聲色地拉了一下衣袖。他上前一步,不卑不亢地回答道:「丞相所慮極是,街亭地勢險要,乃兵家必爭之地。若魏軍在此設伏,我軍需謹慎應對,方可化險為夷。」
諸葛亮微微點頭,示意沈逸繼續說下去。
沈逸走到地圖前,指着街亭附近的一處山谷,說道:「依學生愚見,若我是魏軍主帥,定會在此處設下埋伏。此地名為路口,地勢狹窄,易守難攻,我軍若從此經過,必遭伏擊。」
他頓了頓,指着街亭西邊的一片開闊地帶,繼續說道:「而街亭西邊這片開闊地帶,看似平坦,實則暗藏殺機。魏軍極有可能在此設下疑兵,誘我軍深入,然後前後夾擊,將我軍一網打盡。」
沈逸的分析鞭辟入裡,將街亭周圍的地形和戰略要害講解得淋漓盡致,令帳內眾人聽得心悅誠服。就連一向自負的魏延將軍,也不禁投來讚許的目光。
諸葛亮聽完沈逸的分析,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撫須讚嘆道:「不錯,不錯!你分析得很有道理。看來你們並非等閒之輩,對軍事確實頗有研究。」
我注意到諸葛亮的神情中依然帶着幾分審視,顯然他對我們「預知未來」的說法仍然抱有懷疑。
沈逸自然也察覺到了諸葛亮的心思,他略作沉吟,突然話鋒一轉,問道:「丞相,學生斗膽問一句,敢問丞相可曾聽聞『子午谷奇謀』?」
評論 0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