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雅做不到和小然好好相處,而我工作又忙,所以周末過後,便又把她送回了託兒所,保姆留在劉宅,照顧我和劉雅的生活起居。
轉眼間過了三年,小然到了要上小學的年紀。
三年間,小然大多時間都是寄宿在託兒所,有時周末我和劉雅都有事,家裡只有保姆在,也就沒必要接她回來了,這麼細細一算,那段時間我們一家人團聚的時光竟不足一個月。
人都說童年對一個人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足以牽扯一生的,我不知「童年」的具體範圍是幾歲到幾歲,但如今回想起來,小然活潑開朗的性子大概就是在那幾年漸漸消泯的。
在小然的擇校問題上,我和劉雅產生了嚴重的分歧。
我想在別墅區附近找一家學校,這樣便於小然一日三餐回家吃飯,雖然我們工作都忙,但她每天回來,見面的機會總該多一些。我有點心疼她潛移默化間的性格變化。
但劉雅堅持認為小然應該找一所全封閉式學校,甚至大言不慚地說「最好是一個月回家一次那種」,這樣有助於培養她提早進入接受教育的狀態。
我知道她的心思,這個女兒,最好一輩子不要見。
小然並腿坐在沙發對面,垂着頭,靜靜地聽我和她母親爭論不休。
「小然,你覺得呢?你想去什麼學校?爸爸尊重你的意願。」我即便三寸不爛之舌,也吵不過劉雅似是而非的胡攪蠻纏,因此把目光投向此次爭執的中心,希望她能給我一些底氣。
小然薄薄的眼皮輕輕往上抬了半抬,視線只到茶几的高度,她不看我們,冷漠地說,「隨便」旋即,便重新垂下了眼瞼,怔怔地望着膝蓋上的蕾絲邊。
她的態度讓我一陣戰慄,她才六歲,何至於如此沉穩。
天哪,她本該朝氣蓬勃、喋喋不休。
見此,我怎麼能容忍她繼續萎靡下去,當即拍板決定,「她就走讀了,不能住校!」
劉雅一口氣憋在胸口,半天說不出來話,老樣子,一甩臉,蹬蹬蹬上了樓。
我以為此事就此解決,不料劉雅晚上就給我來了一通實際行動。
「我們班學生馬上要升入高三,課業繁重,我來回實在不方便,開學以後我就搬學校公寓去住。」
她在餐桌上,當着我、小然還有保姆的面,鄭重其事地說。
「你······」我瞥了眼小然,她悶着頭,像是恨不得把臉埋進碗裡,保姆憐惜地撫摸着她的背部。
「你先帶她回房間。」我對保姆說。
「誒」保姆連忙站起來,拉着吃了不到三口飯的小然回了房間。
「你什麼意思?」我面對劉雅,「你這麼做讓小然怎麼想?」
「我怎麼了?為國家培養未來人才,我做錯了?盡全力幫助學生考入好的大學,我做錯了?」
「那小然做錯什麼了?」我逼視着劉雅。
她氣勢洶洶地迎視着我,鼻息大開大合,咬牙切齒了半晌,終於說出了心裡話,「她是你的孩子,就是個錯誤!我生下來的就是一個折磨我自己屈從你的毒咒,你利用她趕走我媽,驅使我,這還不是錯?你把我們劉家當什麼?我爸當初那麼提攜你,你呢?忘恩負義,肆意作弄我們一家人,簡直一條白眼狼!」
我壓下蠢蠢欲動的右手不去打她,但我也沒辦法繼續跟她呆在一個空間,我狠狠地拍下碗筷,摔門而出,「愛怎麼樣怎麼樣!」
又一次不歡而散。
劉雅有她的心結,我有我的自尊,所以當她私自搬到教師公寓時,我沒有橫加攔阻。
說來可笑,婚後不久,我搬出劉宅,到單身公寓,而後為了躲避小然,又換了家,再然後回到劉宅,岳母被我驅走,劉雅憤而離開,而今又剩我們父女兩人,和那位陪伴了五年之久的保姆。
我們像兩隻無處皈依的候鳥,枝停葉落,瑟瑟蕭蕭。
但我沒想到,保姆竟然也在這個時候提出辭職。
「許先生,我在您這兒幹了快五年了吧,」她站在我面前,搓着衣角,「我家孩子都長大啦,快比我高了,這五年我就過年回去一趟,孩子都跟我認生了。」
「嗯嗯,我理解。」保姆在照料小然期間,盡心盡責,於此,我是感激的。
「我也想家,頭兩年尋思着干一段時間就回去,沒成想一呆就是五年,現在小然也長大了······說了您別笑話我,要不是因為您和太太忙,我記掛小然沒人管,不然早就回去了,這大城市大房子再好,也覺得沒我那磚瓦房住着踏實。」
「是這個理,我理解你。」我連連點頭。
「您別怨我話多,頭前兒我覺得城裡孩子真好,吃得好住得好,公交轎車出門啥都方便,關鍵是學校的老師好,但在您家住了五年,我光覺得冷了,打心底里寒,這地磚、大理石柱子、還有人心,一樣比一樣硬。我最心疼的還是小然,我是當媽的人,看不得孩子受委屈,可這幾年小然受了多少委屈,您別看她平時悶不吭聲的,這是受的委屈多了,說不出來了,不像別家孩子,受頓氣就大吵大鬧哭哭嚷嚷,她才多大呀,擱我們那兒,正是滿大街跑的年紀,三天兩頭惹點禍,挑這吃挑那吃,是最難伺候的年紀,可您看小然,多規矩啊——規矩得讓人怕······」保姆抹了抹眼角,「嗨,看我話多得,行,您忙,我就不打擾您了。」
我心裡沉甸甸的,良久沒有說話,待保姆即將走出房門時,才記起來喊住她,「等等」,從抽屜里取出一張卡,繞過辦公桌,走到保姆面前,遞給她,「不算工資,算我的謝意,這些年小然多虧你照顧,收着吧。」
保姆含蓄了幾句,便把銀行卡收入口袋,退出了書房。
觸動是有的,虧欠也是有的。但最重要的問題是,以後怎麼辦?
說實話,此時此刻,我有點後悔沒讓小然上封閉式學校。
評論 0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