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奇女子 3: 一心修道放弃皇族身份——玉真公主
0%
墨書 Inktalez
她是李白和王維的緋聞 「主角」 之一,也是傳聞中張果老的未婚妻。 0
 
她還是唐朝最頂級的公主,雖處處不見她的身影,卻又處處都有她的痕跡。 0
 
她是當時的不婚主義者,處於大唐公主中聲名顯赫的頂端,卻敢於放棄一生榮華。 0
 
她就是唐玄宗的親妹妹。 0
 
相傳李白和王維老死不相往來,這是否真的因為她呢?背後又隱藏着怎樣的故事? 0
 
她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孫女,她的父親是李旦。 0
 
玉真公主具體是哪一年出生的,並沒有詳細的記錄。但是據考證,應該是 689 年至 693 年之間。 0
 
玉真公主出生的時候,正是大唐王朝內部權力爭奪嚴重的時期。 0
 
690 年,武則天稱帝,她的父親李旦被一腳踹下了皇位。 0
 
他們一家就被女皇囚禁了起來,可謂是毫無自由。沒過多久,武則天的侄子武承嗣等人妄圖謀取皇位,私下裡詛咒武則天。 0
 
武則天聽信了謠言,將玉真公主的母親秘密處死了。 0
 
年幼的玉真公主每天過得戰戰兢兢,甚至連睡覺都睡不安穩。帝王之間的互相殘殺與冷酷,讓小玉真知道了皇宮原來也不是個好地方,親情在皇權面前更是一文不值。 0
 
這一切讓玉真公主不由得想遠離紛爭,遠離那些複雜的人和事。 0
 
公元 710 年,煎熬的歲月終於迎來了轉折,她的父親李旦重新登上了皇位,掌握了實權,她被奉為長公主。 0
 
然而,正當擺脫與母親分離的痛苦之時,她卻做了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決定 —— 出家當道士。 0
 
 
據不完全統計,唐朝共有 14 位公主出家做了道士,就連大名鼎鼎的武則天也短暫當過一段時間道士。 0
 
那麼,為什麼唐朝公主出家當道士比較流行呢? 0
 
在古代不像現代婚姻自由,古代結婚需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另外,唐朝規定女子 15 歲以上必須要嫁人,否則就要受到一定處罰,官府甚至會強制給其配婚。 0
 
由於唐朝思想比較開放,女權思想盛行,一部分女孩不願意嫁人,為了能自由選擇自己的愛情生活,出家成為女道士,就能有比較體面的身份不婚了。 0
 
因為古代道士和和尚一樣,不遵循世俗中男女的一些習俗。成為女道士後,她們仍然可以自由地接待男客,從中尋覓如意郎君,若選到一兩人,還可通過換俗等方式在一起。 0
 
靠着這種方式,唐代女子中比較出名的就是魚玄機了。 0
 
話說,現在的單身人士,你們是怎麼躲避家裡的催婚呢?話又說回來,玉真公主已經是大唐公主,她要是真不想結婚,旁人也拿她沒辦法。 0
 
或許是玉真公主從小看多了宮心計,極不想卷進朝堂的紛爭里,也不願意結婚,困在後宅當一個籠中雀。做出家道士自由又安心。 0
 
於是,公元 711 年,她的父親李旦封她為玉真公主。 0
 
這一年,她與姐姐金仙公主同時入道,一起遠離紅塵,彼時道館林立。 0
 
不過因為唐睿宗李旦不捨得女兒,所以此時的玉真公主雖然名義上入了道,但是仍然保留皇家公主封號和相應的待遇。 0
 
另外,睿宗皇帝或許是出於對幼年喪母的女兒的疼愛,還為玉真公主在長安修建了一座精美絕倫的道館。 0
 
到了公元 712 年,唐玄宗李隆基登上皇位,玉真公主對他更是崇拜有加。 0
 
唐玄宗在洛陽給她造了道觀,後來還在王屋山建了靈都宮。唐玄宗還給予玉真公主較高的地位和權勢。 0
 
 
在開元年間,玉真公主常常以唐玄宗代表的身份出現。 0
 
比如說,《唐書中》有這樣一段記載:「為成員孫占替死,重慶北,清玉真公主被,不死。時辰高啟傑。」 0
 
大概意思是衛城元村北臣犯了死罪,經由玉真公主說情,竟能免去死罪,可見唐玄宗對於玉真公主的寵愛。 0
 
後來,唐玄宗考慮到玉真公主的終身大事,曾想將她許配給道士張果老,但是張果老並未奉詔,因此此婚事並未成功。 0
 
據說張果老他是隋朝人,但是到唐玄宗時期卻依舊有他的蹤跡,關於他還有不少傳說。 0
 
張果一心修道,常年避世隱居,身上奇術不絕。據說當年玄宗召見他時,見他已經眉發雪白、十分蒼老。 0
 
唐玄宗說要給他賜婚,誰知張果當場敲掉了自己的牙齒,玄宗大驚,叫人帶他去休息。然而片刻之後,等到張果再來朝堂之時,卻換了一副新的牙齒。 0
 
玄宗大驚,認為他並非凡人,才決定將妹妹玉真公主許配給他,可張果卻再次拒絕,並沒有接受皇帝的好意。 0
 
雖然史書上沒有記載玉真公主有關孩子的事情,還有個名叫張倜的,是否和玉真公主有關係這件事無法考證。 0
 
我們知道唐朝時期,因為科舉考試是文人獲得上層賞識的途徑。而玉真公主與玄宗之間感情深厚,玄宗給予她極大權力,這才使得她以道教為媒介與唐朝的文人雅士來往,從而對唐朝詩人入世起了重大作用。 0
 
可以說玉真公主是達到了頂級社交圈最牛的 「HR」。 0
 
其中最著名的人才選拔當屬李白和王維。 0
 
大家都知道李白和王維他們都是盛唐詩人,倆人都是活在同一時期,甚至倆人還有一對共同好友,但是卻到死都不曾往來。 0
 
千百年來,關於兩人不和的說法,比較被大家認同的是兩人是因為玉真公主而不和這個緋聞。 0
 
 
大致就是王維為了仕途,他通過音樂結識了岐王,岐王帶他去見了玉真公主。王維用一手好琴藝,打動了玉真公主和賓客。 0
 
在玉真公主的安排下,王維順利通過了科舉考試,在京城有了官職,自然就成為了玉真公主府上的常客。 0
 
但在幾個月後,就因為 「伶人舞黃獅子」 一案被貶出京,遠去山東濟州做了個看糧倉的九品小官,仕途受挫。 0
 
「伶人舞黃獅子」 其實就是黃獅子舞是專門為皇帝表演的,否則當以法律處置。王維應該是私自表演了,所以一下子被貶到那窮鄉僻壤之地。 0
 
這一去就是 4 年半的時間。這件事在當時也算不上什麼大罪,為何會如此重罰? 0
 
據說王維此次未經公主同意娶了妻,於是玉真公主就找藉口,把他貶到了窮鄉僻壤之地勞動。 0
 
一番波折後,王維回到長安,與玉真公主重修舊好。 0
 
可惜李白出現在玉真公主的身邊,李白仰仗公主風采,還寫了很多誇讚她的詩句。 0
 
「玉真之仙人,時往太華峰。清晨鳴天鼓,飆欻騰雙龍。弄電不輟手,行雲本無蹤。幾時入少室,王母應相逢。」 0
 
李白把玉真公主寫得像九天上的仙子一般浪漫。 0
 
但是此舉卻引得王維二人結下了梁子,互相看不上,老死不相往來。 0
 
李白本性桀驁不馴,生來就是個飛揚跳脫的人。 0
 
李白還有一首廣為流傳的《獨坐敬亭山》。「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0
 
有人說李白在這首詩中在意的不是山,而是玉真公主。後來玉真公主在敬亭山修煉,所以這首詩充滿愛意之情。 0
 
 
至於這說法是否真實,當然這個傳聞大家就當一個樂子看看好了。如今也無從考證了,不過李白和王維在歷史上確實沒有交集。 0
 
這個傳聞,也算是對這個問題的一種解釋吧。 0
 
後來玉真公主以自己主導東西兩京的道觀,唐玄宗表示自己需要藉助公主的身份免受尚書等高官的拜見、歸還府邸等請求,想換回自己的公主名號。 0
 
唐玄宗不舍,因而拒絕。最後玉真公主又拿出武則天的孫子、唐睿宗的女兒等身份表明自己地位已經很尊貴,在再三請求下,她終於從此免去了公主封號。 0
 
也許是公主封號阻礙了她潛心修道的自由生活,或許是玉真公主想與皇室再無任何瓜葛。 0
 
最後玉真公主搬到了敬亭山邊緣,遠離世俗的紛爭。 0
 
在 762 年,72 歲的她在青城山黯然離世。在同一年 12 月,李白也飄然而去。 0
 
就像是一場戲,那個時代再也沒有了能博得華夏大地文化最高峰的人,從此開始了漫長的混亂和封閉。 0
 
那個盛大和開放的時代,正如在大明宮詞裡寫道:「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0
 
萬國來朝是大唐帝國的榮光,也造就了無數的傳奇。 0
 
它隨着玉真公主的逝去也一樣遠去了。 0
 
 
目錄

評論 0

閱讀設定

文字大小
-
18
+
  • Amy
  • Mary
  • John
  • Smith
  • Ed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