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雲夢(白話版) 43: 第四十二章 登高望远悟无常
0%
墨書 Inktalez
皇上看了丞相的奏疏,心中不忍,便親筆批覆道:「愛卿你為國為民,功勳卓著,聲名遠播,學問之深可輔佐朝政,威望之高可安定國家,你實乃我大唐的棟樑之臣,朕的左膀右臂啊!想那周朝的太公與召公,年歲都已過百,仍然輔佐王室,終使天下大治。如今愛卿正當盛年,比之古人,還不到辭官歸田的年紀,所以愛卿想歸隱的心思,朕不能答應。況且漢時的張良本就有仙人之姿,鄴侯李泌年邁也依然精神矍鑠,這就好比松柏不懼風霜,傲然挺立,而蒲柳遇到秋風,便會凋零,這是因為它們的本質不同啊。愛卿你如松柏般堅韌不拔,又何必擔心像蒲柳一樣衰老呢?朕看你精神抖擻,比起當年在玉堂殿草擬詔書時毫不遜色,精力充沛,不輸當年在渭橋率兵平叛之時。愛卿你雖說年老,但朕看你分明是壯年,一點也不老啊!還望愛卿你能效仿箕子、許由的高風亮節,繼續輔佐朕治理天下,成就一番盛世,這才是朕對你的期望啊!」 0
這位丞相,前生乃是佛門弟子,又得藍田山道人傳授秘訣,平日裡也多有修煉,所以雖然年歲已高,但容顏不老,世人都認為他是活神仙,因此皇上的詔書中也提到了此事。 後來丞相又多次上書,態度懇切地請求告老還鄉。皇上便召見丞相,對他說:「愛卿你一再堅持辭官,朕也不忍心違背你的意願,讓你不能享受那五湖四海的閒散生活。但是,如果你回到封地去,國家大事就沒有人可以與朕商議了。何況如今太后她老人家已經過世,長秋宮裡冷冷清清,朕如何能再忍受與英陽公主和蘭陽公主的骨肉分離之苦呢?城南四十里外有一座離宮,名叫翠微宮,是當年玄宗避暑的地方。這座宮殿幽靜深遠,僻靜寬敞,正適合你安度晚年,朕就將它賜給你居住吧。」 於是皇上便下詔,加封丞相為魏國公,並賞賜給他五千戶的封地,這才收回他的丞相印綬。 0
丞相謝過聖恩,叩頭拜倒,感恩不盡。隨即收拾家當,攜家帶口搬進了翠微宮。這翠微宮坐落在終南山中,樓台殿宇,壯麗非凡;奇花異草,景致絕佳,說是蓬萊仙境也不為過。難怪王維詩云:「仙居未必能勝此,何事吹簫向碧空?」,用這一句詩來形容翠微宮的絕妙,是再恰當不過了。丞相特意空出正殿,用來供奉皇上御賜的詔書和詩文,其餘的樓閣亭台,則分給了兩位公主和各位娘子居住。自此,丞相每日裡就陪着兩位夫人、六娘子,不是臨水賞月,便是入谷尋梅,日子過得悠遊自在。興致來了,經過崖壁,便題詩賦於其上;坐在松蔭下,就撫琴彈唱,好不快活。如此神仙般的生活,真是羨煞旁人! 0
就這樣,丞相在翠微宮中謝客閒居,一晃就是好幾年。這年仲秋,正趕上丞相壽誕,子女們紛紛趕來祝壽,設宴款待,熱鬧了足足有十多天,其間笙歌燕舞,珍饈美饌,真是說不盡的繁華熱鬧。壽宴過後,子女們各自散去,家中又恢復了往日的寧靜。 0
轉眼間,重陽佳節臨近,菊花盛放,茱萸成熟,正是登高遠眺的好時節。翠微宮西邊有一座高台,登高望遠,八百里秦川盡收眼底,是處絕佳去處。丞相平日裡最喜歡登上此台,今日重陽,自然不能錯過這大好景致。於是,他便帶着兩位夫人和六娘子登上高台,插上一枝黃花,一邊欣賞着秋日美景,一邊鋪排酒宴,布置樂隊,讓春雲捧着果盤、蟾月拿着酒壺,斟滿菊花酒,與妻妾們開懷暢飲,談笑風生。夕陽西下,晚霞映照着昆明池,雲影低垂,籠罩着廣闊的原野,一派秋高氣爽的景象,仿佛一幅生動的畫卷,在眼前徐徐展開。 0
丞相手持玉簫,親自吹奏了幾首曲子。簫聲嗚嗚咽咽,如泣如訴,如怨如思,仿佛荊軻渡易水時高漸離擊箏相送的悲壯,又像楚霸王在帳中與虞姬訣別的淒涼。眾姬妾聽了,不禁悲從中來,滿面愁容,心中悽苦難當。兩位夫人忍不住問道:「老爺您年紀輕輕就已功成名就,享盡榮華富貴,真是讓人羨慕,即使在古時候,像您這樣的人也是鳳毛麟角。如今又是佳節良辰,風景秀麗,美酒佳肴,身邊還有我們相伴,這本是人生一大樂事,為何簫聲如此悲戚,讓人聽了傷感不已?今日吹簫,與往日大不相同啊!」 0
丞相放下玉簫,與夫人姬妾們一起倚靠在欄杆邊,他指着明月說道:「你們看,北邊,平原廣闊無垠,只有幾處山嶺突兀而立,夕陽的餘暉照耀在那荒草叢中,依稀可辨的地方,便是漢武帝的茂陵了。再看東邊,那青山之中,粉牆環繞,碧空之下,朱紅色的屋檐若隱若現,明月在空中穿行而過,那無人憑欄的華清宮,便是當年唐玄宗與楊貴妃遊樂的地方。這兩位帝王,都是不可多得的雄才大略之人,擁有四海,坐擁天下,何等氣魄!他們想長生不老,想永遠享受這榮華富貴,可如今,他們又在哪裡呢?我楊少游,本是楚地一介布衣,承蒙皇上恩典,位至丞相,並且有幸與諸位夫人相遇,這份情誼,這份恩情,真是上天註定,若非前世未盡的緣分,今生怎會如此?只是男女之間,緣分天定,緣聚緣散,皆是天理。等到我們離去的那一天,這高台美榭,終將荒蕪衰敗,今日的歌舞昇平,也會變成一片荒煙蔓草。到那時,會有砍柴放牛的孩童,在此悲歌,他們會互相詢問:『這就是當年楊丞相和他的夫人姬妾們遊玩的地方嗎?那位富貴風流的丞相,和那些如花似玉的美人,如今都已化為塵土,真是令人唏噓!』想到人生最終的結局,我們現在所擁有的一切,難道不就像是一瞬間的事情嗎?這世間有三種道:儒道,佛道,仙道。在這三條道中,我認為佛道最為高深。儒家講求的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建功立業,最終也不過是身後之名罷了;仙道縹緲虛無,自古以來,追求的人不計其數,但真正成功的又有幾人?秦始皇、漢武帝,還有唐玄宗,就是最好的例子。自從我辭官來到這裡,每晚入睡後,都會夢見自己盤坐在蒲團之上,想來是與佛門有緣。我打算效仿張良,追隨赤松子,拋棄家業,遠渡南海,尋訪觀音,登上羲台,參拜文殊菩薩,求得那長生不滅之法,以解脫人世間的痛苦。只是想到不久後就要與你們分別,心中悲傷,這悲愴之情,便不由自主地融入到我的簫聲之中了。」 0
楊丞相的幾位夫人,前身都是南嶽的仙女,塵世情緣將盡於此時。聽了丞相這番話,心中自是感動,便說道:「相公身處繁華富貴之中,竟有這樣的心思,莫非是上天之意?我等姐妹八人,就在這深宅大院中,日夜禮佛,靜候相公歸來。相公此番前去,必定能遇到名師益友,得聞大道!只盼相公得道之後,定要先教導我等。」 丞相聽罷,大喜道:「我們九人既然心意相通,還有什麼可憂慮的呢?那就決定明日動身吧!」幾位夫人齊聲道:「我等這就敬相公一杯,祝您一路順風。」 於是便吩咐侍女們洗盞斟酒。 0
 
 
目錄

評論 0

閱讀設定

文字大小
-
18
+
  • Amy
  • Mary
  • John
  • Smith
  • Ed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