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的日子總是過得太快,充滿玩樂與歡笑的寒假眨眼間就接近了尾聲,我不得不得打點行裝,再次回到自己的宿命——繼續單調而枯燥的學生生活。
開學沒多久,曾老師就交給我一個「新」任務,以學習委員的身份,負責將教室後牆上的黑板報辦起來。似乎是不約而同,其他每一個班級也趁着新學期開始的熱情,一個個動手編排起各自的黑板報來,三班作為不少師生心目中的「重點班」,當然不能落後。
領到這個光榮的任務後,我沒有立即動手,畢竟是高中,後牆上的黑板比初中時大了三分之一的樣子,而且我雖然是一個不怕現丑的楞頭青,到底不想讓自己辦出來的黑板報在無形的比拼中落入下風,前往其他班級參觀便成了下意識的選擇。
經過兩三天的觀察,整個高一年級其他四個班的黑板報都有了雛形,我也基本摸清了他們的底細:幾乎所有的工作,都是在班主任老師的直接指導下進行的,大到整體的結構,小到欄花、線條的勾勒,承辦的同學最多就是將老師的思想顯現成一行行五顏六色的粉筆字,若是沒能找到合適的人選,連抄寫這項最後的程序,也會由老師代勞,仿佛所有的班主任都弊着一股氣,要在這黑板報上爭個高低什麼似的。
雖然知道曾老師喜歡當甩手掌柜,我還是把觀察到的情況向他做了詳細的報告,並提出請他指導甚至親自操刀的期望。曾老師這一回沒有簡單地拒絕我的提議,也沒有像我希望的那樣立即告訴我一個出報的方案,而是採取問答的方法一步一步地開發我辦黑板報的思維,自己根本沒有動手的跡象。
他首先問道:「你覺得這個黑板報應該有哪些內容?」
這個不難,我以前在初中時辦過黑板報,這幾天又參觀了其他班級的,便根據印象稍稍摻進一些自己的想法:「我覺得可以有三個方面的東西,一是與學習相關的知識,包括課堂教育的一些重點和一些好的學習方法;二是課外知識,如我們沒有列入課程,但大家比較關注的歷史知識,還有洞口三中的某些典故等;三是新學期開始了,不少同學還沉浸在過年的氣氛中,可以來一點鼓勁的東西,讓大家儘快融入學習之中。」
曾老師接過話頭說:「這樣很好啊,你從每個方面選擇一到兩樣可以單獨成篇的文字,再組合起來就是很好一個黑板報了啊。」
我一聽卻急了,說:「第二個方面倒沒問題,我喜歡看各種課外書特別是歷史方面的書籍,選一些能夠上牆的東西應該不難;至於第一個方面,我自己雖然成績過得去,但找找重點還可以勉強勝任,要談學習方法,可就是滿頭霧水了,簡單地從參考書上抄下來,又不知道大家會不會喜歡,有沒有用外;最難辦的還是第三個方面,我這個人不善於鼓動人,在這方面甚至可以說是有點木訥,怎麼辦呢?」
聽我說完,曾老師突然哈哈大笑起來,說:「龍飆松啊龍飆松,你這一通我、我、我的下來,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你口吃了呢。我是說過要你把班上的黑板報辦出來,可沒有說讓你一個人去辦啊,你自己不知道、不懂得、不擅長的東西,難道班上就沒有其他同學知道了?真該敲一敲你這個小腦袋。」
曾老師把問題拋了回來,我心裡默默算計了一下,覺得有那麼兩三個同學可以借重,有了他們的幫助,內容算是沒問題了。但怎麼才能把這些內容在黑板上表現出來呢?我的粉筆字根本上不了牆,更沒有美術功底,全班所有的同學,似乎也沒有誰在這方面顯示過實力。我只能囁嚅着對曾老師說:「我們班上沒有人能夠寫一手漂亮的粉筆字,也沒有哪一個能夠畫出像樣的題花、紋線和插圖啊。」
「看來你對班上的同學還不了解哦,去找找黃冬秀吧。」
聽完曾老師的指點,我拍了一下自己的腦袋,對於這個全校公認的優秀學生,我原本就打算請她提供「學習方法」方面的內容,想不到曾老師建議我在黑板報的表現方面也得去找她,這樣一來,這黑板報到底算是我還是她辦出來的呢?再說她那麼優秀,會幫「我」這個忙嗎?
硬着頭皮,我利用下課的時間找到黃冬秀同學,簡單地說了一下自己的想法。出乎意外的是,她一點也沒有推辭,大方地答應抽時間參與,並且和我一起將大體的內容、大致的表現形式初步確定了下來。
接着,我又找到向瑞斌同學,請這個感情豐富、文筆一流的「才子」寫一篇《開學宣言》,他也滿口答應了。
三天後,下午難得只有兩節課,放學後的時間比較充裕,我準備好粉筆、直尺、紗線等物品,把規規矩矩抄寫好的內容交給黃冬秀,又搬來幾根板凳為她搭好架子,正式開始了高中生涯的第一塊黑板報的出刊工作。
雖然辦報的最後時刻,我更像一個只能跑前跑後「打雜」的勤務兵,但經過這一回,我慢慢明白了:無論做什麼事,都不能僅憑自己單打獨鬥,而必須利用團隊的力量,這樣,總有人能夠做好某一個細節,而承擔規劃、組織任務的我,就可以體驗到完成任務後的喜悅。
評論 0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