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局3:金融陷阱 1: 第一章
0%

迷局3:金融陷阱

作者 : 青悠
墨書 Inktalez
我叫陳思遠,26歲,清華金融系畢業。現在是沃頓投資公司的分析師,主要工作就是研究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幫公司和客戶分析投資風險。 0
 
從小我就是個完美主義者,看到不整齊的數字就渾身難受。這種偏執的性格曾讓我在學校里飽受困擾 - 做實驗時必須反覆核對每個數據,寫作業時要把每一個字都寫得工整漂亮。同學們覺得我太較真,但我卻從這種嚴謹中找到了樂趣。 0
 
可能正是這種性格影響了我的職業選擇。在別人眼裡,金融就是個賺錢的行當,人們總以為我是衝着高薪來的。但實際上,我迷戀的是數據分析背後的那種嚴密邏輯。 0
 
每當我能從雜亂的數字中發現規律,找出問題的時候,那種成就感是無可替代的。 0
 
我的導師常說:「思遠啊,你這人有數學家的嚴謹,也有偵探的直覺。」這話讓我既自豪又有壓力。 0
 
那天晚上,要不是我加班,要不是我多看了那份財務報表一眼,現在的我或許還在公司當個普普通通的分析師。可這人生就是這樣,偶爾的一個細節,就能徹底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0
 
還記得那天我正在加班審閱一家叫「未來科技」的報表。這家公司最近在市場上很火,股價一路上漲。但當我仔細看它的財務數據時,總覺得哪裡不對勁。 0
 
我把數據輸入了自己開發的分析模型。這個模型能快速發現財務報表中的異常。果然,屏幕上立刻跳出了好幾個警告信號。 0
 
翻看着這些數據,我的眼睛突然定住了: 應收賬款周轉率在短短三個月內從4.2飆升到了8.7。這種增長簡直違背常理。我在金融圈這些年,就連蘋果這樣的科技巨頭,這個數字也就在2到3之間徘徊。一家普通科技公司,怎麼可能創造出這種「奇蹟」? 0
 
還有他們的現金流,每個季度都完美得像教科書一樣。但這恰恰是最大的破綻——因為真實的企業經營不可能這麼完美。就像一個人的體重,不可能連續幾個月每天都一模一樣。 0
 
正當我沉浸在數據分析中時,一個聲音把我嚇了一跳。 0
 
「思遠,這麼晚還在加班?」 0
 
 
抬頭一看,是李總監。他是我的直屬上司,總是一絲不苟的樣子,西裝革履,領帶永遠系得緊緊的,仿佛連說話都帶着一股金融精英特有的嚴肅感。 0
 
「李總監,您看這份報表,」我指着屏幕上的數據,「這家公司的財務數據很不對勁。所有指標都太完美了,完美得不像真的。」 0
 
李總監湊過來看了看,臉色微微一變,但很快又恢復了常態。「也許他們有特殊的經營模式呢?現在的科技公司都喜歡創新。」 0
 
「但是......」 0
 
「好了,」李總監打斷我,拍了拍我的肩膀,「小陳啊,你這人是不是太認真了?有些事情,看看就行了,不用鑽牛角尖。先回去休息吧,下周我們再討論。」 0
 
我點點頭,但心裡很不是滋味。為什麼李總監對這麼明顯的問題一帶而過? 0
 
收拾東西準備離開時,我鬼使神差地把這些數據拷貝到了自己的U盤裡。可能是職業病犯了,看到異常的數字就想刨根問底。 0
 
走出公司大樓時,我總覺得有人在背後盯着我。回頭看時,卻又什麼都沒發現。這種被監視的感覺讓我有點緊張,但又覺得可能是自己太敏感了。 0
 
站在樓下,我抬頭看着這座四十層的玻璃大廈。三年前第一次走進這裡時,我以為金融就是用數字創造價值。現在才明白,數字背後藏着的是人性的貪婪和欲望。 0
 
回家路上,我突然想起了在清華讀書時,金融法規課上教授說過的一句話:「在金融市場上,沒有永遠藏得住的秘密,就看是誰先把它揭開。」 0
 
那時候的我,還不知道自己即將揭開一個怎樣驚人的秘密。 0
 
 
目錄

評論 0

閱讀設定

文字大小
-
18
+
  • Amy
  • Mary
  • John
  • Smith
  • Ed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