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局4:虛擬騙局
墨書 Inktalez
「你已進入元啟世界,正在加載個人設定......」
距離元啟世界發布重大更新還有72小時。作為DCT網絡安全公司的技術主管,我已經連續一周在平台上進行安全測試。凌晨三點,辦公室里只剩我的顯示器亮着幽幽的光。
「加載完成,歡迎回來,Hunter_X。」
我摘下VR眼鏡,揉了揉有些發酸的太陽穴。桌上散落着幾個能量飲料的罐子,還有一包吃了一半的泡麵。這樣的熬夜對身體不好,但為了找出系統漏洞,也顧不上那麼多了。
「叮咚」——微信提示音打破了深夜的寂靜。
是大學同學李維。這個名字最近在朋友圈挺活躍,隔三差五就在曬收益:「某區地塊兩天翻倍」「又一筆百萬級成交」。他算是最早一批進入元啟世界做虛擬房產的,去年靠倒賣地塊賺得盆滿缽滿。
我叫高飛,28歲,在網絡安全這行摸爬滾打六年了。從早期的防火牆到現在的元宇宙平台,黑客的手法也在不斷進化。但最近這個案子,卻讓我格外上心。
「飛哥,還醒着嗎?出大事了......」
李維的消息透着一絲慌亂,這可不太像他的風格。畢竟在我印象里,這位金融科技新貴總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
「還沒睡,在加班。」我回復道,「怎麼了?」
「賬號出問題了,資產全被轉走了!」李維的語音裡帶着顫抖,「前兩天剛買的那塊黃金地段也沒了。那可是我借......投了五十萬啊。」
我瞬間清醒了。有意思,他差點說漏嘴的「借」字透露了不少信息。近期虛擬房產炒得火熱,很多人都在加槓桿。但這不是關鍵——元啟世界採用區塊鏈技術,每筆交易都有跡可循,理論上不可能被篡改。敢在這種系統里明目張胆地盜取資產,手法絕不簡單。
「賬號最近有異常登錄提醒嗎?」我切換到專業狀態。
「這就是最邪門的!」李維急得語無倫次,「我天天都盯着賬號交易,哪兒有空閒讓人登錄。但我剛才查操作記錄,錢是三天前轉走的。那天我明明在跟客戶吃飯,還發了朋友圈定位打卡!」
「把賬號借我查看一下。」
看着李維發來的賬號信息,我的表情越來越凝重。調出操作日誌,所有數據都顯示資產是三天前被轉出,而且IP地址、登錄設備、操作習慣,都和李維平時用的一模一樣。更詭異的是,轉賬發生時,賬號還在正常交易其他虛擬資產。
這不是簡單的賬號盜用。有人在不知不覺中,完美複製了李維的「數字身份」。作為安全工程師,我很清楚這意味着什麼——這次的對手,遠比想象中危險。
「別急着報警。」我打斷了李維的念頭。雖然同情他的處境,但作為專業人士,我知道普通警察未必能處理這種高科技案件。何況,這事背後透着蹊蹺。
打開公司的安全事件數據庫,我開始檢索近期案例。手指在鍵盤上敲擊的聲音迴蕩在空蕩的辦公室里。很快,幾個相似的案件引起了我的注意。
評論 0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