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齊的一座翠綠山丘上,鳥鳴回蕩,穿越層層疊疊的朝霞和霧氣。
這裡有一座寧靜的府邸,院內樹影婆娑,百花盛開,仿佛遠離了世俗的繁囂和血腥。但即便在這種仙境般的環境中,也隱藏著未來將會改變天下格局的少年。
蕭衍,一個聰明過人、博學多才的少年,正在這裡。
蕭衍十六歲那年,從書院畢業後,帶著滿腔熱血和遠大的抱負,來到了這裡。他與其他七位才子一同師從竟陵王蕭子良,這群年輕人後來被譽為「竟陵八友」,其中包括沈約、謝朓、王融、蕭琛、范雲、任昉、陸倕等。
某日,蕭衍走進竟陵王府的府邸,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棵古樸的梧桐樹,葉子在微風中翩翩起舞,宛如在迎接著這幾位年輕才子的到來。
「哦,蕭衍,你今天是不是早了些?」 沈約笑著問道,他的眼中有著毫不掩飾的欣賞。
蕭衍笑了笑,他手中拿著一本新近完成的《詩經》的評論,「有些事,提早做總比遲來好。」
「哈哈,確實如此。」沈約會心地笑了笑。
不久,謝朓、范雲、蕭琛等人也都陸續到來。每個人都帶著一股不同的氣質,但他們的目的卻是一樣的——追求學問和提升自我。
在王府的後花園中,八人圍坐在一張大桌旁。蕭子良特地訂做了這張桌子,就是為了能容納下這八位年輕的才子。
「今日我們來討論下孟子的『性善論』如何?」 范雲提議。
「好主意,不過在進行討論之前,蕭衍,你為何不先分享下你對孟子的看法呢?畢竟你在這方面的見解總是令人耳目一新。」 謝朓故意挑釁道。
蕭衍微笑了一下,他慢慢地站了起來,緩緩地說道:「孟子曾說,『性,即理也。』 他主張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只是在不同的環境和教育下,這種善良會被扭曲。然而,我個人認為這不完全正確。善與惡只是社會賦予的標籤,本質上,人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行動。」
「哼,你這話簡直是在顛覆儒家的根本觀念。」 王融有些不悅。
蕭衍卻搖搖頭,「我不是在顛覆,而是在提問和探索。如果我們不能接受不同的觀點和質疑,那麼,就永遠不能真正地理解和認識這個世界。」
「這……。」王融無言以對。
「蕭衍的見解有其獨特之處,不過這也正是我們『竟陵八友』的魅力之一,不是嗎?」 沈約打破了僵局,「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立場,這才是真正的學術辯論。」
眾人聽後都點了點頭,蕭衍也稍稍露出了一絲微笑。
不過,他心裡明白,這些都只是表面的事。
蕭衍的膽識和眼光遠遠超過了這裡的任何一個人。因為他知道,這個時代最需要的不僅僅是學識,還有如何將這些學識用於實踐,讓一個國家變得更加強大,方為正道。
---
一年後,在竟陵王府的府邸中,樹影婆娑下,蕭衍帶著凝重的面容走出了大門。他此時不僅帶著滿滿的書卷知識,更攜帶著與「竟陵八友」一同學習的經歷。
「兄弟們,日後各自奮發,但願再次於朝堂之上相見。」蕭衍朝著沈約、謝朓、范雲等人說,語氣中透露出不捨。
范雲回應道:「蕭兄,你的才華定將來日綻放,為國家盡忠獻策。」
蕭衍微微一笑,作為南齊皇族的一份子,自己所背負的遠不僅是個人的夢想,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那麼,就此告別,各自保重。」沈約收起表情,語氣帶著期許。
此後,蕭衍憑借自己顯赫的家世背景,很快在衛將軍王儉麾下獲得了一份職務。雖然他因家族的地位而受到關注,但蕭衍從未滿足於此,他深知要得到真正的敬重,非得憑藉自身實力不可。
王儉這位衛將軍實為人重才輕名,當他初見蕭衍便被他的氣質所吸引。
在一次舒適愜意的私下茶會中,王儉忍不住問道:「蕭公子,聽說你和竟陵王下的幾位俊傑相熟,可曾有從他們身上學到什麼?」
「衛將軍過譽了。與他們交往,使我深刻明白到,學問和才幹固然重要,但更關鍵的是如何將其運用於實際工作中,造福社會、安定國家。」蕭衍回答道。
王儉聽後心中暗贊,於是不久後便將他提拔為戶曹屬官。
蕭衍在王儉手下展現出出色的辦事能力,和同事們的互動也相當融洽。他經常與他的下屬研究如何改善行政效率,一次,他提出了一個關於精簡繁瑣的稅收程序的建議。
「現在的稅收過於繁複,導致百姓疾苦。我們是否可以考慮簡化流程,同時提高稽查效率,以減少逃稅的情況呢?」 蕭衍在一次會議中提出。
一名屬官回應道:「這個提議不錯,但實施起來恐怕會遇到很多困難。」
蕭衍微微一笑,回答道:「困難固然存在,但若不去嘗試,又如何知道是否可行?況且,我們既然已經到了這一步,只能前行。」
該屬官聽後,心頭一震,再也無話可說。
憑著果斷而機敏的辦事風格,和同事以及上司關係融洽,不久又提升為隨王——蕭子隆的參軍。
在此期間,因父親蕭順之去世,蕭衍回家守喪三年,然後才復官,並升任太子庶子和給事黃門侍郎。
評論 0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