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師王妃—本是男兒郎竟成女子 8: 皇室宗親的隱憂
0%
墨書 Inktalez
在學淵書院這個書香氤氳的地方,屋頂由琉璃瓦層疊而成,每當陽光穿過瓦間,便投射出斑駁的光影。壁上掛著諸多翰墨寫就的書法和詩詞,彰顯出一股儒雅之氣。 0
 
趙瀾這天扮成男子,身著書生服,埋頭於書中,心中不禁洋溢著喜悅。 0
 
 
今日的學習主題是《孟子》,一本他早已熟悉的經典。然而,在這個時代下,對其的解釋卻讓他耳目一新,增長了見識。 0
 
身為一位對古代文化充滿好奇的考古學者,這樣的學習體驗正合他心意。他甚至有時會想,如果一直無法回到現代,在這裡度過一生,其實也挺不錯的? 0
 
 
就在趙瀾沉浸在書本中時,他注意到不遠處一群書生正在低聲議論。言談之中,一個名字多次被提及——蕭衍。 0
 
「蕭衍非凡的學識不僅讓人佩服,更在他身上展現了一種隱約的君子之風。」其中一名書生以頗為激動的口吻說道。 0
 
 
「正是如此,聽聞他近日於辯論大會上的表現,令所有人都為之驚嘆。其才智與格局,實在是讓人不得不重視。」另一名書生接口補充。 0
 
「就是,畢竟他現在已是皇室宗親,未來前途不可限量。他父親蕭順之,是齊高帝的族弟,現任丹陽尹,封為臨湘縣侯。」 0
 
 
聽到這些對話,趙瀾心中不由得一震。對於一個擁有男性靈魂的女子來說,這樣的消息無疑是極具吸引力的。作為趙家的女兒,他自然不會錯過與皇族有關的任何信息。 0
 
於是,他起身前往了那群書生所在之處。 0
 
 
突然,趙瀾聽到旁邊有人小聲地說:「蕭家的人雖然現已成為皇室,但也是基於當年殺了南朝宋的劉昱才登上皇位。雖然劉昱自身的不得人心是主因,但這麼多年來,蕭家的人也總是如履薄冰,生怕稍有不慎就會喪命。」 0
 
趙瀾忍不住插口問道:「身處皇族之中,難道不應該是好事嗎?怎麼會變成這樣?」 0
 
 
那人轉過頭來看了趙青嵐一眼,眉頭微皺,隨後嘆氣道:「趙瀾,你若是了解當今南齊局勢,就會明白,皇族的血統有時候是一種包袱,一個無法卸下的枷鎖。」 0
 
旁邊的學生,孫遠,低聲地在陰影中補充道:「趙兄,你或許不太瞭解,南朝的皇位自古多疑心重重,南北政局更是動蕩不安。皇位的更迭頻繁,導致許多人並不視皇族身份為榮耀,反而處於戒慎恐懼之中,擔憂不知未來哪天自己就會捲入其中。」 0
 
 
聽到這番話,趙瀾不禁心中一動,再次詢問:「真是這般危險嗎?」 0
 
孫遠看了趙瀾一眼,彷彿在衡量他是否值得信任,最終點了點頭:「的確如此,因此若你有意接近蕭家,最好謹慎考慮。」 0
 
 
趙瀾聽後,只是淡淡一笑,似乎並未將這番話放在心上。他輕輕起身,隨即走向蕭衍。 0
 
---- 0
 
 
 
在學淵書院那片寧靜而古樸的角落,趙瀾與蕭衍不期而遇。趙瀾以男裝示人,身著簡樸卻寬大的書袍,頭戴一條樸素的頭巾。 0
 
 
在這書香彌漫的環境中,兩人相對而坐,共同探討著儒家的經典思想與兵法。 0
 
「蕭公子,儒家說,『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戴戴』。你對此有何看法呢?」 趙瀾問,微笑中透露出一股深沉的智慧。 0
 
 
蕭衍回應道:「所謂君子,心胸廣闊,言行一致,而小人則心懷叵測,言不由衷。這倒也提醒我們應持正直之心,不讓名利誘惑左右自己。」 0
 
趙瀾聽著,微微一笑,心想這蕭衍的頭腦確實不簡單。他暗地觀察著蕭衍的眼神、手勢,甚至微妙的語氣變化,都顯示這位年輕的皇族子弟具有過人的智慧。 0
 
 
「若將這思想應用於國家治理,不知我們南齊能否更加強大?」 趙瀾故意說得含糊不清,以試探蕭衍的心思。 0
 
「若能依循儒家的道理治國,南齊定能抵御北魏的侵略,還能使百姓過上好日子。」但蕭衍的眼神中,卻隱約透露出一絲憂慮。 0
 
 
趙瀾輕聲提議:「蕭公子,不妨訂下一個約定。若日後你有機會掌控國家大權,不妨試著實踐這一切。」 0
 
蕭衍眼神一亮,看著趙瀾說:「這個約定,我蕭衍記住了。但你又將如何?」 0
 
 
趙瀾淺笑著回應:「若你權勢日隆,小生自會盡我所能輔佐於側,共同實現我們的願景。」在這個古色古香的學院中,兩個年輕人的心靈在這一刻彼此緊密相連。 0
 
---- 0
 
 
在學淵書院的一角,原本寧靜的氛圍突然被一陣嘈雜聲所打破,似乎有人在激烈地辯論著什麼。趙青嵐的眉頭微皺,看向發聲的方向,旁邊的蕭衍也投去了好奇的目光。 0
 
「發生了何事?」蕭衍眼眸微縮,聲音中透露出一絲疑惑。 0
 
 
「不清楚,我們要不要過去看看?」趙瀾表情中帶著一絲好奇,但內心卻在思量著,這樣的辯論在書院中並不尋常。 0
 
二人默契地起身,向聲音傳來的地方走去。當他們靠近時,便看到幾名學生圍繞著一位年輕人,眉頭緊鎖,神情凝重。 0
 
 
「這是又在辯論些什麼瑣碎的事情吧?」蕭衍帶著一絲輕蔑地評論道。 0
 
趙瀾向他投去一個微笑,「也許吧,但辯論畢竟也是學問的一環,不是嗎?」 0
 
 
蕭衍露出一絲苦笑,「只希望不是又在爭論那些陳腐的話題。」 0
 
趙瀾輕輕地站起身,提議道:「不如我們走過去看看?」 0
 
 
當他們抵達那處,只見幾名學生正圍繞著一位手持《左傳》的書生,後者正高聲論道:「你們這些人只懂讀書,卻不明白戰爭才是決定一切的關鍵!」 0
 
另一名書生反駁道:「戰爭固然重要,但若無儒家的道德教誨,那麼即便贏得了戰爭,又能如何?難保不會變成像北魏那樣的蠻夷。」 0
 
 
趙瀾的眼中閃過一絲光彩,這正是他感興趣的議題。他輕步走上前,微笑著插話:「諸位,打擾了。但我想問,戰爭和道德,難道不能並行嗎?」 0
 
眾人瞬間寂靜,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0
 
 
蕭衍不禁露出一絲微笑,靜靜地站在趙瀾身旁,眼神中帶著一絲期待。 0
 
趙瀾接著說道:「孫子曾說,兵者,國之大事,不可不察。而儒家亦強調仁義禮智信,這些不正是治國安邦的基石嗎?」 0
 
 
全場再次陷入沉思。 0
 
蕭衍終於開口,「趙兄語重心長,我們何不把道德融入戰略之中,而非視之為對立面。」 0
 
 
趙瀾側頭看向蕭衍,兩人眼神交匯,彼此心照不宣。 0
 
「好一個道德與戰略並行!」書生們紛紛讚賞。 0
 
 
這時,一名侍者急匆匆地走來,低聲向蕭衍傳達了某些訊息。 0
 
蕭衍的表情頓時變得凝重,「趙兄,恕我有事先行一步。」 0
 
 
趙瀾點頭表示理解,「蕭公子,事情重要,自然應優先處理。」 0
 
目送蕭衍離去,趙瀾心中不禁有些擔憂,但也清楚,作為皇親貴胄的一員,蕭衍未來的路注定充滿腥風血雨。 0
 
 
其餘學生見狀,也陸續散去,回到各自的書桌前繼續他們的學習。 0
 
---- 0
 
 
在那個波瀾壯闊的南北朝時代,南朝宋國的統治走向終結,劉皇帝被廢之後,北魏看準了這個難得的機會。他們以「劉宋餘黨討伐」之名義,發動了對南方的浩大戰爭,意圖讓南宋與南齊陷入混戰,從中獲取利益。 0
 
北魏的一位將軍堅定地說道:「現在南方局勢混亂,正是我們一鼓作氣攻下南方的大好時機。」 0
 
 
然而,南齊的軍師冷靜地回應:「北方之人以為我南齊會自亂陣腳,他們太過自信,卻不知我南齊的團結不容小覷。」 0
 
這場戰爭持續了兩年,南齊展現出了難以置信的防守能力,成功抵禦了北魏的多次攻擊。在一場關鍵的戰役中,南齊將軍巧妙利用地形,設下伏兵,成功擊退了北魏的精英部隊。 0
 
 
隨著戰爭的持續,北魏與南齊終於決定派出使節進行和談。儘管途中南齊的一位使節遭到了劉宋餘黨的暗殺,但這並未阻止兩國達成休戰協議。 0
 
齊高帝在宮中對內侍淡淡地說:「這些紛紛擾擾,不過是過眼雲煙,最重要的是大局已定。」 0
 
 
北魏的使節也不禁感嘆:「南齊果真名不虛傳,南齊人民和帝皇都非比尋常。」 0
 
在此之後的數年間,北魏和南齊持續派遣使節,彼此之間保持了一種微妙而和平的關係。 0
 
 
那五年間,南北兩國邊境皆維持著平和的局面,這段時期後來被後世史家稱之為「永明之治」,是南朝歷史上少有的長久和平時期。 0
 
 
目錄

評論 0

閱讀設定

文字大小
-
18
+
  • Amy
  • Mary
  • John
  • Smith
  • Ed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