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順利地從時間門中走了出來,又進入了狹仄的山洞岔路之中。
在石室關禁閉的無聊時間,我已經把地圖遞給幽夜公子看了。他看過之後,無情地指出我選的路線基本是扯淡,完全是找死的節奏,所以我們現在是沿著他新定的路線在走。沒辦法,誰讓人家是鏡門的人呢,還是跟著鏡門的人應付鏡門的機關比較靠譜。
果然,走了一段,沒有遇上什麽機關。我的心裏稍微安定了一點,頭腦裏就又開始考慮起亂七八糟的東西來。
“唉,咱們好不容易進入了這種隱秘的地方,可是什麽也沒查出來啊,也不知道任平生把白馬寺的僧人連窩端了個底朝,到底是什麽用意。”我歎了一口氣,忘記了自己的命還沒有脫離危險。
幽夜公子低聲道:“原來你好奇這個,早知道剛才就給你講這個了。沒什麽的,我們已經查清楚了。雖然隻是推測,可是現在看到了任平生,就不再是推測,而是可以斷定了。所以,咱們必須順利地出去。”
“什麽?查清楚了?你們查清楚什麽了?”
我被抓走的這一會兒工夫,他們幾個居然已經暗暗地查清楚了?
“是的。其實這其中,真真,你是立了大功的。因為你想明白了作案的手法,所以,嫌犯的範圍已經縮到了極。能做到這些的,背後一定有一個大的組織,而這些組織之中,鏡門的嫌疑首當其衝。”
幽夜忽然牽住了我的手,將我一把拖進了右首一條窄道,幾支利箭從棚射下,釘進我們方才立足的位置。
我壓根兒沒管那箭,我感覺有夜在,這些東西基本也就相當於沒用了。所以我就直盯著他,:“你接著講啊!”
夜歎了一口氣,似乎有點無奈:“真真啊,咱們還沒脫險呢,你也不要太過……”
他瞧著我熱切的眼神,搖了搖頭,又拉著我繞開箭矢,走上了原路。
“本來也就是懷疑,可是午後那會兒在白馬寺遇上了蘇離澈,他告訴了我們一些事情,因此,我們幾乎立刻斷定這是鏡門做的了。”
“蘇離澈人生聰明,可是他身體先不足,有娘胎裏帶下來的病,一直以來體弱。所以,他有一個特長,就是對於藥物有極深的研究,這大概就是人們常的久病成醫。”夜望了我一眼,見我一副認真的模樣,眼神裏居然帶上了笑意,“他第一勘查白馬寺,就發現了特異藥物的痕跡,所以,他的探案思路,完全是直接從這種藥物入手的。”
藥!這與我的想法不謀而合。我陷入了沉思。是的,偵查過程中,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思路,如果能把不同的思路結合起來,配合得當,案件偵查會有突飛猛進的進展。這就是聯合辦案的優勢。
“結果,蘇離澈居然根據現場留下的一點殘餘痕跡,查明了白馬寺內曾使用過一種不可思議的迷藥。這種迷藥的配製方法他至今仍未能參透,但迷藥的作用卻基本弄明白了,跟你推測得幾乎一模一樣。”
“原來蘇大人在白馬寺,是跟你們這個。”我不禁有點佩服這個病弱的年輕官員了,如果他弄明白了迷藥的功能,順著這條思路想下去,勘破這個局怕也不是不可能的。
“正是。如果確定了白馬寺事件的始作俑者用的是迷藥,而且是一種非常高端的迷藥,那麽,有一個人的嫌疑就可以是擴大到了極點。這個人我非常了解,如果配製藥物,特別是配製毒藥,當世恐怕再沒有人比得上他了。”幽夜公子一邊牽著我往前走,一邊低聲地講述著。
夜所指的一定是任平生。任平生在這個時代,就能輕鬆地驗出氰化物中毒的特征,甚至能提煉出氰酸,在當世已經不可能有人能與之比肩了。所以,如果設計這個局的人是任平生,那麽一切都顯得順理成章。
隻是,他為什麽要這樣大費周章?白馬寺一案,目的究竟何在?
幽夜公子看到我迷惑,竟露出一種暗爽的表情來。所以他接著講,不懷好意地加重了我的迷惑。
“你是否記得密州刺史白千帆大人?”
我點點頭。這位大人是偵探十人組中官階最高的一個,而且這位白大人很有個性,他是唯一一個根本就沒有去白馬寺現場勘查的人。
“白千帆大人從來不相信鬼神,所以他直接做了一個結論,就是這件事是人做的。既然是人做的,那麽一寺的僧人就是被人給綁走了。所以他直接跳過了作案手法不查,他直接去追一件事,那就是,這麽多人,要怎麽從白馬寺帶出去,又要藏在哪裏,或是埋在哪裏。”
我不由擊節讚歎。果然,這也是一種思路!如果找到了白馬寺的僧眾,隻要一問,當是怎麽回事,那不就一清二楚了?
“所以,就在今日清晨,白千帆把白馬寺的僧眾找到了,全部,都是活的。”
我大吃一驚,找到了?那就是,案件告破了?
“可是,這些僧人,並不知道為什麽遭人綁架。他們的事情,驗證了你的想法。確實,當時在場的居士全部中毒昏迷了,大部分僧人也喪失了抵抗能力。但是,為了實現目的,這種迷藥需要極為精準地控製劑量,所以在場的武僧運功抵禦,全部都保存了還手之力。這就是現場留下了打鬥痕跡的原因。”
“作案的人是一隊黑衣蒙麵人,手腳利落,武功高強。將僧人們擒拿綁縛之後,塞入寺外一支大型商隊的貨車之中,運到了一個不知名的洞穴中藏匿,有專人負責看守並提供飲食。直到今日被白千帆大人解救。”
“那麽,雖然救出了僧眾,卻沒有問到任何有價值的信息?”我不禁有些失望。
“信息,自然是有的,隻是看你注不注意。”夜的唇角輕輕地挑了起來,“這些僧眾所的一切,幾乎都在我們的預料之內,除了一點。他們被擒獲之後,曾被黑衣人逐一除下僧服檢視過身體。”
“這麽,是找人?”我吃了一驚。
“白大人救出僧眾,著住持清點人數時,發現少了三個人。”夜興致勃勃地望著我,“你覺得,這是怎麽回事呢?”
就是這三個人!我心中忽然一亮。李世民關心的,就是這三個人!鏡門想要的,也就是這三個人!
***作者菌扯閑篇兒***
自從開始碼這個文,作者菌的讀書日課,多數變成了推理。這兩讀的,是宮部美雪的《模仿犯》,真是大愛大愛,比前頭讀的那麽多本都愛,強烈推薦,有興趣的讀者菌也可以看看,不會失望的~!
也許它最精彩的地方並不在於推理,但是一部偵探,居然在講述一個令人從心底深處反思的故事的同時,還能把出場的每一個人物塑造得無比立體。厚厚三大本書,沒有一個橋段是沒有意義的,沒有一句話是沒有意義的。一個女作家,細膩的同時,邏輯極其嚴密,文字有一種向大地紮根狀的鋒利和深邃,真是讓人神往極了。
哎?今藥是不是有點兒吃多了……
()
評論 0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