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柴紅敏、邵英、胡若雲坐着鄉里唯一的一輛212吉普到田裡選景、拍照。
三個人加上司機跑了大半天,才最終拍出一張照片:
畫面中,胡若雲手裡拿着一本《故事匯》側身面向鏡頭,身後是老固鄉一望無際的玉米良田!
接下來就是胡若雲的配文了。
這段文字胡若雲寫的很動情:
家境雖貧困卻讓我精神富足,我願意以自己手中的筆為廣大讀者去創作更好的精神食糧……
關於《人性禁島》背後還有很多精彩的番外和受《故事匯》篇幅限制而略去的大量精彩內容,即將發行的《人性禁島》單行本將完全恢復、還原上述內容!
感謝廣大讀者的關愛,同時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期待《人性禁島》單行本的問世!
盛產小麥、玉米的江北安南老固是生我養我的地方,我眷戀、熱愛這裡的土地,也願意自己的家鄉發展的更好!
我渴望家鄉的人民儘快改變貧窮和落後!我願意為家鄉代言、向全國推薦、介紹這裡的風土與人情……
最後一段則乾脆成了安南縣、老固鄉介紹:「這裡是冬小麥、秋玉米的主產區,是有名的「國之糧倉」,廣袤的平原、四季分明的氣候、便利的交通……不僅適「種」,同時適「養」……
照片和文稿用掛號信寄出去了,說實話,連胡若雲自己都覺得最後那一段,「廣告」植入的太赤裸、明顯了,他都不敢確定會不會遭到《故事匯》編輯部的「腰斬」。
直到一個多月後,《故事匯》編輯部責任編輯周冬老師終於回函了:照片直接通過了審核,但部分同志認為文稿部分內容不適,建議刪減。
經過激烈的討論,都決定不了,最後又上報到總編那裡,新任總編輯召集了編委會成員研討,最終決定:作者「挾私」怎麼了?這樣的情懷更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和認同!
最終通過。
胡若雲暗叫一聲:好險!
接下來就是緊張的對《人性禁島》進行補充、修改了,沒有電腦的「純手工」操作,這可不是一個小工程。
但這個時候的胡若雲動力十足。
班主任王洪劍比胡若雲還激動,自己的這個學生雖然「不務正業」,但是出了成績的!
十六七歲的年紀著書立說,別說是安南縣,恐怕整個冀南市甚至江北省都不會有幾個。
還有一個激動不已的是毛娜,這個大胡若雲三歲的姑娘對弟弟的這個同學很是欽佩,在農村,一個十幾歲的孩子能夠寫東西發表就已經很了不起了,現在居然還要出書了!
激動之後又在心裡矛盾,這些日子自己的爸爸精神狀態很好,還聽他和媽媽悄悄說過了年可能就要到縣裡任職,並且已經在協調自己和弟弟轉學、調動工作的事情了。
就現在高橋鎮的發展形勢來看,爸爸到縣裡任職肯定是「高升」的,一個鎮長升職調動到縣城會是什麼職務呢?
他想起胡若雲和他爸的半夜長談,想起他和她說過的那一句話:「縣委副書記算什麼,縣婦聯主任算什麼,你爸將來的路長着呢……」
這一切都讓她對那個皮膚黑黑的男孩子越來越信服。
他願意自己的爸爸走的更高、走的更遠,可要是離開高橋鎮,毛傑轉學,自己調走了,就不能經常見到他了!
想起那天下午,兩個人在黑龍潭玩了小半天,打鬧一陣之後,繞着水潭邊走邊聊,他給她講小時候家裡的窮,床不夠,用柴草打成鋪睡上邊;細糧不夠吃,奶奶用玉米糝摻上玉米面和少許白面,拌進去醃蔥花做成咸餅子;講他上初中時住校,一星期也捨不得花一毛錢買一次菜,不是就着從家裡帶的鹹菜就是就着大蒜瓣下飯;講他帶着妹妹、弟弟撿知了殼、挖香附,弟弟的手被劃破了卻邊哭邊安慰哥哥說「不疼」……
講他最初寫東西的目的就是想賺稿費,講他那時候最大的願望就是有錢。
他說:那時候我就跟《平凡的世界裡》剛到黃原高中讀書的孫少平一樣的艱難。
她一路傾聽着,感覺自己以前看到的這個男孩的一切都只是表象,從來沒有走進他的內心世界。
兩個人出身不同,生活境況不同,如果在以前,她仍然體會不到他這種家庭的生活狀況是什麼樣子。
現在,她好像有些懂了。
那個下午,有陽光透過密林斜斜照在他的臉上,她有一種想把他的頭攬在自己懷裡,或者用雙手捧着他的臉,就像小時候哄弟弟毛傑那樣的衝動。
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感情呢?她到現在也沒有想明白。
她不知道,如果自己和弟弟轉學、調動工作到了安南縣城,他們之間還會不會聯繫,時間久了,會不會忘記彼此……
不久,胡若雲的一首題目為《無題》的詩在《冀南日報》副刊發表了:
(一)
沒有那一天
不會成為昨日
沒有那一件事
不會成為歷史
很多時候的很多人
只是在某一個節點
彼此路過
無論愛恨
久了
就淡了
久了
就散了
(二)
紫眉豆、白蘆花、黃水稻……
一定是大腦皮層下某條溝壑上刻下的上輩子的記憶
未被那碗湯沖逝
還有夢裡
預見或遇見的未來
我不說
你不會懂
也不必問
(三)
想來
人這一輩子
在意的無非是過程
你和我
都想成為別人眼裡的風景
所謂幸福
應該是
精神的強大
你想追求靈魂的灑脫
卻
總是不能
毛娜專門把它從報紙上剪了下來,小心翼翼的貼在了一個硬皮筆記本里……
聽說胡若雲要出書了,彪哥詐詐唬唬從縣城跑來了,一見面就嚷着讓胡若雲「請頓大的」,可出了校門又說:「咱就在門口這棚里湊合一口吧,只要感情有,吃啥都香……」
彪哥是真的替自己這個哥們高興!
飯桌上,彪哥對胡若雲說:「等書出來了,一定先送我一本,還得給我簽個名!對了,你就寫上『胡若雲敬請熊德彪同志雅正』……」
惹得胡若雲差點笑噴了。
之後又收到了江秋瑩的來信,除了無盡的讚賞,還帶來了另一個消息:
張大美女說高橋鎮那家飯店的魚香肉絲味道不錯,要拉我一起故地重遊,想問問胡同學有沒有時間撥冗一晤?
這是什麼節奏?
評論 0 則